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高层建筑不再属于大城市专利,中小城市高层建筑的规模、数量也在不断的扩大,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在高层建筑不断发展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安全问题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消防安全管理,以供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安全管理
前言
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复杂性特征,一旦没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会在发生火灾险情时出现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等问题,导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凸显。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建筑企业应重点做好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工作。
1 高层建筑在消防设计及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1 消防设计问题
1.1.1防烟设计问题。在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指出,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等。因此,建筑设计中如若出现应设置防烟设施的部位,自然通风无法满足自然排烟的情况下,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按国家及省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规程以及技术规定等展开建筑方案的设计。其中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楼梯设计,少数建筑企业为降低成本、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楼梯时,采取“一切从简”原则。即使楼梯间缺乏先天自然条件(比如采光和通风条件不达标),也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防烟设计。如此一来,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会大打折扣。情况严重的话,一旦发生火灾,会导致火灾烟气无法得到有效排出,进而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1.2消防给水系统设计问题。《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但是,不少建筑企业并没有按照这一标准和规范执行,导致高层建筑消防措施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过程中,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防栓附近并未设置消防水泵启动按钮,同时也没有按照标准和要求设置相应的保护设施,导致消防栓的应用具有局限性。一旦发生火灾,人们无法在最快时间内使用就近的消防栓。只能通过打开消防水泵总闸这一途径实现灭火的目标,这样不仅会严重影响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还会增加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1.2.1维护管理工作职责不清是指建筑企业内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加之企业管理人员自身责任意识的缺乏,导致消防维护工作职责不清、管控工作较为混乱。具体而言,消防工作不仅仅是开发商的任务,同时还是业主、物业公司的主要职责。各方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针对消防安全管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才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但在具体实践中,各方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不清楚,造成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虽然成立了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能部门,但是由于部门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欠缺,没有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导致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无法落实到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同虚设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有些高层建筑从属产权多、应用范围广、消防管理职能无法集中,加之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各自为政,最终导致消防系统预警、报警、灭火功能无法实现。
1.2.2群众自防自救能力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需求逐渐增加,而高层建筑可以满足人们更多的使用需求。对于高层建筑的基本要求,老百姓通常是按照舒适度、环境、安全等顺序进行排列的。从这一层面可知,大家对于消防安全不够重视,其自防自救意识较为薄弱,也没有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意识影响人的行为,由于群众对消防安全常识不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随意占用和堵塞疏散楼梯间、消防车通道等违法行为。一旦发生火灾,居民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运用急救消防器材或者设施灭火自救,这样不仅会严重危害群众的生活安全,还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2 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优化消防设计的措施
第一,针对防烟设计问题,需要设计师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防烟设施。无论是设计自然排烟还是机械排烟,都应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在进行设计时,设计者应坚持“安全、高效”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窗开口面积满足自然通风要求时,宜优先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当建筑的地下部分为三层或三层以上、或当地下最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十米时,设置的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在改建工程中,当不具备设置加压送风竖井的条件时,楼梯间可采用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为此,设计者在设计高层建筑消防体系时,应站在安全角度加强防烟的设计,可以在火灾初期阶段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有组织地将烟气排出室外,使人们在避难之前所在的空间的烟层高度和烟气浓度在安全允许值之内。
第二,加强消防设施的合理布置。为进一步保障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重点加强消给水和消防设施的设计。
针对消防给水系统设计问题,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需要设置消防水池。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与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充足且在火灾情况下能保证连续补水时,消防水池的容量可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补充的水量。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0米,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合并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可知,在设计消防水池时,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水池的容积、补水时间、水池池壁等因素,并进行全面监督,确保消防水池的容积可以满足消防用水量。在确定补水时间时,应以最长火灾延续时间为基石。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消防水池时应保证池内水经常流动,以防腐化变质。
室内消防设施系统指安装在室内,用以扑灭发生在建筑物内初期的火灾的设施系统。它主要有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消防系统、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等。根据火灾统计资料证明,民用建筑安装室内消防系统是有效的和必要的安全措施,特别是高层建筑物,使用一般消防车救火已极困难,因此,其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具有扑救大火的能力。在消防栓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布局不科学、忽略消防水泵启动按钮设置、缺乏相应保护设施等问题。因此,设计者在设计消防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着重关注防水泵启动按钮设置、布局消防栓等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化的管理,制定具有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消防栓布置方案。
2.2 优化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
首先,针对消防维护管理工作职责不清这一问题,需要建筑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安全责任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进而为顺利展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依据消防职能,物业公司、房产部门和社区委员会之间应加强沟通与联系,按照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确保责任主体的明确,对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就管理使用单位而言,应按照要求和规定设置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并指导部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另外,应定期开展消防设施检查和保养工作,针对损坏的设施设备,应及时更换。除此之外,应制定科学化、体系化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于日常检查工作,应及时记录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将相关信息存入消防档案系统。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无论是建筑管理企业还是消防监督机构,需要加强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救能力和安全责任意识。因此,应定期展开疏散逃生演练活动,在活动中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讲解,并训练群众的逃生自救能力,在消防演练过程中,相关责任人员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一些疏于管理或者存在漏洞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来,并向上级部门报告。上级部门按照消防管理常态化和标准化的要求,采取有效手段及时改正,形成高压管理态势。除此之外,消防监督机构和建筑管理企业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与物业管理队伍、高层居住人员之间的沟通,并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和灭火方法等,从而在思想方面加强教育,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同样也会带来诸多安全问题。为此,作为高层建筑管理者,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物业公司,都需要对消防设计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并针对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问题加强沟通和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刘国伟.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J].安全与健康,2009(07):26-27.
[2]程琦.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思考[J].山西建筑,2015,41(27):250-252.
[3]吴佳乐.商住一体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与策略[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04):421-423.
[4]陈斯斯.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2012(32):397.
[5]许晓燕.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0(01):75-77.
[6]曾繁英.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现状与防火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3(08):196.
论文作者:张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消防安全论文; 水池论文; 用水量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消防栓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