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中国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走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能否成功,不仅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都极具重要意义。近二十年来,特区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发挥“敢闯”的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成功地冲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并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
1、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特区体制的改革,是按中央的指示“跳出现行体制之外”,率先走“市场取向”的改革。1980~1984年是冲破旧体制时期,按照“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以基建和价格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相继对计划、物资和商品流通体制、工资和劳动体制、住房体制进行单项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新体制和运行机制。1985~1991年,确立了在社会主义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新体制,其意在综合配套改革,相继推行企业承包制与股份制、金融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从根本上冲破传统旧体制的框框。1992年后,明确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围绕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相应建立国有资产的营运体系、社会保险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这些深层次的综合配套改革,使深圳特区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这个体系,在1995年5月为国家体改委所认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内涵是:a.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系;b.同国际惯例接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会计核算体系;c.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d.包括各种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以及企业产权在内的市场体系;e.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体系;f.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多元化的所有制体系;g.以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两低的企业自主分配体系;h.社会共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i.以宏观间接调控为主的面向全社会的政府管理和调控体系;j.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框架的建立和有效运作,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经济特区率先建立,并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3、特区要继续为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贡献。
目前,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转型期,而深圳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全国要求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这个框架,到201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在各个方面形成更加成熟和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特区改革“试验场”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这也包括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各种干扰,继续发扬敢闯的精神,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国际惯例办事,按“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建成完善、全面和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对外开放给深圳特区经济建设带来了辉煌,“窗口”、桥梁和大通道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对外开放、建设好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区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经过近20年的建设,深圳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向国际化城市迈进。深圳的经济正在实现六个重大的转变:a.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b.从以来料加工为主向以自行设计、自行开发的创新和创造为主转变;c.从转口贸易向两头在外、“外接单内生产”、内地——深圳——国际市场的“三点一线”的战略转变;d.从收购内地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自行生产、“工技贸相结合的新外贸基地;e.从间接国际贸易向直接国际贸易转变;f.从中小企业转向国际大财团。
建设经济特区一个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以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从特区创建伊始,就“依靠全国、服务全国”,加大同内地的经济联合,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a.从1980年至1985年,主要是港商中小企业的投资,以商贸等服务业和建筑业主;b.从1986年至1990年是中央各部委和大企业在深圳投资于工业和房地产业,设立“窗口”企业,并开始形成内地——深圳——国际市场的“三点一线”发展模式。c.随着深圳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深资开始北上。在80年代末,广东省政府决定深圳对口扶贫广东梅州地区和1996年国务院决定深圳等城市扶贫贵州省黔南和毕节两个地区。1997年冬,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深圳召开“京九沿线”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研究会,为深圳如何带动京九沿线经济发展问题献计献策,使这条我国最长的、贯穿中西部最穷地区的铁路对该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进一步发挥了深圳和香港对该地区的龙头作用。
特区对中西部辐射作用的新形式,是以1997年深圳与重庆的合作,以盘活资产重组为内容。这样既促进了重庆经济增长,也使深圳走上低成本扩张的路子。这种合作形式与过去的“深资北上的经济合作”有不同的特点:从投资项目看,过去以房地产为主,这次则以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为主;从投入方式看,过去以投入资金为主,这次是以投入经营机制和银行参与为主,使金融与产业相互渗透;从投资区域看,过去“天南地北,遍地开花”,这次集中于重庆老工业基地,使特区与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互补并得以发挥;从资金来源看,过去以银行贷款为主,这次主要是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从投资心态看,过去偏重追求经济效益,这次则把低成本扩张与发展本地经济相结合。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于发展生产力,以赢得高速度和高效益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
1.各时期的发展内涵。从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起是处于铺摊子、打基础的阶段,主要是进行以“七通一平”为基本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80年为2.79亿元,1984年为5.45亿元。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上水平、求效益的建设,以发展工业为主要内容;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85年为8.03亿元,1990年为24.62亿元。从90年代开始,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内容,争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91年为30.55亿元,1997年为391亿元。这样,使深圳从一个原仅有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发展到现在拥有500多万人的国际化大城市。
2.经济特区持续高速发展。截至1997年,广东省内三个经济特区的国内生产总值1740亿元,占全省的23.8%;工业总产值2268.6亿元,占全省的18.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93.16亿美元,占全省的26.7%;财政收入188.87亿元,占全省的35.6%外贸出口319.16亿美元,占全省的42.8%,实际利用外资49.07亿美元,占全省的34.44%。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1.9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1130亿元,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12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社会零售总额为325亿元;进出口贸易额为450亿元,其中出口254.99亿美元,占全国的14%;实际利用外资为28.5亿美元,占全省的20.22%;地方财政收入144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第五位。但深圳的经济波动也较大,波峰与波谷之差为60%。从1980年到1985年,年均递增率为64.2%;从1986年1990年,年均递增率波幅较大,1984年为最高达59.9%,最低的1986年为2.7%;从1991年到1995年,年均递增率为32%,1996年为16%。其中的原因是:a.在80年代的基数较低,而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基数也较高,增长率有下降的趋势,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1%;其绝对数1985年为390万元,1990年为1.72亿元,1995年和1996年分别为7.96亿元和9.5亿元,1997年则高达10多亿元;b.优惠政策淡化。c.处于全国经济调控期和政府采取经济紧缩政策时期,不可能再有象80年代初期的高速度。
3.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并初步形成规模。1990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2%,1995年为20%,1996年为28.7%,1997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为47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5%。经过18年的发展,深圳已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和软件、程控交换机、彩电显像管、钟表、自行车等七大工业基地。资金投向这七大支柱产业的新上项目为72%,技改项目为62.9%,高新技术产品逐步形成规模生产能力,这对深圳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经济特区建设在快车道运行的同时,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注意社会、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深圳特区,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中国政府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以及中共十五大和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的精神,正在实施城区的“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和法制化”工程,以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设成为跨世纪新形象的、一流的国际化城市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为目标。以提高整体综合环境质量素质,为子孙后代,追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