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改革,更好的促进了城市配网自动化应用与发展。配网自动化技术能够展现出良好的信息储存能力,信息流通能力,同时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对于故障处理能够更加的便捷方便。配网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从而能够对信息的结构参数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对于形成完整的运行管理体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配电系统运行能够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测。保证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
关键词:城市配网;自动化;实施策略
1导言
配网自动化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基于上述要求,应在既往电力系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开展配网规划工作,建立完善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以改善供电质量,降低电力系统的故障发生风险。此外,随着配网自动化模式的不断普及,还应注意从既往配网自动化及规划经验中总结适宜的技巧,将其用于后续电力系统管理中,以长期维持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良好功能。
2配网自动化的意义
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在数据传输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城市配网自动化系统解决了当前平台不统一、平台功能单一等问题,推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置了多种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将配电网测量数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形成了相应的配电网调度仿真软件,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解决存在的问题,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模式,缩短了停电时间。通过进行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可以节省资源。一旦实现城市配网自动化的全面覆盖后,就可以对电力设备的运行信息进行远程监控,在电网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实现调控一体化。
3城市配网自动化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城市规划等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用电量逐渐升高,配网自动化逐渐成为城市电力系统更新的重点所在。结合当前现状来看,目前多数城市的电力系统基本形成了配网自动化模式。从配网自动化模式的应用成效来看,相对于传统模式而言,配网自动化显著降低了电力系统的故障发生风险,并提升了整体供电质量,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用电需求。而从供电企业的角度来讲,配网自动化模式的普及也带来了诸多便捷。在自动化模式下,无需经过繁琐的人工操作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这一状况可有效避免人为差错问题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及电力调度工作准确性的影响。由此可认为,进一步加强配网自动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4城市配网自动化的优势分析
4.1故障识别优势
伴随着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全面普及,电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变得越来越密切。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局部区域容易出现断电问题,进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状况对配网的故障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现配网自动化后,电力系统出现的明显改变在于:系统可获得良好的故障识别能力。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结合动态收集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从海量数据信息中发现异常数据信息,并快速定位异常数据的产生区段,确定异常数据是否与故障有关,并为供电企业的故障处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故障位置、严重程度等信息支持。
4.2系统自动化管理优势
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配网规模不断扩大,这一变化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配网自动化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自动化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可利用电力系统的自动监管功能,从监控采集系统中调取电力系统个区段的数据信息,进而满足供电企业的便捷化管理需求。
5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
5.1通信技术
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配电自动化通信技术也要以光纤作为通信媒介,建立无源光纤、电导多点结构,使用以太网源光网络可以在某一个站点的电压失去后,保证环路上其他站点可以正常进行通信。另外,对于无法铺设光纤的地方,在进行通信时可以选择电缆屏蔽通信载波技术,利用此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通信,安装施工也非常的便利。
5.2馈线自动化监测技术
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站点的运行压力,可以实现故障的检测、筛查和上报,并且测控终端在低温、高温等各种天气情况下稳定运行,而且可以准确判断出故障信息,实现了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
5.3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馈线模式主要有集中控制、综合控制、分布式控制三种模式,集中控制和综合控制在运行过程中会把全部馈线终端信息发送到主站,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主站的工作量加大,影响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而运用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保证非故障区供电正常,同时该技术可以降低主站工作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6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
6.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的应用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将系统分成中心站级和现场级两个控制层。其中现场控制层会通过分散模式安装好相应具有监控功能、通信保护功能以及继电保护功能的现场控制装置,实现相关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必要时还可以实现数据的模拟测量。另外,要安装适用于电网运行的保护测控装置和继电器装置。中心站级控制层主要是利用以太网实现各种不同功能终端设备的连接,从而组成完善的监控体系,达到集成化管理电网的目的。
6.2配网自动化控制过程
在供电系统中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电网自动化监控,收集相关运行数据,系统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主要以配电间隔单元为基础,将数字式测控装置安装到现场级高压开关柜中,利用测控装置进行测控,并采用集中供电的方式提供电力能源,可以有效降低干扰性,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另外,利用220V交流电或直流屏集中可以得到监控器供电源。开关量和模拟量主要是由变压器数量和变压器进出线路径决定的,其中隔离开关可以获取开关量,并从电流、电压互感器得到模拟量,电压互感器传输电压信号为0~100V,电流互感器传输电流信号为O~5A。在设计配电自动化系统时,外接任务一般可以利用通信电缆完成,可以根据使用要求选择规格标准达到9×0.8mm2标准,并且可以达到系统要求的计算机屏蔽电缆,将通信电缆连接好以后可以对所有连接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传输,并通过传输相应的操控指令完成设备的运行操作,同时将相应的数据传输到总站主机上,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分析和汇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掌握系统实际的运行状态,并根据监控结果对系统自动化控制进行完善。另外,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还配置了数据库,可以实现相关数据的存储,以便可以对电力系统资料信息和电力系统数据信息进行查询。
7结语
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改革,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使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必须研发出科学合理的城市配网自动化技术,以更好地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虽然我们对于此项技术的应用较晚,但是我们通过对此项技术的深入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们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能够更好的缩小差距,我们要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理念,和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加以结合,以此能够更好的满足我们自身管理技术上的不足,达到符合社会发展的标准,使得我们对此项技术的应用发展能够站在世界发展的最前沿,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参考文献:
[1]蔡静雯,宋婧仪,林雪松,等.探讨城市配电网自动化与网络结构优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3296.
[2]龙邦燎.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8,(36):130.
[3]陈志毅.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8,(35):194.
论文作者:任雁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城市论文; 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