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利率标志着金融改革的深化_银行论文

提高利率标志着金融改革的深化_银行论文

加息昭示金融改革的深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石激起干层浪。央行于2004年10月29日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海内外许多报刊、杂志纷纷对此评论不休。

有的外电评论说,这是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目的是要压抑经济过热。按照经济学理论,提高利率增加了投资的成本,从而降低投资热度。毫无疑问,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其蕴涵的假设是存在着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中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间,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因此,这一理论似乎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这一轮投资过热主要不是市场行为。在2003年银行贷款猛增3万亿元,其中超过65%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在全国有数以百计的开发区、科技园、高速公路、市政广场、购物中心等纷纷上马。正在施工和审批的地铁项目就有54项。这些项目大多是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和官员的“政绩工程”。许多投资项目不顾财力约束,忘乎所以,从立项那天起就明知将来肯定还不起贷款。既然连本钱都不打算还,还怕加息吗?

除此之外,大型国有企业对贷款利息很不敏感,不要说是加这么一点利息,就是再加一二个百分点,国有企业依然照贷不误。他们特别喜欢中、长期贷款。钱到手之后立即投资,政绩归自己,还款是下届班子的事。只要这些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清晰,缺乏现代治理结构,那么提高一点利息对这种“投资饥渴症”是没用的。因此,加息降温的目标也不是那些大型国有企业。

加息主要和通货膨胀率有关。消费价格指数(CPI)在2004年6月底超过了5%,到了9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增幅为5.2%。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1.98%,对于存款的老百姓来说,实际利率是-3.22%。也就是说,老百姓把钱存进银行,购买力在一年之内损失3%以上。倘若长期如此,还有谁愿意把钱存进银行呢?事实上,居民储蓄已经连续下降了7个月。虽说绝对量并不十分显著,但是其趋势却非常令人担忧。

从贷款角度来看,加息前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3%。通货膨胀率和贷款利率相差无几。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了贷款利率,那就等于是银行在补贴贷款者。谁借到款,谁就拿到了补贴。于是,有门路的人肯定要挖空心思来套取贷款。银行进的少,出的多,倘若再出现储蓄分流,势必威胁到银行货币的流动性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这次央行加息的幅度很小,基本上还是一个试探性措施。由于利息已经8年没动了,因此,与其说是要通过加息来实现宏观调控,还不如说这是走向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显然,为了维持合理的金融流通结构,鼓励储蓄,必须保证给储户一个正利率。储户把货币使用权暂时转让给了银行,银行必须给储户以合理的补偿。投资者从银行取得贷款理应支付银行筹资的成本加上银行自身的运行成本和利润。违反市场规律的行为迟早是要受惩罚的。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就是让利率跟着市场走,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让储户承担负利率的状态是不能持久的。在1989年通货膨胀率超过了20%,银行采取紧急措施,实行保值储蓄,大幅度提高存款利率。让储蓄利率接近通货膨胀率,尽量减少储户的损失,从而稳定了金融体系。从目前数据来看,在加息之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仍然低于通货膨胀率3个百分点。这对于储户来说仍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只要通货膨胀率高于存款利率就存在着继续加息的空间。除非在今年4季度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再度加息早在意料之中。对于这样的市场波动应以平常心对待,实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这次加息的幅度虽然不大,但是传递的信息却非常重要:金融改革的基础是市场化,从利率调整开始,金融改革的步伐正在加速。许多评论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上,却忽视了这次调整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也就是说,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可以从基准利率5.58%上浮到11.83%。其他金融机构还可以把贷款利率提得更高。这是走向金融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在金融市场上只要贷款出了银行就有风险。理应风险低则利率就低,风险高则利率就高。银行要求申请贷款者提供担保为的就是降低风险,一旦贷款者没有能力归还贷款则拿抵押充数。可是,广大中小企业没有抵押或者抵押不足,即使他们有很好的投资项目也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许多中小企业被逼无奈,只好从非法的地下金融手上借高利贷。地下金融屡禁不止,在东南各省地下金融规模相当大,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如果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空间,银行就可以根据贷款者风险程度来决定利率,这对于求贷无门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对于整顿金融市场秩序有着积极意义。

央行加息的意义并不局限于那个微不足道的0.27个百分点,推进利率市场化昭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了,势必促进金融市场的竞争,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素质。如果能够趁热打铁,继续前进,有计划地开放民营银行试点,通过民营银行试点推动金融体制创新,就有可能进一步改善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从而迎接在2006年金融业对外开放之后的新的挑战。

标签:;  ;  ;  ;  ;  ;  ;  ;  ;  ;  

提高利率标志着金融改革的深化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