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唯物史观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哲学意义的思考_政治论文

新形势下唯物史观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哲学意义的思考_政治论文

唯物史观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出的哲学意义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新形势下论文,政治文明论文,哲学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27(2004)02-0047-03

“政治文明”既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学范畴,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就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并准备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写成一本关于国家政治学和政治文明的书。遗憾的是,由于马克思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写作《资本论》和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因此无法实现写作政治文明著作的愿望。一个半世纪后,中国共产党将“政治文明”重新提了出来,并且第一次赋予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特殊的语境。就哲学意义而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是唯物史观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它丰富了现代社会文明观的内涵,改变了人们划分社会文明结构的思维方式,为加深对社会文明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对正确认识现代社会文明整体观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文明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社会生活全部领域进步状态的反映,包括社会经济领域文明进步状态、社会政治领域文明进步状态和社会文化领域的进步状态等。然而,长期以来关于社会文明的内涵和结构,多数人局限于“两个文明”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理解。对政治文明少提甚至不提,或以精神文明范畴涵而盖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促使人们对社会文明概念进行重新认识,对其内涵和外延有更为全面的理解。

首先,在人类社会文明系统中,虽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之间有交叉的内容,但是各自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任何一种形态的文明都不能替代另一种形态的文明。物质文明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包括生产力的状况,生产条件的状况、生产的规模、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人们日常物质生活条件的状况等。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智力、文化方面,即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人们在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素养和达到的水平以及与此相关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即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人们的世界观、信念、理想、觉悟、情操以及组织性和纪律性等方面的状况。政治文明是指人们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它是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进步状态的反映。表现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其中,政治意识与精神文明相交叉;政治制度包含国家机构、国家制定的制度、法律、政策(包括经济法律和政策措施,文化制度、法律和政策)及其运行方式,政治势力如政党等政治团体活动的方式和特点等,这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政治行为指公民的政治活动。

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的概念看,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三者没有截然的界线,但是三者的界线又是明显的。在内容上,三者有相互包含的一面,在物质文明中,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深深的烙印,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互相内含着对方的部分内容,政治思想既属政治文明领域也属精神文明领域。但是三者又有各自的侧重点,如果说物质文明建设表现了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不懈追求,精神文明建设表现人们对主观精神世界的追求的话,政治文明建设则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的社会关系、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追求。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被其他文明所代替或涵盖。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社会文明有机统一体。

其次,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互动科学地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在矛盾的斗争和解决中得到实现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一定的生产力总是同一定的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包括政治和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并为它服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科学地揭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研究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是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第一,物质文明是基础,物质文明的程度决定并制约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第二,精神文明作为社会意识的范畴,对物质文明具有反作用,精神文明的程度高低对物质文明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第三,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中介环节,是联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桥梁和纽带,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制度保证。一方面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决定作用要通过政治文明来实现。一般来说,物质的生产力和产品本身不能直接产生人们的政治思想或道德心理,它们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只有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折光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即使在物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政治制度不同,也必然会使它们的精神文明具有不同的性质。另一方面,精神文明的反作用也只有通过政治文明才能得以实现。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必须依托一定的制度才能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体的聪明才智也必须在有利于调动人们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涌流。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划分社会文明结构的思维方式

以往人们把社会文明结构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固然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为人们从物质层面认识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且为人们从精神层面认识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方法论指导,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然而,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政治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种简单的划分法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首先,把政治文明提到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一高度来认识,是对以往关于社会文明结构的划分认识偏差的纠正。把社会文明简单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际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简单套用,这种省事的做法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理解片面性所致,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始终是我们分析、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指导,但是如果简单地把它套用在社会历史问题的解决就难免会犯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因为,人类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不仅有物质经济领域,有精神文化领域,而且有政治领域等。如果简单地把社会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难以穷尽社会文明总体的全部内涵。

其次,社会进步评判标准的多元化使政治文明必须从精神文明中分离出来。如前所述,在人类社会文明系统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判断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的标准,是由社会各个领域的文明状态决定的。即评判社会文明状态必须(至少)有三大标准:物质经济生产生活的文明状态即通常说的物质文明标准;精神、文化生产生活领域的文明状态即通常说的精神文明标准;政治领域的文明状态即政治文明标准。如果把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合二为一,势必模糊甚至弱化了政治文明的标准,导致对社会文明评判标准认识的偏差。毫无疑问,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是考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这是精神文明标准所不能取代的。同时,不同形态的政治文明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发展程度的高低不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的不同导致了政治文明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精神文明的指标体系中是难以完全反映出来的,因此,必须把政治文明从精神文明中分离出来,形成单独的测量指标体系,从而建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多元化的社会进步评判标准才能准确全面地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状况。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现实性、客观存在性,催生了新的社会文明结构划分法。把社会文明简单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原因除了对哲学基本问题认识的片面性外,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人民已真正当家作主,中国的政治是世界上最文明的,绝不认为我们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存在什么问题,因此在中国没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这种思维的定势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理解,也影响了人们对社会文明结构的划分的全面性。事实上,政治文明建设是客观存在的,任何漠视它存在的思想和做法,不论是无意的还是刻意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政治文明建设是无法回避的。随着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化,这种思维模式遇到了挑战,不论人们是否愿意承认,事实却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那就是当经济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茶的时候,在物质取得极大丰裕后,人们发现,政治文明问题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也同样存在着,而且是那样的迫切。正如人们一再指出的那样:如果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深化,已经取得的成果也将失去,显然,现实政治生活领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非仅仅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能解决,改革开放到一定程度,离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和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就难以为继,政治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因此,政治文明的重新提出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它给我们准确认识中国当代社会的整体文明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社会的进步状态的文明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对其结构形态不能简单地划分为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从社会结构角度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进行“三分法”或“多分法”更能反映社会整体文明的全貌。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逻辑起点上的新理念,它深化了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是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逻辑起点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不仅物质生活富足殷实,而且人民的民主权利、精神生活和生存环境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走向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从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现实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呼唤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新理念。

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体现为不断建设和完善的制度规范,又体现为一种不断提升和前进的价值取向。“政治”与“政治文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政治文明是褒义的,它与政治野蛮相对立。只有符合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并能为其发展鸣锣开道的政治才是“文明”应有的内涵。相对而言,政治的外延广些。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任何一个社会的政治都是适应经济,跟踪经济,围绕着经济发展的中轴线而演变,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政治对经济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会出现各种偏离、曲折以及偶然现象。政治的演变有其相对独立性,它这样或那样地影响或干扰经济运动。只有按照现实的经济结构,建立、健全相应的政治结构才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建立不断地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的政治结构,这种政治结构的关键在于政治制度的建设,本质在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体现为一种显性的政治制度,通过对政治制度不断建设和逐步完善,使政治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使社会政治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它也是一种不断上升和前进的政治理念、价值取向,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体现为社会各个层次井然的秩序,又体现为人们普遍享有平等、民主、自由等权利的公共关系。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政治文明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而建立的,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取决于社会各个层次的秩序,一定的统治形式、运作机制、主导价值观念以及政治制度等便因此而生。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以往社会形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要体现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其形式变革、机制完善、理论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巩固政治文明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上,正确处理好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辩证关系。既要维护领导核心的地位,也要维护社会各个层次井然的秩序,更要维护公民的平等、民主、自由等权利。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体现为社会主体政治上的高素质,又体现为对人类共同的现代文明基本原则的尊重。社会主体政治素质的提高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根本依托,没有社会管理者和社会广大成员政治上的高素质,人民当家作主难以真正实现。同时,我们应有开放的心态,切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民主的。人类社会正在普遍地走向开放,社会越是发展,文明就越不应该是封闭的,物质文明如此,精神文明如此,政治文明建设亦如此。必须对人类共同的现代文明基本原则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包容,不应该排斥那些真正属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东西,如国外的法制和民主政治建设、廉政建设的某些经验,以及相关的文化观念,还有在信息化和高科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根据中国的国情和需要,给予广泛借鉴的。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新理念的确立,不仅表达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而且更重要的是政治被提高到“文明”的层次来认识,社会的发展便被赋予了现实务实的、整体形态的、发展进化的内涵。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并列,突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三个完整的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标签:;  ;  ;  ;  ;  ;  ;  ;  ;  

新形势下唯物史观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哲学意义的思考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