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桃李满天下倾尽才华忠报国-“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陶文铨论文

一树桃李满天下 倾尽才华忠报国
——“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陶文铨

撰文/张瑞芬

题记:近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共遴选出10位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陶文铨当选。

“动脉粥样硬化”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中医古籍并无其记载,AS可累及全身动脉,主要发病于心、脑、肾和下肢动脉等,根据其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常将其归属于“胸痹心痛”“眩晕”“中风”“健忘”“痴呆”“肾痹”“脱疽”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脉,临床多由血管超声或CTA而发现,为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瘀滞血脉而形成,有学者提出脉与血管在解剖学上具有同一性,故“脉痹”或“脉积”更能反映本病的病理特征。

太虚年轻时用过一个笔名“悲华”,充分体现了太虚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对现实中华文明不断衰落的担忧,他一生致力于佛教改革就是为了以佛法救世,同时作为中国人有着造福中国僧俗两界的责任感,也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这一宏愿。所以说,太虚的佛学所本是中国佛教,他更多地关注的也是中国佛教与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我是一个‘80’后,还希望能健康的再为祖国建设工作20年!”这是80岁高龄仍旧在教学一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铨对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坚守与执着的感言。

在西安交大校园,满头白发却仍精神矍铄的陶文铨教授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里专注地给学生授课。眼镜片在灯光下闪着金属光泽,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眼传递出对学生的挚爱,对讲台的专情。

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和目前Access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方法的改革。

陶文铨是交大西迁后第一批直接到西安报到的大学生,长期从事传热问题数值预测及传热强化研究,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他坚持“不能耽误学生的一堂课”,“对几百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负责”,从196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起,始终坚守三尺讲台。指导学生中涌现出1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 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位长江学者、5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4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获得“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称号。2019年8月10日,陶文铨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一生铺路,从不停止甘为人梯的脚步;燃烧自己,尽全力照亮最广袤的土地。——“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陶文铨

陶文铨院士、何雅玲院士与团队

坚守讲堂为学子传道解惑

他给研究生上课的阶梯教室是一个能容纳367人的大教室,但是前来听课的学生经常超过此数。陶文铨就用课题经费购买了20个小马扎,以满足听课学生的需求。坐着小马扎认真听讲的学生成为陶文铨课堂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陶文铨从1966年任教以后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既给本科生,也给研究生上课。初步统计,他大概教过6000多名本科生,6000多名研究生。

在陶文铨的带动下,学院团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意立德树人。传承和发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经常对学生进行为人为学及学风的教育,培养研究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做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为科技创新“坐得住冷板凳”

上世纪90年代,所在学科出现了严重青黄不接的现象,陶文铨一方面积极努力吸引年轻博士留下任教,同时大力开展强化传热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通过20年的努力,组建起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在强化传热技术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111引智基地,科技部热质传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创新团队及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进步奖等奖项,2017年获得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应用国家创新团队奖。

耐心指导学生

认真传授知识

陶文铨认为,搞科学研究,那就要耐得住寂寞,尤其是做非常基础项目的研究,像物质结构,研究可能要一两百年才能见成果的,所以必须要耐得住寂寞。

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陶文铨常常教导学生,让他们向科学家精神学习。他说,科学家精神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对名利的淡泊、对青年的提携,我们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年轻人要能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取得成果。

尊师重道知行合一

交大西迁之初,工作与生活的条件都比较差,但是陶文铨说,他所见到的老师都是认真教学,并努力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做完实验后,学生进行分组汇报。其余小组汇报的时候,有的小组也还在弄自己的东西,教师也没有过多地批评和干涉。结束后,每个小组收拾好自己的实验材料交给教师,教师进行拓展和小结后,科学课就这样结束了,有的学生感觉很有意思,个别学生觉得无聊。不知道是内容太简单还是不喜欢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科学课是否真的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也还真的值得研究。

1962年陶文铨从西安交大本科毕业,考入了我国第一批公开招考的研究生,是西安交大当年入学的15名研究生之一,师从留美学者杨世铭教授攻读传热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工热教研室任教。“正是西迁老教师们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精神熏陶了我,教育了我,使我对自己的专业及所教授的课程产生了深厚的感情。”1980年到1982年他受派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热学实验室进修,师从国际著名学者斯帕罗教授及帕坦卡教授学习强化传热技术及传热问题计算机仿真的技术。回国后继续在西安交大热工教研室任教。陶文铨于1986年在西安交大主办了我国第一个计算传热学讲习班,把他所学的仿真程序与国内同行分享。

陶文铨严谨治学,精勤育人,桃李芬芳。他长期从事传热学及计算传热学的教学与科研,为国家培养了众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开拓了中国数值传热学教学与研究的新局面。作为科技工作者优秀代表,陶文铨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谛,有力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在教学一线

众多学生来听陶文铨讲座

(本文图片由西安交大党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张瑞芬

标签:;  ;  

一树桃李满天下倾尽才华忠报国-“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陶文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