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全州县庙头镇卫生院 541500
【摘 要】目的:分析硫酸镁结合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妇产科收治妊娠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比两组血压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指标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结合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而且有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阿司匹林;硫酸镁;治疗效果
妊娠高血压属于女性妊娠时期特有疾病,如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等,根据临床数据资料记载,我国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几率达10%左右[1],是威胁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新生儿与产妇死亡。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硫酸镁结合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效果,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中,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9.4±1.7)岁,孕周26周~32周,平均孕周(29.4±3.5)周;对照组40例患者中,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8.9±1.4)岁,孕周26周~31周,平均孕周(29.5±2.4)周。比对两组患者研究资料,数据间不存在明显差异,能够将其进行比较(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等基础治疗,包括并发症、基础疾病的对症治疗,加入适当的饮食指导等。
对照组使用硫酸镁治疗:20g25%的硫酸镁+400ml葡萄糖,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滴速控制在每小时1—1.5g,一天一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50mg阿司匹林[2],口服,一天一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天。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指标,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根据我院相关标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舒张压小于90mmHg、收缩压小于140mmHg,且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未出现水肿、蛋白尿等问题为治愈;患者舒张压为90—100mmHg,收缩压为140—150mmHg,患者临床症状大大缓解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借助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以X2值检验,利用P值判定数据的差异,P值小于0.05时,说明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无。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数值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血压指标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有:(1)孕产妇体内前列腺素类水平异常降低;(2)遗传与免疫因素;(3)胎盘因素。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将会对孕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本研究通过分析硫酸镁结合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可知,观察组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高30.0%,说明观察组治疗方式的效果较为突出。硫酸镁是当前临床常用的妊娠高血压治疗药物,可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镁离子可进入到患者体内神经,控制其运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释放反应,具备缓解患者肌肉收缩的功效,但单纯运用该药物的药效并不确切,加入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控制前列腺素合成酶,降低妊娠期间患者绒毛TXA2、胎盘动脉之间的合成反应,同时药物剂量较小,对患者的伤害也会相应降低,与硫酸镁联用,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硫酸镁结合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指标,有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唐赛利,叶惠兴,方巧婵等.小剂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2):179-180.
[2]高芳,孙素芬,李志红等.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及对血清 LIF 及 Apelin 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9):3236-3237,3238.
论文作者:蒋国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9
标签:硫酸镁论文; 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收缩压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