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卓嘎 西藏拉萨林周县中学 8516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有效教学、减压减负的理念在各科教学中都成了老师追求的目标,也成了提高学生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因此,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改变课堂教学策略就成了初中语文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一直关注的问题。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它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识,所以只要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气氛,根据学生实情施教,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师生互动;初中语文;教学情景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334-01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中,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只要学生对其有了兴趣,他们才会自觉抓住任何机会,主动学习。比如,阅读、表达、写作,再比如,对字词积累、理解,对与课文相关的文章的思考和了解等等,这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就要想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给学生教学诗歌部分时,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阅读。在上课时,为了衬托诗歌的情感、节奏,可以给诗歌配上适当的视频情境或者音乐烘托气氛,让学生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从而学懂诗歌,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当然,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老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的效果,比如,开放式课堂、电子白板的运用、微课的补充,等等,都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中生已经有相当强的自主性,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摆脱一讲到底的模式,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内容,带学生进入,真正做到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观察、发现、提问、思考、猜想,并在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下,深入学习,获得新知。比如,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学习的需要,给他们创设相应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从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就如《红楼梦》的教学过程,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分角色示演文中人物,通过演绎、对话,让他们走进课文,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体验情感。可见,运用情景的创设,学生不但能快速进入课文内容、情感,融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总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不仅仅局限于注重课前有趣、生动地导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语文又是初中生要学习的重点内容,采用什么的教学策略,直接关系着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多少,还有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把策略的研究和知识的强化,当成课堂教学两个不可分割的重点,才能发挥教学策略的作用,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课前有趣、生动地导入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老师总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看似节约了时间,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内容,但其实是,学生根本还没有调整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很难进入学习内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老师,我们要领会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课前一定要设计有趣、生动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热情,让学生进入状态,进入课堂教学内容,接下来的教学中就顺其自然,顺利成章了。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老师在课前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几张济南冬天的照片或视频,给学生身临其意的感觉后,让他们闭着眼睛进行想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更好的学习课文做准备。通过这样的导入和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思想、心态自然就进入了学习的内容中,学习起来会更有效率,对知识点以及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从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果。
四、进行师生互动模式
1.开展小组合作,营造活跃氛围
小组合作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作为教师,建好合作小组,是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教师通常可以采用“4242”模式设置小组,且组内成员应实行组长轮换制。小组开展活动前,教师可以提醒各小组的学生事先安排好汇报分工,确保学生都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同时,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情感态度。在讨论结束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而且要注意对合作过程进行评价。比如,师生可以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集体智慧奖”等,以此营造活跃的氛围。以《变色龙》一课为例,教师提问学生“如何评价奥楚蔑洛夫?”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每位学生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组长统计并汇报。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要表扬学生的不同见解,还要继续引出问题:“导致奥楚蔑洛夫这种性格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样可取吗?”通过自由交流,使互动有的放矢,课堂气氛能被带动起来,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开展与语文相关的课外活动
实践活动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标准,也是确保师生互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打破语文课堂的局限性,开展更多与语文相关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课内知识的有效融合。活动形式可以是演讲、辩论、读书活动、知识问答等,通过语言交互来完成课堂教学模式。以古诗词文化主题活动为例,很多学生都特别喜爱古诗词,所以教师可以开展品读优秀诗文活动,通过朗读诗词反复品味可使学生进入一种情与景、意与景相融合的艺术境界,从而唤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共鸣。以《爱莲说》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文章,朗读的方式有教师泛读、学生个别读、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这种朗读入境法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涵,领略了古诗词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使学生受益匪浅。
结束语:教师应转变传统守旧的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其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关系,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究和思考环节,培养其思辨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从而推动学生在新时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尚.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6.
[2]张海红.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王俊梅.浅议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J].新课程,2010,(08).
[4]武凤羽.对小学六年级语文与初中语文衔接的一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05)
论文作者:尼玛卓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