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与神圣性探讨与自然辩证法研究_真善美论文

真善美与神圣性探讨与自然辩证法研究_真善美论文

真善美圣的探究与自然辩证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法论文,真善美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然辩证法研究领域是—个跨学科的研究群落,涉及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面。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应渗透人文关怀。对真善美圣及其统一的探究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真善美的统一,许多人进行过研究。康德认为,科学探讨的是自然界的真理,宗教反映了人们追求“善”的愿望,而艺术是人们求美的结果。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概括为“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并认为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理想的最高境界。离开了真,谈不上善和美;不善,往往也达不到真和美;没有美,真和善就不完全;而圣是一种神圣的情感、一种超越的境界。

在科技活动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中,都应贯彻真善美圣统一的原则。

1 从真到善的过渡

科学技术是求真的基本手段,是认识世界真实图景的依据。科技活动的本性就在于追求真理,科技进步使人类追求真理的能力和手段不断提高。

真的追求既着眼于真理的实用价值(功利主义的目标),也着眼于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境界的升华(即善),达到预定的和谐与良心的安宁。科技活动中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表现为善行。彭加勒认为,科学能促使我们的特殊利益服从普遍利益,能把人们改造成为具有英雄主义行为和献身精神的人。普朗克说:“科学提高了生命的道德价值,因为它促进了对真理的爱,以及敬重——对真理之爱表现在一种持续不断的努力之中,即努力要达到对我们周围的心与物的世界更确切的认识,至于促进了敬重之情,乃是因为认识的每一进展,都使我们面对了我们自己存在之神秘。”

从真到善的过渡,意味着科技活动超越自身,越过某种物质的和认识的界限,与精神要求统一起来。这个飞跃不是科学活动的逻辑结果,而是真的追求所激发的感情升华。科技活动向善进发,只有依靠对真理的追求,把它作为科学的最高律令。求真,亦即追求思想自由和探索自由,为人类精神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合乎逻辑地导向善。

科学在于发现,在于认识世界。科学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世界的直观性、常识性和静止性的看法。要认识客观世界的真实过程,必须借助于抽象的科学思维。20世纪以后,相对论、量子力学、复杂性科学等引发了新的科学革命。科学认识主体追求对客观对象的真实反映,获取真理性的认识。客观性、精确性、实证性、效用性成为科学的显著特点。科学活动导致精神产品,对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是理论与实验事实的符合性、创新性和逻辑性。

技术在于发明,在于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改造,更重要的还在于创造。技术的目的在于控制自然过程和创造人工过程。从技术的整个过程来看,可以把技术区分为三个层次:人工制品、活动和知识。人工制品是技术活动的产物、物质结晶;活动是技术进行的动态过程;知识则是技术过程的开端(目的)以及对技术活动过程的控制。技术活动导致人工制品,对技术评价的标准是效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

现在,科学出现技术化趋向,技术呈现科学化趋向,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向一体化。

善是符合人们的需求、满足人们的愿望而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科学技术是工具和手段,本身无所谓善恶,但人们可以利用其为善和作恶。科学技术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它能造福人类,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带来威胁,对科学技术的不当利用会破坏甚至毁灭整个世界!有的科学技术还产生出来直接为恶的目的服务,如用于侵略战争的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武器(包括“基因武器”和“毫微武器”),还有“网络战争”、“虚拟战争”等,对人类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人类从事科学技术的总体动机或目的是善意的,例如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是为了改善生命的质量,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环境科学是为了给人们营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氛围。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1,P56)]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指出,人们对科学理解上存在着“二律背反”:“一方面我们知道科学是理性和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我们同时又害怕科学业已变成一种发展得超出人类的控制的不道德和无人性的工具,一架吞噬着它面前的一切的没有灵魂的凶残机器”[2]。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先验地具有奴役、控制、异化这样一种“原罪”的性质,技术理性的工具主义、单面性、功利主义以及对现实的顺从态度等特征使它自身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科学技术的目的性及功利性还剥夺了真、善、美的普遍有效性,人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进行判断的能力,只剩下了服从,这一切造成了人的个性的毁灭,使人们失去了批判性和否定性,也失去了认识自我及超越现实的愿望。科学技术的这种危害性,就是导致人类走向邪恶的根源。这种看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败坏,它也能为确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提供条件,如发达的信息技术可以广泛快捷地宣传道德楷模和伦理准则,检验人们的信用情况,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淳化和净化社会风气。

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必须进行社会控制,要求合乎道德。科技人员内心应具有善恶标准,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弃恶扬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承担起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恶是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损害,是对合乎理性和德性的社会秩序的破坏,是对道德自由的践踏。科学技术能够改变人们的善恶状况,既可以增加人类善的总量,也可能增加恶的总量;它既可以为人行善提供基础和手段,也可以为人作恶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它可能使一些人变得更善,把科学技术用于为人类谋幸福,这样的科技工作者就是在行善;如果把科学技术用于邪恶的目的,就会使其操纵者变得更恶,加剧人间的恶。必须扬善祛恶,彰善瘅恶,除恶务尽。道德奖惩是对善的褒扬和对恶的警戒。不能指望用科学技术去解决人文社会问题,也不能把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完全归结于科学技术本身,人的道德境界和社会制度环境等都起着作用。一方面,需要不断发展科学,改进技术,使技术与人性的一致性增加;另一方面,人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地控制科学技术,使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减至最小,要把人置于受关心、受爱护的地位,予以人文关怀,尽量减少技术物性对人性的损害。

我们需要通过培育积极的人文精神,健全社会机制,使社会系统合理和良性地运行,增强人类“惩恶扬善”的社会手段和自觉意识。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必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良好的品性、卓越的风范,尽职尽贲,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 科学与艺术的融通

科学真理本身具有美学价值。科学真理将为美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美能为智慧所理解,是一种深奥的美、理智的美、由真达致的美。彭加勒说,“只有真理才是美的”,“正是这种美铺垫和塑造着我们的感官觉得愉快的基础。没有它的支撑,转瞬即逝的印象之美将是不完善的,就像所有模糊的短暂的东西一样。”真的追求对美的探求产生积极的影响。科学的发展,也在美的价值、美的概念上深深地打上了真的烙印。美的事物包含真理的成分,只有把握了真理,才能按照美的观念、美的理想去发现美、创造美。虚假的东西,无论怎样“包装”、“美化”,最终总会露出丑态。有些科学假说在形式上是美的、和谐的,但内容有可能错,只有通过修正错误,才能达到美和真的统一。

美的追求有助于真理的探索。美是一种和谐,一种愉悦,是主体和客体相协调的一种境界。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世界,在创造的对象中直观自身。人与环境协调共生,互相依存,形成美的氛围。

美在发现。科技人员由于新的发现而充满美感。哥白尼用美学原则来构造体系,“我们就发现了在这样有秩序的安排下,宇宙里有一种奇妙的对称,轨道的大小与运动都有一定的和谐关系,这样的情形是用别的方法达不到的”[3]。科技探索遵循美的原则。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和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寻得了快乐。”

美在感受。创造性活动在心理上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科技活动由于巨大的创造性,能够引起强烈的美学冲动。科技理论在逻辑结构上的合理匀称和相互联系的丰富多彩,揭示万事万物的奥秘,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所谓科学美,“是说那种深奥的美,这种美在于各个部分的和谐秩序,并且纯理智能够把握它。正是这种美使物体也可以说使结构具有让我们感官满意的彩虹一般的外表。没有这种支持,这些倏忽即逝的梦幻之美结果就是不完美的,因为它是模糊的,总是短暂的”[4]。当代德国天体物理学家冯·魏扎克说:“美是真理的一种形式。美的鉴赏是对实在的一种鉴识,即对实在的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5]

科学的美学准则是:简单性、和谐性、对称性、统一性、普遍性、奇异性。在实践中,美学标准与经验标准、逻辑标准一起对真理进行检验。美学标准作用于科学发现,使科学家以对美的追求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动机。人们在接受和评价科学理论时也会体验到审美快乐。科学理论包含的丰富的思想素材可以激发人的灵感,让人领略美的魅力。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秩序、组织、结构体现了美,理论本身的逻辑结构也具有美,还有实验美、形式美、体系美、技术美、工艺美,等等。

科学技术与艺术越来越密切结合,科学与艺术互相渗透。“技术是科学与艺术间互通音讯的媒介。如果科学与艺术重新结婚,那么技术就将为之建筑婚礼教堂,制作蜡烛和祭坛,甚至还可能为之撒谷助兴。”福楼拜说:“艺术愈来愈科学化,而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现代科技应用极大地拓展了艺术的范围,增加了艺术的品类,丰富了艺术的形式,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方向。电脑绘画、作曲,大显身手。电影制作越来越多地应用电脑特技,弥补真实手段的不足,达到逼真乱真的效果。

美使人愉悦,使人崇高。善,不仅是美产生的根源,也是目的。人们按照美的观念,创造出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就实现了善的目的。美是事物结构上的特征,善是其功能上的特征。科学美感通过科学价值的观念同善的目的相联系。在取得成功之时,科学家一方面达到善的目的,一方面以轻松、自豪的心情观照其美。

3 探赜索隐 追求神圣

科技活动是一种神圣的事业,许多人都怀有一种神圣的情感。探索宇宙奥秘,分析物质结构,追踪生命演化,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心无旁骛,笃诚笃敬,一旦有所发现,仿佛和“上帝”或“道”有了沟通,内心充满圣洁之感,以此对人生价值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人类文化最早采用了宗教的形式。丹麦学者霍尔姆指出,文化是以科学、道德和艺术这三种形式得以实现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正是哲学和宗教所探究的根本问题,体现着其志向、旨趣和意境。以基督教精神为代表的道德体系和科学理性传统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源。许多科学家都有一种类似宗教的情感,他们是出于对宇宙结构的敬畏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激情。“诺贝尔奖获得者玻恩说:“正像教徒的虔诚信仰和艺术家的灵感一样,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上的冲动,表示人类在这万物的急旋中渴望找到某些固定的东西,安静的东西,那就是上帝、美和真理。”[6]

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早就指出:“如果知识不可能垄断整个思想领域,如果知识总要留有余地,让智慧思考知识范围以外的东西,那么,任何时候都不会不存在具有宗教性质的东西的领域,因为一切形式的宗教不同于其他一切东西,宗教的对象是经验范围以外的东西。”美国宇航专家D.科尔把这种论点加以现代化,人进入宇宙,会增加关于宇宙的已知部分,也会增加人在实践上必须与之打交道的未知部分;为了确定人在这种实践中应当遵循怎样的践线,人需要利用某些伦理观点和基本科学成就所形成的宗教信仰。

感情和需要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的动力,也是科学活动的动力,而只有那种最高尚的感情才能有力地引导人们从事科学创造。爱因斯坦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宇宙宗教”,并以此鼓舞自己始终忠诚于所献身的事业,探索“自然界里和思维世界里所显示出来的崇高庄严和不可思议的秩序”。宇宙宗教感情表现为对奇妙的自然和科学的热爱和迷恋,特别表现为好奇和惊奇,对奥秘的体验和神秘感,对宇宙的景仰和崇拜。爱因斯坦表示他的宇宙宗教是由赞颂无限高超和微妙的宇宙精灵构成的。他说:“我的宗教思想只是对宇宙中无限高明的精神所怀有的一种五体投地的崇拜心情。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这些智力如此微弱的人只显露出我们所能领会的极微小的一点。”“科学不仅替宗教的冲动清洗了它的拟人的渣滓,而且也帮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达到宗教的精神境界。这种谦恭和谦卑的情感有助于抑制人的妄自尊大和目空一切的恶习。”爱因斯坦把知识、宗教、道德和艺术即真善美融于一体。

对一些终极问题的思考,往往类同于宗教情感,达到对有限世界的超越,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圣与俗之分,有如天堂与地狱之别。追求神圣,进入崇高的境界,就要反对媚俗,抵制粗俗。科技革命时代,人们对灵魂的安妥、生命的安顿有着更迫切的情怀。超脱凡俗,寻觅净土,希望灵魂得以超越。

当然,科学不是宗教。宗教的对象是无限的,追求的原因和解释是终极性的,诉诸信仰和权威。科学以客观事物为研究对象,追求的原因和说明是非终极性的,强调知识来源于经验和实践,诉诸客观事实、实证知识和理性精神。

科学理论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的一致,反映了真善美的统一,其基础是社会实践。科技成果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科技成果内容达到了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善,指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造福于人类;美,是科技成果结构上的和谐及形式上的美妙。

圣是真善美的升华。科学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人们追求完满和神圣,为人类的幸福服务。受因斯坦把引导人们从事科学创造的感情叫做“宇宙宗教情感”,“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和谐所感到的狂喜和惊奇,因为这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动都只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只要他能够从自私欲望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这种感情就成了他生活和工作的指导原则。这样的感情同那种使自古以来一切宗教天才着迷的感情无疑是非常相像的”;有了这样一种情感,才会“被自然界向我们显示的数学体系的简单性和美强烈地吸引住”,去“创造合理的世界图像”[7,P283];他还说:“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力。”[7,P379]他指出:“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株树的各个分枝。所有这些志向都是为着使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并把个人导向自由。”[1,P149]

真善美圣是一种内在的统一。科技活动不是对冷冰冰的物的追求,而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科技时代需要有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是贯穿在科学探究和人文追索过程中的精神实质,它们有冲突和龃龉,又能融合和沟通,重要的是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科学与人文之间可以在观念上互启、方法上互用、学科上互构、精神上互融。人文无科学则空,科学无人文则盲。

科学专注于探究对象的物性机理,研究如何准确地把握其机理并将其转化为可以实际利用的技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就是把科学技术视为人类精神内化和外化的统一,把科学技术放到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从物质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价值观念层次,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一些科学家有着崇高的人文情怀,是由于深厚的人文教育背景造就的,如果缺少这种背景,科学家也可能在人文素养上出问题。一旦缺乏人文精神,就不能保证科学技术的善用和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甚至可能加剧其负面效应的释放。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人文环境,科学的应用也会产生特定的人文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科学本身所能解决的,必须依靠人文手段和方法,在社会大环境中去考量和处理。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人也必然与人文关联,他们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感、审美能力、艺术想像力等,都具体地影响着他们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对结果的认识。随着科学文化的日益重要,人文文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更为迫切的与科学文化融合的内在需求,两种文化相互交融成为必然趋势。科技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它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尺。

求真,向善,臻美,达圣,符合人类崇高、神圣的理想。真善美圣的统一,也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标签:;  ;  ;  

真善美与神圣性探讨与自然辩证法研究_真善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