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电力行业在我国的能源结构组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推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我国电力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相关的电力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使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到优化和创新。在整个电力行业中,变电运维的管理成为了维持整个电网正常运转的重要操作技术。基于此,本文对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变电运维;隐患风险;应对技术
1、变电运维隐患风险
1.1人员风险
1.1.1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变电运维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运维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对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熟练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同时对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辅助设备都要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运维操作人员的各种专业技能和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操作人员运维管理能力不足,造成了在开展运维工作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另外一些人员对相关的设施不够了解,检测能力差等,都会造成在开展变电运维过程中不能及时的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以及有效的防范风险,最终发生电网运行安全事故发,对企业和人员带来极大的风险危害。
1.1.2 由于人员的违章操作,也是造成隐患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运维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进行倒闸过程中不按照相关的操作票顺序和操作卡进行规范作业;②运维操作中倒闸所使用的操作票和维护操作卡存在着错误,未按照顾规定进行程序的审核;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出现误进入带点间隔或者是采取强制性的解锁操作;③操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认真履行监护工作。
1.2 变压器操作隐患风险
变电运维过程中,变压器操作属于基本操作,主要包含载调压、无载调压、变压器充电、带负荷与空载切除等。在对变压器进行操作控制时,切合空载运行的变压器,由于分合电压存在一定高低差,所以不仅对变压器承受热磁效应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并且还会对变压器绝缘造成危害,有可能产生放电绝缘损坏。
1.3 母线操作隐患风险
母线操作具有极高的复杂性,从电能汇合设备角度讲,不仅操作量巨大,而且还涉及到众多元件。通过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变电运维母线操作会出现以下几种隐患风险:①在没有掌握基本操作原理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带负荷拉刀闸;②没有对保护装置进行正确切换,产生由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动事故;③未对电容及电感基本原理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在断路器断口电容和电感器之间产生一定串联谐振。
1.4 直流回路操作隐患风险
对变电运维人员而言,直流回路的操作控制是最为基础的工作项目。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对直流回路进行正确的操作,将使保护装置发生误动拒动,产生安全隐患。
2、变电运维隐患风险的应对方法分析
2.1 增强运维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在开展变电运维工作时,运维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日常的工作中,变电运维操作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从而有利运维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电力企业单位也要定期的组织操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或者是员工交流会,确保操作人员对运维操作中所涉及的方式和内容的熟知度不断得到增强,使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另外,还要保证运维相关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在出现设备故障时,操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查找出出现故障的位置以及出现故障的原因,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变电站日常的安全管理中,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安全责任感,对变电运维的重要性和危险性有充足的了解和认识,严格落实和执行各种管理体制。在日常运维过程中遇到突发性的问题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按照工作流程上报并进行妥善的处理,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变压器隐患风险应对方法
2.2.1 对由母联跳开引起的变电设备间接隐患进行充分考虑,要求在不同母线上采取并列方式运行多个变压器,每一条母线上以中性点直接接地形式进行运行的变压器数量不能少于1个。
2.2.2 由于低压电源反送过程中,若高压开关跳闸,则会使中性点绝缘,继而产生线圈高压危险,因此必须对中性点进行直接接地。
2.2.3 为防止空载电压升高,应采取以下手段:①减小送端电压;②对电抗器进行并联;③改变变压器有载调压与无载调压的分接头。
2.3 母线隐患风险应对方法
2.3.1 为有效避免事故发展,如果备用母线发生故障,应立即采用断路器对其进行切断。
2.3.2 在对母线进行倒换操作时,将开关电源拉开,防止跳闸,避免发生事故。
2.3.3 在对母线进行倒换操作时,应结合系统与设备的实际情况,按照规范顺序进行操作:①倒换所有单元间隔,逐个进行操作;②全部间隔应采用母线双跨,拉开停运母线隔离开关;③倒换母线时根据要求间隔停电。
2.3.4 针对在母线倒换时处于停电状态的电压互感器,需要充分考虑电压互感器具备的向保护装置不断输送测量电能的基本功能,以此预防熔断器熔断或保护误动、拒动。
2.3.5 并列母线过程中,当电压互感器为保护装置输送电能时,应防止保护装置因失去电能而发生误动。此外,切换母线时,对采取硬连接方式的母线切换,需防止因回路接触问题引发的向母线充电的问题。
2.3.6 在对母线实施操作时,包含出口调试与保护切换等在内的二次流程必须得到有效的全过程监管。失灵出口调节与保护变更均需体现在操作的整个过程。对具备自动重合闸功能的特殊母线,应根据要求对重合闸的具体方法进行调整。
2.4 直流回路隐患风险应对方法
2.4.1 为避免生成寄生回路,卸除熔断器后,防止误动,应严格遵循先正后负的卸除程序;安装过程中,按完全相反的顺序进行操作。实际操作中,不得拖泥带水犹豫不决,以免反复拆装损坏熔断器绝缘。若无法避免反复操作,则拆装间隔时间不能少于5s。
2.4.2 在运行过程中若有对直流电源进行停用的要求,安全起见,应提前退出有关保护,如对保护出口压板进行停用,然后将直流电源刀闸拉开;恢复直流电源时,需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操作。
2.4.3 在对断路器实施停电检查之前,应判断断路器当前状态,若处在“分”的状态,则可在落实好相关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取下断路器。
2.4.4 对断路器进行送电时,其控制电流应在未卸除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合上,也可直接加装一处熔断器。在加装了熔断器或者是合上直流之后,能为控制回路与检查保护提供送电功能。
总之,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处理,势必会对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变电运维工作时,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防范和控制,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的规避作业中的风险,为电网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宜钦.基于变电运维的隐患风险分析及应对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21):32+34.[2017-08-25].
[2]贺林军,周文丽.简述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问题与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9):118.[2017-08-25].
[3]林静.基于变电运维的隐患风险和应对技术解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4):96+99.[2017-08-25].
[4]谌卫明.变电运维中危险点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10):108+110.[2017-08-25].
论文作者:游新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操作论文; 母线论文; 隐患论文; 风险论文; 人员论文; 变压器论文; 回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