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1]2000年在《当代美国的高科技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比较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比较教育中区域专项研究方法,对当代高科技的内涵、分类与特点;当代美国高科技的现状及对美国社会的总体影响;美国高科技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引起的相应的高教改革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作了初步的系统探讨。前言部分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动机。正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当代高科技的内涵、分类与特点,总结出当代高科技所具有的“高创新性”、“高人本性”等8个特点;第二部分考察了当代美国高科技的现状并指出对美国社会的总体影响;第三部分探讨了当代美国高科技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相应的高教“增设院校”、“ 建立更加灵活与完善的选课制度与学分制度”等改革;第四部分借鉴美国高教改革以适应高科技需要的经验和优点,结合我国现实,总结出对我国高教改革的几点启示。
蔡明山[2]2016年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现有教育公平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不够。已有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也主要是关于公平问题的,对公平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制度、实践中的理念为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公平理论。采用诠释哲学、文本分析、话语分析、个人主义方法论、关系论等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上主要是一种宏观考察,以高等教育系统论和公共性理论为基础,以理论演变、重大政策和制度变革实践为视角,探讨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不同内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理论的正当性和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对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应从问题研究的范式向理论研究范式转变,从“公平与效率之争”和“精英与大众之争”的话语范式向把公平作为一个开放性话题的研究范式转变。在西方,经历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分配正义的公平理论、平等主义的公平理论和竞争公平的公平理论三大体系。从西方传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演变逻辑:从高等教育特权化到高等教育平民化的公平理念。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与变革实践中自觉践行的公平理念包括:一是平等主义的公平理念。主要是对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保障,如“工农”、“大众”话语范式、“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教育形式的举办和对少数民族的倾向性与优惠性高等教育政策;地域平等主义理念;女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实质建构。在平等主义理念变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以“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为话语范式的不当做法。改革开放后,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平等主义理念呈现了法制化特点: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理念法制化;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得到法制保障。地域平等理念发展成为地域公平理念并体现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中,主要是扩大地方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和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职能、扩大地方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二是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包括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待遇、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对待、提升和改善弱势群体竞争条件等为内容的分配正义意义上的公平理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扩招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既可以从平等主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结果意义上的公平理念,也可以从分配正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扩大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理念。作为中国本土生长的一种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主要是一种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三是竞争公平的理念。高等教育竞争公平的理念,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丰富和完善,内容包括:机会的公平,即从权利平等向机会平等和机会公平转变;选择的公平,即开放性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选择等为内容的公平理念;保障多样性价值的公平理念,包括包容多元文化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确立、面向农村举办高等教育等;旨在扩大受教育机会的成人高等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面向天赋不足者或技能有所长者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种理论,应具有正当性和理论善的品格,同时作为一种倾向于行动的理论也应具有时代适切性。在对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认识:一是同等情形同等对待。具体内容为受教育权平等保障、优惠性对待、特殊群体和特定高等教育类型特殊对待。二是尊重差异与多样性保障。这主要是一种高等教育个体公平的理论,包括选择的公平、促进社会流动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流动的公平、符合个体和特殊群体所需的公平。三是竞争的公平。包括从机会平等到机会公平的竞争公平理念的转变,具体体现为同等对待、规则公平和正当竞争;扶持优势群体;奖励优势群体;各得其所的发展机会;组织公平竞争;禁止抢夺的公平竞争基本秩序的维护;倾向于提升弱势群体竞争能力的公平等。
薛国凤[3]2006年在《冲突与和谐》文中研究说明人拥有观念,人的观念的变化引起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就某一事物发展所形成的认识体系可称为理念。课程理念是人们对课程自身发展规律的把握以及对课程作用形式的认识,是指导课程理论作用于课程实践的认识体系。有什么样的课程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课程实践,进而产生什么样的人与社会。历史经验、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需要一致表明,和谐课程理念将是促进人类社会、教育以及课程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论文从历史、理论、实践、比较以及中国改革现实等几个角度就课程在人类社会以及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国际上几个主要国家的课程理念发展、冲突与创新情况进行了多维的系统研究和分析。 论文认为,就课程本质而言,课程是人类文化通过教育延续的认识体,是人类自我定义的核心内容,是人类对朱来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解和看法。课程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在理念上表现出从原始和谐,到异化与分裂,再到走向新和谐的发展脉络。其中分裂与异化的课程理念是造成当代课程发展不和谐的内在根源。为促进民族国家发展以及课程自身健康发展,必须首先建立科学的、和谐的课程理念。考察现实中发生在民族国家中的主要课程理念变异,可以发现要实现课程发展就必须在社会各发展阶段不断进行理念创新。当从课程理念演变规律出发,考察世界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和日本等时,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在课程发展史上依据社会发展不同状况都出现过重大的课程理念转变。在当代,在社会各种复杂性因素冲突与作用下,各国课程理念发展既有不同的阶段性转变,又表现出某种规律上的共性。另外从国家政府、地方、学校以及教师等角度考察各国课程理念发展策略也有助于增强对各国理念发展的认识。 论文总结认为,课程理念上的和谐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程冲突的解决之表现,和谐理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和谐课程理念本质上关注的是现代课程与知识、社会、人类以及个人的发展等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具有社会功效性、人类整体发展性以及多维度发展性等特征,是人类课程意识的最大提升与完善,也是未来课程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促进符合人类真正需要的课程的发展,各民族国家必须首先建立和谐课程理念,这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其次必须创新课程理念,这是发展的必要基础;最后必须注重科技人文理念,这是发展的关键。 比较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中国课程。面对20世纪末的新经济挑战与人才发展挑战,于世纪之交进行的中国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代表未来发展趋向的新理念,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导致课程实践中诸多异化现象的出现。为此,我们必须从和谐课程理念出发,从中国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发展要求出发,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创新,构建与发展实用型课程理念,使课程真正成为适合中国本土社会发展的、满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课程。
曹珊[4]2014年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劳动力市场能准确预测、科学定位、灵敏适应与灵活引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变革有促进作用。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高等教育劳动力的就业也保持良好的态势。深刻把握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规律本质对我国高校建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力图从高等教育和劳动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关系进行分析、论证,归纳出二者互动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有强有力的理论作为依据。全球化理论为市场理念与“国际化”人才目标提供依据,知识经济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知识型”人才竞争优势与知识转化为资本的保证,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劳动力市场制度创新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依据,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均衡目标则以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为支撑。从历史的维度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二者之间联系冷漠。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过渡阶段,二者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国际化使美国意识到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推行人才培养改革,这些改革对劳动力市场有深刻影响。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使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等教育劳动力数量增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带来了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层次结构的变更,高层次人才专业能力提高,市场适切性增强。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转型使高层次劳动者的质量得以提升。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看,经济全球化使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弹性、参与性增强,对劳动力素质结构提出新要求。高等教育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的高就业率、低失业率和高工资水准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方式的“知识化”、多样化与弹性化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变革;劳动力市场雇主录用人才的新标准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变革。为促进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美国各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建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杜克大学利用其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与基础资源建设,配合全球性议题的课程以及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世界公民”。斯坦福大学在“实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利用其与硅谷毗邻的地理优势,产学研结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实用性人才。圣保罗学院强调市场运作的理念,根据市场状况随时更改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培养应用型人才。密歇根州立大学利用其学生来源国际化的优势,重视多元文化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构“临床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共同特点是都以培养全球实用性人才为目标。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在劳动力市场的激励机制与高等教育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劳动力市场通过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半径与资源配置机制、就业保护机制、失业保险机制与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机制激励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自身规律与市场理念的博弈下,适应与引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二者的互动颇具特征并有相交重合的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劳动力市场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动力源泉,现代大学制度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制度性保障,市场激励与高等教育自主调节机制是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助推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必要的张力,这种张力促进了高等院校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应,又能保持高等院校作为知识传播、创造与应用机构的特性。结合美国经验,我国应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体系;引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层次转向:厘清激励相容问题,推动现代大学制度设计与机制创新。
陈德静[5]2004年在《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体系构成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体与基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最新成果、科技创新理论、高等教育及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实证分析等方法,从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互动关系的视角,分析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本文首先从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研究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揭示了社会发展呼唤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呼唤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规律及两者互为动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凸现了科技创新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强烈呼唤。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制度创新,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科技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构建高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及运行机制,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立交桥,对高等学校进行合理分层及实行分层管理分类指导,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构建高等学校内部用人与分配上的竞争与激励机制,构建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高等学校质量保证与控制体系,构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等重点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归纳形成了五点基本结论和十点政策建议。
卢晓中[6]2001年在《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文中提出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指的是90年代以来世界的高等教育理念。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体现。而通过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和国际会议所确定的有关高等教育理念,则是其主要的体现方式,包括体现和蕴含在国际性组织与会议发布的高等教育政策和国际性组织与会议所确认的世界性高等教育发展思潮及趋势等里面的高等教育理念。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与时代、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的过程。其形成过程具有适应性、偶然性、协调性、科学性等特征;形成主题则包括辩证性、整合性、时代性、全球性等特征。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可以依据其类型、主题和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来进行适当的分类。 形成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的现实需求,包括可持续发展、妇女权益保护、信息技术主导、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及社会创新在内的社会思潮,理念的历史发展逻辑和主题形成逻辑,形成主体的政治性和变革性,等等。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多样的。其影响的大小、程度,从影响受体来说,将取决于其国家发展水平、开放程度、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主体则主要通过政策引导、财政牵引、国际合作和信息传播等途径与方式来施加影响。有关国家(如美国、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和印度)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回应是各有特点和侧重的。中国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典型理念,包括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私营化、国际化、民主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层面、高等教育的创新、终身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等理念。这些典型理念,不论是新理念,还是传统理念,其内涵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进行整合及实践的一体化,是其得以有效践行的重要途径,也应当是高等教育理念的一个发展方向。
陈霞[7]2011年在《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匮乏、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使用方面。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投入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知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本正在逐步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生产要素,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研究教育是如何通过知识和人力资本“传导”给经济增长,进而促进综合国力提升,以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判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新疆是一个欠发达地区,从理论高度研究阐释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特征,对推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以新疆为研究对象,依据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理论,采用教育经济学、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相关理论方法,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腾飞实践,根据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建立了新疆高等教育投入生产函数,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研究中国以及新疆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测量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提出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特征。本文首先选取1994-2009年间中国高等学校投入指标:经费投入(EF)、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FTT)、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量(TE)和经济增长指标:GDP,从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角度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与GDP之间的关系。然后选取1993-2008年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新疆GDP作为分析指标,分析研究新疆地方高等教育投入与GDP之间的关系特征,并与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分析揭示原因所在。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及其相关政策,提高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0)》、《新疆统计年鉴(1978-2009)》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9)》。本文共分8章:第1章绪论,第2章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第3章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4章国内外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实践,第5章高等教育投入现状和基本特征分析,第6章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实证分析,第7章政策建议,第8章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证实了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探讨得出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协调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1)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成为改善教育投资状况的物质基础;(2)教育投资可以提高和改善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促进、双向推动的作用。3、短期内,新疆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太明显;但长期来看,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4、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制约了教育经济效益。由于新疆缺乏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影响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导致地区人才流失,弱化了新疆教育投入的经济效果。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疆高等教育投入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加快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以增加经济总量促进提高教育投入总量与生均拨款水平;2、以教育兴区、科技兴疆为先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3、以对口支援为契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4、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元化投资机制;5、逐步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在三级教育中的比例。
袁广林[8]2007年在《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警察是保护公民权利、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面对新时期我国执政理念的深刻变化,警察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即由暴力专政工具向公平正义执法者的转变,由限制者、控制者向服务者、保护者的转变。因而,对警察职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这些素质的要素及其内涵是什么?如何进行培养?本文除第一章导言外共分4部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关于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的研究,首要的问题是要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部分(第二章)首先在对警察本质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将我国警察职业角色定位于执法者和服务者,并指出警察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从社会安全出发,以法律的强制性权力为后盾,将“法”作为警察职业活动的“准绳”,修正传统将警察视为“专政工具”、“刀把子”的定位,为本研究确立前提。其次是以专业化理论为分析视角,将知识、技能和伦理归结为支撑一种职业的内在力量,从而把警察职业素质界分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并从这三个维度构筑分析框架,分析警察职业素质内涵,将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建立在警察职业内在规律的要求之上。警察职业素质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一定的警察职业素质是与时代发展对警察的要求相适应的,警察职业素质的规定性来源于人们对新时期警察作用的认识。第二部分(第三章)从构建和谐社会、保护人权、打击高科技犯罪三个方面,提出时代发展对警察职业素质的新要求——执法为民的思想、法律至上的理念、公平正义的人格、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人文关怀、科技证据的意识以及打击高科技犯罪的科学素养,等等,为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确立目标。第三部分(分四、五两章)按照知识、技能、伦理的分析框架,首先,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经验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专业化的警察队伍是世界各发达国家警界的共同目标,并认识到建立专业化的警察队伍需要发展高等警察教育,并发展出适合其职业特点的教育训练模式,在知识传授上,学历教育以厚基础、宽口径为目标,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岗前培训以技能为目标,针对岗位需要,传授技术性知识;在技能培养上,学历教育以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岗前培训面向实战,开展实务训练;在伦理道德养育上,以健全人格为基础,以法治为核心,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尊重人权的法治警察。其次,通过对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历史的梳理,总结出以下规律性的认识:一是社会对警察内在素养的要求决定警察应具有的知识及其价值位阶:二是形成了“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同步,以知识为取向”的培养模式,面对专业化的趋势,朝着“以深厚知识为基础,以技能为取向”的模式演进将是必然趋势;三是初步形成了符合警察职业特点的伦理道德规范,职业伦理道德培养方法也逐步多样化、科学化。第三,通过对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的问卷调查、专家访谈、资料分析以及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的比较,揭示了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在知识传授方面存在着基础课程工具性过强,重警察科学知识轻法律知识,重事实知识轻价值知识;在技能训练上存在着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法脱节,重理论知识灌输轻技能培养,缺乏注重技能训练的教育理念与机制;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着将政治教育等同于执法伦理教育,伦理教育方法失当,没有形成公平正义的校园文化等问题。本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对当下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第四部分(第六章)是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高等教育相关理论,提出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改革的路向。首先是确立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价值观,在知识观上,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实现人格与学养的平衡;在技能观上,以适应实战为目标,提高实践技能;在伦理观上,以法治教育为核心,培育公平正义人格。其次是构建了在这种价值观关照下“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岗位技能训练。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在大学4年本科阶段完成,大学后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者,进入警官培训学院或者中心,经过1年的职业培训,成为正式警察,也即4+1模式。这种警察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在空间上分离、在时间上衔接,不仅有利于提高警察的文化素养,增强职业发展潜力,也有利于提高警察职业技能,适应实战的需要,符合警察职业的要求,是警察教育规律的体现。
牛梦虎[9]2016年在《中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规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博士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在经历了波动发展和积极发展阶段之后,进入长达十多年的稳定发展与控制规模阶段。然而,当前的博士生教育规模供给已经难以满足培养单位日益增长的科研项目需求,招生指标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需要重新思考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发展问题。为了更为全面和准确地把握这一问题,本文从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即博士生教育培养什么人出发,从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角度,回顾和分析博士生教育目标的演变与分化趋势,澄清我国博士生教育目标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历史数据和对研究生院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博士需求和支撑博士教育规模发展的条件,重新理解规模扩张中的博士质量问题,并对我国博士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张和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各国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不再限于为学术界培养教学和研究人员,也为行业部门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专业人员,博士生教育越来越指向社会各个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需求,这种趋势在我国也已初现端倪。在这种目标定位下,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发展速度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既无法满足学术界的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和科研项目进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产业界的企业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层次研发人才的需求。由于博士人才资源储备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背景下,当前的培养规模还无法满足国际人才竞争的需求。经过了十多年的稳定发展阶段,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支撑条件不断改善。师资力量、生源状况和研究经费投入水平等决定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几个关键性指标都处于历史较好水平,为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和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多元化,我国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博士质量观,但以博士论文为代表的学术成果导向的质量观依然占主导地位。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博士生导师认为所在学科近五年来的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有所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规模扩张过程中我国博士质量总体是有保障的。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重新迈入适度发展阶段的条件已经成熟,有必要适当放松管控和进一步扩大博士生教育发展规模。本文结合我国博士生规模的学科结构变化趋势、前期问卷调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数据,探析了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规模的学科结构调整方向,提出可适度扩大医学、经济学和文学博士生规模,适度控制法学、理学和农学博士生规模。
易元祥[10]2004年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和跨越式的突破,逐步从高等教育政策的边缘走向中心,从规模的意义上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社会的强劲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功能表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伟大事业中,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地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不再是权宜之计式的应景口号,而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真切行动。但是,由于文化传统和教育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由来已久的忽视和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风气的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曲折跌荡,在传统势力的否定和现实功利取向异化的夹击下,步履惟艰。加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一项朝阳事业,而且是一项教育实践先于教育理论的事业,因此,“为什么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怎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对这些问题的前瞻性应答和理性审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本文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为题,立足于现实的实践,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力求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制度与政策等多层面、多视角来考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分析各类促进或阻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力量与因素,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特点和办学规律,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改进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深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办学实践的系统认识。研究的目的着力于明晰和解决有关问题,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各种理论的、政策的和实践的问题。研究的基点在于:对实践问题的理论审视和对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化。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第一,发展背景研究(第二章)。通过对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方向、目标及其任务,准确地把握其加快发展的功能价值和深化改革的社会动因。第二,发展现状研究(第三章)。主要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办学机构的现实考察以及办学实践的状况分析等方面,客观地反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WP=4>第三,发展定位研究(第四章)。主要从认识定位、政策定位和发展定位等三个层面来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有关的理论的、政策的和实践的问题。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分析、国际比较和需求调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分类界定与发展理念、政策缺失与政策改进,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是高等技术教育。第四,办学特色研究(第五章)。主要围绕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分别从课程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等三个层面,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特点、特征和特色,特别提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模式、体制和机制。第五,发展策略研究(第六章)。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策略,主要有:培育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注重引导、规范管理;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当代美国的高科技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 李慧敏. 河北大学. 2000
[2]. 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D]. 蔡明山.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3]. 冲突与和谐[D]. 薛国凤.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 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D]. 曹珊.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5]. 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 陈德静. 河海大学. 2004
[6].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 卢晓中. 厦门大学. 2001
[7]. 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研究[D]. 陈霞. 新疆大学. 2011
[8]. 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D]. 袁广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9]. 中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规模研究[D]. 牛梦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10].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 易元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美国警察论文; 大学论文; 人才理念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创新理念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博士生论文; 课程论文; 职业素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