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青1吴利云2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人民医院 广东梅州514699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4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药治疗,而对照组仅进行西医治疗。结果: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分别有17人和11人有效,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550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结论:中医治疗顽固性心衰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顽固性心衰;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eart failure. Methods: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o group 40 cases of intractabl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in 2011 November to 2013 November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ased on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Results: intractable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17 and 11, respectively 85% and 55%, the effective rate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X 2 =4286 , 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eart failure, is worth popularizing medical worker in clinical work.
【Key words】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curative effect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04502
心力衰竭是日趋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病结构或功能衰退损伤进而影响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的结果,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该病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疗效欠佳的特点[13]。该病的患病率为050%~161%[46],其中,男性为070~095%,女性为100~228%[45]。该病发生后,不仅患者本人及患者的家庭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且也导致患者家庭和国家的经济及精神负担明显加重。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难治病之一,常见于终末期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病情危重,预后更差。因此,如何改善该类疾病患者的预后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研究观察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4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现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4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X 线检查和心脏B超等检查确诊为心衰所有患者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6735±947)岁;病程6个月~10年。排除合并肺感染、肝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顽固性心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病。运用随机数字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6675±987)岁;病程8个月~9年;8例患者心功能Ⅲ级,12例患者心功能Ⅳ级。(2)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47~87岁,平均年龄(6795±965)岁;病程6个月~10年;9例患者心功能Ⅲ级,11例患者心功能Ⅳ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心功能等方面经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的治疗参照美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卧床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吸氧、限制运动、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及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对照组仅进行西医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药治疗,基本方:人参30g,黄芪30g,制附片20g,丹参30g,红花6g。经辨证论治将患者分为5型: (1)心气虚弱型:加生姜、白术、陈皮、甘草治以补益心气;(2)心阳虚哀型:加白术、汉防己桂枝、干姜、茯苓、炙甘草治以温阳益气,化气行水;(3)气阴两虚型:加麦冬、黄精、北沙参、阿胶、五味子、炙甘草治以益气养阴;(4)肺肾两虚型:加茯苓、桂枝、白术、葶苈子、甘草、川贝母治以温阳化气;(5)阴竭阳脱型:加龙骨、五味子、麦冬、牡蛎、黄精、炙甘草治以回阳固脱。1剂/d,水煎服。
13疗效判定标准:有效: 治疗后心力衰竭完全控制或者心功能改善为II级或减轻1级;无效: 治疗后心力衰竭无改善,心功能无变化或升级,甚至患者死亡。
14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及X2检验分析。检验水准=005,双侧检验。
2结果
通过对两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2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17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500%,而对照组11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550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
3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迄今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为老年人,该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心脏病或非心源性疾病导致的心脏病结构或功能衰退损伤进而影响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的结果,由于心力衰竭时间长,患者多长期服用洋地黄制剂易发生洋地黄中毒,使用常规利尿、扩血管、减轻心脏符合等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些效果不理想。顽固性心衰患者水肿十分顽固,对该类患者水肿的消除不宜过快,引起电解质紊乱,进而增加洋地黄毒素反应,而中西药结合不仅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控制具有协同作用。
本研究发现: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分别有17人和11人有效,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550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710]。这提示我们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重新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了解顽固性心力衰竭持续发展的因素;(2)综合评价既往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完善临床治疗方案;(3)强化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采取适当特殊的治疗方法。笔者在治疗中辨证施治,以益气通阳活血化淤之法拟基本方,不仅减少了西药的用量及副作用,而且对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可靠、安全,值得广大心内科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周爱明,彭威,吴雄杰.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3):221223
[2]王炳理.顽固性心衰临床诊治商榷.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 16551656
[3]冯慧远.力衰竭的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进展.中国医学装备,2010,7(9): 4749
[4]沈渝,张钰,文学琴,等.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分析.四川医学,2010,31(9):14001402
[5]姜红,葛均波.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0,2(1):15
[6]郭畅,刘文娴.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与防治现状.中国健康教育,2010,26(2): 139142
[7]郑玉珍.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 64例疗效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7):779780
[8]王欢.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中国民间疗法,2009,1(10):43
[9]潘社红,李国华,刘更新,郝学民.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3例临床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3):195196
[10]张清范,夏合中.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医药论坛杂志,2009,30(3): 8990
论文作者:林柏青1吴利云2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1
标签:顽固性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疗效论文; 功能论文; 洋地黄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