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与中学政治课教学_劳动价值论论文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与中学政治课教学_劳动价值论论文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与中学政治课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课教学论文,政治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发展中的一项伟大成就,它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革命作用;今天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和全球化浪潮,劳动价值论也要发展。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要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不发展,就会使理论失去活力,无法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不坚持,就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还可能在发展的幌子下断送马克思主义。从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发表到十六大召开之际,我国理论界对价值、劳动、阶级、剥削等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基本范畴的讨论空前热烈。本课题组于十六大前后,关注这一理论动态,深入一线走访了部分中学政治教师,对涉及高一年级政治教材上册的有关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作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感到教师们对一些基本理论有疑惑,影响到大家对教材的深入讲解。结合这样的实际,我们就其中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对商品定义的理解

我们通常知道的,也是教科书告诉我们的商品定义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多少年来,大家已经习惯这样的教学:先讲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而后,这个劳动产品必须是用来交换的,才能成为商品。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写道,“1.商品的概念。要正确的理解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应该说,这没什么错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也是这么讲的。但这里没有说明,许多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商品,对这类特例的商品如何解释。因而,有老师提出,此教材已经过时了,论据之一就是商品概念无法解释新出现的非劳动产品形态的商品,显露出商品定义的局限性。也有教师在问卷中说,此类物品的商品性说不清楚。

其实,读过马克思《资本论》的人都知道,马克思对一个概念或经济范畴的把握,从来不是简单的下一个定义,而是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究。如论及资本的时候,马克思在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中推导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后揭示资本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即资本对于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到了第二卷阐述资本的流通过程,马克思又讲到资本是一种运动,停止了运动就不再是资本,而转化成一般的货币。这些分析可以说都是对资本内涵的把握,使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对商品的分析也如此。“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马克思首先从历史角度论述的,这里历史和逻辑是统一的。马克思关于商品和价值的理论,是随着他的经济理论的展开而不断拓展和深化的。恩格斯曾指出,商品、价值问题研究所涉及的,“不仅是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历史过程和对这个过程加以说明的思想反映,是对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系和逻辑研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P1013]人类历史经历过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组织是一个多少依照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共同体,产品由生产者自己消费,有产品而无商品。完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发展,产生了几个共同体间进行多余产品的集体交换的商品经济的萌芽。“这种交换起先只是发生在各个不同的氏族公社之间,但后来在公社内部也实行起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P1015]可见,劳动价值论分析的起点是社会处于原始未开化状态,如土地没有私有,土地是无偿使用,没有土地商品问题。劳动者消费的是自己劳动的产品。后来有了消费后的剩余,就用来交换自己没有的其它产品。商品由此就成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和主导地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是确切知道的,也是惟一的、公认的交换尺度。当然,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符合与各自劳动量的交换比例计算要通过一个长期的摸索和曲折过程,才能逐渐接近。马克思大量的笔墨用在分析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后,商品价值的决定。在此,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及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商品二重性。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商品的成分和商品的范围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显然,所有的商品不都是劳动产品。如原始的、未经开垦的草原、森林、土地,各种未经开发的矿产,人的生存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阳光、天然水等。又如古玩、古董,专利、商业秘密、版权,产权、金融产品等,其价值都不是人类劳动所能创造和决定的。对此我们认为,判定商品的标准应是其“价值”属性。在理解商品概念时,注重用价值属性判断对象是不是商品,因为,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早在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那里,就已经把商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极大多数商品,是能由人类劳动来无限制地增加它们的数量的。另一类商品的交换价值,只由它们的稀少性决定。因为这些商品不能由人类的劳动来“增加它们的数量,所以它们的价值不能由于供给增加而减低”。(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P8]对非劳动创造的特殊商品,马克思也随着理论的展开做了一定的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谈到劳动力成为了商品时,马克思指出,劳动力作为特殊的商品,其价值转化为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资本论》第三卷分析虚拟经济时指出,股票价格实际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而在阐述地租理论时,又说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方法,进入市场交换成功,就证明其对购买者具有有用性,具有了交换价值,就是商品。然后再寻求这类特例商品价值的决定。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力商品、土地成为商品时的思路,都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分析各种特殊形态商品的借鉴和指导。我们可以用此方法解释许多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问题,即:只要进入市场交换成功的物品就是商品,因其解决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价值有的是所带来固定收入的资本化;有的由稀缺性决定,等等。

二、商品价值决定

作为大量的一般性商品,无疑,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自《资本论》出版以来,经济学界围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直在进行激烈的争论。我国国内在江泽民2001年“七一”讲话发表前后,掀起了新一轮的大讨论,主要集中在劳动价值论是否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是活劳动创造的还是由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物化劳动、科学技术或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等等。政治教师们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一些教师对劳动价值论产生质疑。例如,有教师提出,劳动价值论不正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提市场决定价值,或说供求关系决定价值和价格。十六大报告发表后,有的教师将价值的源泉与财富的源泉混同,认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通过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在“你认为创造价值的源泉是:(1)劳动(2)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在内的生产要素”的选项中,有近80%的答案选择(2)。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观点加以分析阐明。

劳动价值论最早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提出,他认为,耗费于商品生产的劳动决定商品的自然价格(即价值)。斯密、李嘉图分别先后论证,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在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一度上升为主流的价值论。斯密认识到并提出商品之所以有价值是由于它是劳动的产品,劳动为一切财富的源泉,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李嘉图进一步指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缺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把价值和交换价值混淆在一起,没有把价值从交换价值里抽象出来,仍然在交换价值形态上探讨价值。在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合理内核基础上,马克思第一次把价值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来,使价值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提出了劳动创造产品价值的思想。指出,商品具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并进而从商品的二重性导引出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指出,商品所含的劳动一方面是个人的、具体的劳动;另一方面是社会的、抽象的劳动。具体劳动的不同性质是商品生产的基础。只有品种不同的商品才需要彼此交换;也只有品种不同的具体劳动才使其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彼此对立起来。相反,抽象劳动是不因自身的特殊形式,也不因生产物的特殊品种而有所区分的、一致的、无差别的劳动。它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这样,马克思从品种不同的具体劳动中抽象出创造价值的劳动——抽象劳动,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的创立还解决了在商品生产中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转移问题。它说明了新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而由资本转移到新的商品上的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实现的。因此,生产资料等物的要素只在价值形成时起作用,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完成的。

与李嘉图同时,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把价值看成是由效用(即物对人的有用性)决定的。在他看来,生产的三要素同时也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在他那里,价值就是使用价值即效用,而效用的创造不仅有劳动,还有资本和土地,因此资本和土地也创造价值。不难看出,萨伊将创造商品价值的要素与创造使用价值的要素混淆在一起,以至后来,在解释商品价值决定时不能自圆其说而陷入困境。在萨伊看来,资本和土地也创造价值,从而创造了收入。劳动创造的收入是工资,资本创造的收入是利息,土地创造的收入的地租,马克思讥讽地称之为“三位一体公式”。这三种收入相当于三个生产要素在创造效用时各自耗费的代价,从而构成效用的生产费用。于是,萨伊又从效用价值论转到了生产费用论。生产费用又由什么决定?萨伊事实上只好说是由价值决定,这样就成了价值决定价值的循环论。为摆脱这一困境,萨伊求助于供求论,认为市场的供求关系会使价格与这种效用的生产费用相一致。所以回顾这些,是说明现今的所谓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其实西方经济学早有此说法。萨伊混同了价值与使用价值,十六大后,有些人看到文件中关于财富的源泉的提法,就错把财富的源泉当作价值的源泉,还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引用过的威廉·配第的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作论据,实际上犯了和萨伊一样的错误。任何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作为劳动产品的财富都是物的要素和人的劳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源泉自然是各种生产要素,这不是“要素价值论”,而是“要素使用价值论”。

萨伊的供求论到马歇尔那里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等融合在一起,提出均衡价格论来对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歇尔的价值论是建立在局部均衡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论。他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由该商品的需求状况决定的。所谓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他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实际是用价格取代价值,用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来取代价值实体和价值决定问题。马克思曾批判过供求论指出:“假定供求相抵,而其他条件不变,价格的波动就会停止。这时,供求也不再说明任何东西了”。(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P588]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此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价格波动幅度大小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对价格来说,价值是决定因素,供求是影响因素。所以,一辆轿车的价格时高时低,但再低也不会低过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因为说到底,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起作用。持久的讨价还价过程使商品价格逐步趋向于价值。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构成他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剩余价值学说,最终形成他整个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曼德尔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书中曾分析说:经济科学发现了价值这一组成因素,便掌握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钥匙。没有劳动价值论,就没有办法把利润、利息、地租归到惟一的根源上来;没有劳动价值论,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理论便不能自圆其说,经济危机便不能有首尾一贯的理论;没有劳动价值论,便无法理解价格的长远趋势。因此,理解了劳动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和出发点,我们就不要轻易怀疑甚至放弃劳动价值论,更不要在“发展”的旗号下,丢弃马克思理论的根本。无数次的争论、攻击都没有动摇劳动价值论的地位,已经显示出马克思理论严谨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正如经济学家埃里克·赖特所说:劳动价值论之所以经受起攻击并继续成为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出发点,恰恰就在于它集中了作为政治、科学、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于一身,除非确定无疑地证明它的科学性理论性内容是不适当的,否则劳动价值就会继续理直气壮地发挥它的这种作用。

三、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是在大论战中逐步深化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不要随意缩小其范围和取消某些规定性。如有些文章说马克思只讲了直接生产劳动创造价值,根本不顾及马克思“总体劳动”的提法,然后大讲资本家的管理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在坚持中求发展,不发展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毕竟《资本论》出版至今已经过了150多年,社会制度、经济关系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把劳动价值论与今天社会、经济的新情况、新问题相结合,参考、吸收经济学界的观点,同时结合高一年级政治教材的教学,我们认为在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方面,应该有一些新的认识。

1.对“劳动”概念认识的深化。在传统经济中,虽然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但是在这两部分劳动中,体力劳动是创造价值的主体劳动。虽然劳动有广义、狭义之分,但我们通常说到劳动、劳动人民,脑子里闪现的是工人、农民的辛勤劳作。今天,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中,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职员成为劳动大军,脑力劳动成为创造价值的主体劳动。即使体力劳动,也在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尊重劳动”,更要尊重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劳动内涵的丰富与劳动者阶层的扩大是十六大报告的一个理论发展,作为政治教师应引起注意。

2.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大大扩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创造价值,而今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还包括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广大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他们虽然没有创造某个商品的价值,却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带来了国家经济增长,使国家可分配的价值增加。按教材定义“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国务总量的货币表现”。“货币表现”即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样,第一课的内容就与第四课的内容统一起来,也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及人民生活的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第三产业不仅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承认第三产业创造价值有助于实践中第三产业的发展。

3.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问题。分配理论虽然不属于劳动价值论的范畴,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总要落实到分配问题上。有关价值的讨论也包括了价值形成与价值分配。

首先,生产要素的内容增加了。如前所述,劳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马克思讲的“总体劳动”指的是广义的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是狭义的劳动,即一般工人的劳动,与资本、土地并列。过去传统经济学讲劳动、资本、土地是生产的三要素。后来马歇尔将组织管理列入,成为第四种要素。随着技术作用的加强,科技又加入要素行列,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范围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扩大的过程,将劳动与科技工作和管理劳动要素并列,反映了生产要素发展与拓展的过程,也显示出科技和管理在当前经济中日益突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马克思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坚持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按劳分配制度,依照我们的理解,是一种单一的、纯粹的、排斥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现在,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分配制度,并不排斥非劳动生产要素同时参与分配。按劳分配可以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构成社会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原则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相结合的制度。”(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马克思理论中没有社会主义时期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是因为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已经消灭了商品和市场经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成为自然的、必然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最后,生产要素如何参与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确切讲是按生产要素的产权或所有权分配,是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论证的,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这是市场经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特定的要求。只要存在对要素所有权的社会和法律的承认,就会要求在经济上获得实现。否则,就意味着实际上否定了其所有权。(2003年秋季新教材中“按土地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准确地讲,应是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收入。)这一点无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一样,只要要素具有稀缺性又被人占有,而财富和价值的生产又离不开生产要素,要素的所有者必然要求凭借其要素所有权获得回报。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指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时做出了贡献,应依据其所做贡献的大小决定获得报酬的多少。这就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了量的依据,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产权分配是在市场上实现的,要素所有者以其要素价格的形式参与收入的分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意味着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各种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无论其归谁所有,都要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再配置,这种配置再配置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须支付与生产要素价格相等的报酬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相应就是说市场经济中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分配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实现过程。

四、启示

通过这一阶段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中学政治教师的理论现状及教学难点,有这样几点感触。

1.相当一部分高中政治教师理论功底还较欠缺。调研中我们感到一部分教师的基本经济理论概念不清。尤其是近几年许多老教师退休,年轻教师担当起教学的重任。他们精力充沛,工作投入。但在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上基础不够扎实,碰到具体问题就不能较自如地运用理论说明。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创造价值和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区别吗?如有,区别在哪里?只有极少数人能区分这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有的答:说不好;有的似乎明白,答:价值更直接,范围较狭窄,财富范围广泛。像这种似是而非的答案还有许多,说明基本理论掌握不扎实。

2.处理好教材和经济现实的关系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高一年级政治教材内容是经济常识。虽然教材相对稳定,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教师结合教材有新的解释。例如,教材中的知识点是通货膨胀,而当前的经济问题是治理通货紧缩,新教材给出了通货紧缩的定义,但通货紧缩决不仅仅是通货膨胀的反义词,如何理解这种货币现象,调查中老师们纷纷反映说不清。我们认为处理好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我们的教材介绍的理论应该具有全面性和普遍性,增强教材的稳定性和科学理论的信度。如:教材应该同时介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个概念,并说明他们的区别和联系,使教师和学生对相关理论问题有完整的理解和认识,而不要简单地根据形势的需要,取舍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能够把普遍的经济理论与具体的经济现象相结合,做到用理论说明实际。又如,最近国际上少数大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政府针对此阐明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立场。理解这个问题,涉及到汇率的基本理论,有些教师甚至提出,“人民币升值后,我们买东西就更便宜了,不是挺好吗”,混淆了人民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而教材中只提供了汇率的定义,使老师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3.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政治教师提出加强政治学习的新要求。中学政治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既要研究教材、教法,又要教书育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早到晚沉浸在学校工作中,非常辛苦。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使教师们无暇关注更多,对理论的发展不敏感。单位的政治学习又经常流于形式,难以深入,教师们稍稍懈怠,就会落后于形势。虽然各个专业都要不断学习,但政治专业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如问卷中有关十六大报告的内容,许多老师都答不出来,或回答错误。在江泽民2001年“七一”讲话发表后,仍有教师在讲我国私营经济的资本主义属性问题。

我们认为,一个政治教师应该具备坚实的理论功底,又有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变化的敏锐性,才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坚持科学理论,推进理论教学。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应该努力建立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对政治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是长期的,不间断的。一方面,要将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介绍给老师们,使他们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理解新旧理论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理解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只有理论上真正搞懂,才能在教学传授中准确,以理服人。另一方面,要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介绍给老师们,帮助他们结合发展了的形势讲解教材。使老师们能够把经济学理论与发展的改革实践相结合,以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通过开展互动式、参与式教学,突出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等等,推动中学经济理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而提高高一年级经济常识教学水平。

我们以为上述问题应成为有志于研究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新课题。

标签:;  ;  ;  ;  ;  ;  ;  ;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与中学政治课教学_劳动价值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