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道灏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的不断提高,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住宅居住区舒适感的需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成为了现代住宅居住区建设的重点内容。人与自然核心发展,核心问题是在有限的居住环境中,打造出适合于人类居住与发展的空间。本文探讨了“美丽中国”理念对园林设计的指导价值,并结合“美丽中国”理念,就城市园林式景观居住区规划设计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城市;园林式景观居住区;规划设计
前言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美丽中国”理念应运而生。居住区园林建设作为人们生活的载体,同样需要搭载“美丽中国”的发展大势,将“美丽中国”理念引入居住区园林设计之中,为人们打造更为生态化、优质化的居住区环境。
1“美丽中国”理念概述
1.1“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
“美丽中国”的文本表述,最早可见于2012年党在十八大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强调要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
1.2“美丽中国”的理念对园林设计的价值
“美丽中国”的理念对于园林设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美丽中国”强调园林设计中多种功能和属性的统一,符合“美丽中国”理念的园林设计,应当融合生态元素、可持续发展元素、实用元素、环保元素等意蕴;第二,“美丽中国”强调园林设计中审美与功能的统一,符合“美丽中国”理念的园林设计,应当是形式之美与实用之美的统一;第三,“美丽中国”强调园林设计中普适性与民族、地域特色的统一,符合“美丽中国”理念的园林设计,应当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第四,“美丽中国”强调园林设计中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统一,符合“美丽中国”理念的园林设计,应当是体现中国特色,塑造中国气质。
2美丽中国视域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的问题
2.1中国元素的缺失
中国元素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一是当代中国园林的西化和洋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自古以来园林设计中“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被边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园林设计特别是城市居住区和商业区的园林设计中,大规模照搬西方园林设计的直线分割设计,丧失了中国园林曲线美感的特征,此外,一些园林的命名也摒弃了中国园林命名的风骨与清雅之美,照搬外国人名、地名,如:橙郡、诺丁山、山居庄园等等。二是当代中国园林的设计和建造的节奏不断工业化。在GDP发展观、畸形政绩发展观的消极影响下,一些地方的园林设计追求园林设计的高大上,摒弃了原有中国园林设计的精工细作,追求西方工业化的速成效果,成为设计师与开发商的“短期行为”甚至“形象工程”。
2.2缺乏有效管理,成为社区负担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南方的树木在北方不易生存,不同季节对居住区景观的影响等。在有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大量引用名贵的草木,这给居住区景观后期的保养和维护,也带来了不少的负担。水景设置不但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成本,更要考虑后期使用中的各种问题,如:水源是否充足,如何解决积水和控水问题,不同季节的环境变化对景观的影响,水、电等能源的使用等等。如果一味追求卖点,而不考虑后期的使用,比如,由于后期维护不善,造成大面积的水面干涸,反而影响整体美观;水质处理不善,成为蚊虫滋生的场所,甚至形成恶水,反而成为居住区使用者的鸡肋,让居民苦不堪言。
2.3忽略了人的实际需求
如果设计过程中缺乏人性,就会使得环境和人之间出现分离现象,这一点主要取决于景观设计师。实际设计过程中有些设计师出于个人喜好,有的是为了迎合国家具体政策要求,导致最后的居住区设计和人们的实际要求不符或没有关系。现阶段园林式景观居住区实际规划设计中出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缺少人性关注。
3美丽中国应用到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实施路径
3.1提升文化自觉
园林设计作为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文化活动,需要有相应的文化自觉作为引领。纵观当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崇洋媚外的西化问题,还是批判一切现代性的历史虚无思潮,归根结底,都是缺乏文化自觉引发的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而要对这些进行彻底纠偏,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提升园林设计中的文化自觉,努力借鉴吸收世界园林设计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设计的优秀传统,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建设美丽中国的精彩居住区园林。
3.2展现本土特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一直深深影响着国内城市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却向国外过度复刻,这就导致了乡村园林景观的过度“西化”。众所周知,美丽中国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改善居住区环境的需要,更要满足居住区居民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设计融合乡村环境,结合居住区周边设施,合理运用乡土植物,才能反映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下的地域性环境。也只有利用艺术的手法把地域环境、乡土特色、区域文化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体现园林景观的乡土情怀和地域特性,这也是居住区园林景观存在的真正价值。
3.3贯彻节能环保理念
因为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及住房销售和工程成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具有再生功能的建设材料,尽量循环使用场地里面的材料,将材料潜力充分发挥出来,降低生产过程、加工过程以及运输材料方面消耗的能源,降低施工废弃物的产生量,同时保留当地本身文化特点。提高园林式景观居住区用水效率,降低水资源消耗可以体现出生态原则,比如通过雨水利用能够解决很多景观用水问题,有的甚至可以实现完全自给自足,以此来减少所消耗的城市水资源。
3.4融前卫性与多变性
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既然是艺术,就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中,艺术设计从一开始就扮演着前卫的角色。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至今,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城市的发展,园林规划设计都起着先锋的作用。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师,必须把握住那些相对稳定而不变的园林规划设计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设计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紧跟时代的发展。事实上,要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颖,如果没有传统的精华,没有未来的展现,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珍品。
4结语
总之,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的聚居地,其景观建设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与身心发展。“美丽中国”理念下,对于居住区园林设计应紧抓美丽中国建设需求,集合本地特色与人们生活发展需求而进行综合设计。目前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虽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但并未形成具有可操作的系统性的设计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理论、设计动态、乡村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实现地域性、生态性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差异性、特色性,为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菊馨.居住区园林化的设计方法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8,38(07):155-157.
[2]柴晓红.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8(04):86.
[3]朱新敏.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代居住区建设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05):206-207.
论文作者:林淼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居住区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中国论文; 美丽论文; 园林论文; 理念论文; 景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