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难点及对策论文_薛国强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难点及对策论文_薛国强

肇庆高新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 526238

摘要: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得到了异为迅速的发展。在此发展背景下,各个城市皆陆续出现了土地资源的短缺的情况,为了将这个问题加以妥善的解决,高层建筑陆续出现。然而,高层建筑风险系数大,施工难度大,投资量大,这些特点决定了合理有效的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在分析高层建筑管理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建筑业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难点;对策

高层建筑是指超过一定高度和楼层数的多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的特定高度和层次,各国都有不同的标准。除单层建筑外,住宅建筑在10层以上,公共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为我国的标准。高层住宅由于其结构多样性、土地节约性、综合功能性等特点,开始大量建设。但因为高层建筑的施工量更大,建筑面积更大,施工周期也更长,再加之一些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影响,给施工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尤其是在施工安全管理上的问题更加突出,间接的还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本文将系统地探讨如何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的建造过程很复杂,它涉及平台、裙房、地下室、技术楼层、办公楼以及仓库等众多设施的建设,并且各种系统如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电力和供暖系统都相当复杂[1]。除了住宅建筑外,中国城市高层建筑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商业和办公空间。这种复杂性要求它对施工连续性和质量有很高的要求,管理难度随之大为增加。高层建筑主要的施工特点包括工序多、工程量巨大以及配合复杂;施工工期紧张、周期长;施工准备阶段即有非常大的工作量;地基以及基坑支护处理相当复杂;垂直运输量大且高空作业居多;因高度大、层数多,有更加严格的安全防护要求;防水质量、结构装修质量有更高要求,技术更加复杂;机械化程度高,立体交互作业多。这些施工特点决定了其工程性能,表明施工场地不多、所涉及的专业众多、准备工作量大、材料成本大、涉及到的钢管内容也更多。

二、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难点

(一)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

由于高层建筑的楼面高,施工中必须进行高空作业。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高层建筑的高度越高,对人员的身心素质以及施工设备的技术要求也就越高。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高空安全事故以及意外时有发生,像高空作业者跌落或者跌落物体的情况并不少见。另外,由于高层建筑作业属于垂直运输作业,而且有许多线路和设备,这些都是引起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在高层建筑的建造中也要充分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技术质量方面

高层建筑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泛而复杂,需要各种专业技术的密切配合。因此,每一个细节都应该被认为能够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适应其他部门的工作。对综合技术的要求相当高。一旦各部门不进行合理的合作,随时可能出现二次施工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效率[2]。特别是如果考虑不到位、不周全,某些交叉口的细节很容易出现问题。现代建筑的个性化导致了每座建筑都是一种独特的产品,不同的管线设备均具备其特定的要求,技术工作难度在客观上有所增加,不同专业之间发生矛盾与出现问题的概率也会有所增加。另外,因新产品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有些工人无法将其及时的掌握,往往也会引发意想不到的意外。

(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

在受外部自然环境影响的同时,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过度忽视,一直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安排和及时管理。例如,有的施工企业保养维护施工机械的工作不到位,或者某些过度老化的机器仍在使用;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专业施工方案欠缺合理性和针对性,图纸施工甚至有变化,缺乏适当的安全保障。有些承包商在项目招标后,为了最大限度地谋求效益,以次充好或减少钢筋数量;在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时刻意减少水泥标号等[3]。一些承包商所检测的钢筋或别的施工材料与实际使用的材料不一致,这些会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督方面

高层建筑施工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许多监理职责尚未落实到实处。首先,从建设单位来看,许多建设单位并没有把安全放在首位,在工作中,他们只考虑经济利益。施工安全责任制没有得到积极改善,项目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有的监理部门人员工作能力差,工作效率低,也只能在工程监理中发挥作用,不能有效地对工程进行监督,另外,一些监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对出现重大事故隐瞒按压,致使负责人逍遥法外,这对建筑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一)完善和落实安全规章条例

首先,建设项目要明确安全责任制度,具体对每个人进行安全质量监督,一旦建设项目发现问题,就会迅速找出有关负责人,避免出现事故发生后找不到相关负责人的情况。建筑工程企业有关负责人还应当对建筑物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监督和调查,保证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此外,在施工期间,必须要对安全生产制度加以严格执行落实。在开展工人岗前培训工作时,只有在考核成绩完全达到规定标准的情况下才可以为其发放上岗证;安排相关人员定期检查施工现场之内的所有安全设施,尽快整改和完善存在问题的部分,排除安全隐患,并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落实复查[4]。

(二)完善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工作

从人事制度以及技术层面上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每一个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加以进一步的明确,对控制和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方案加以制定,促使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因高层建筑固有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其施工进度会受诸多综合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细致、全面的预测和分析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的有利及不利因素,以便于实现动静态双重控制施工进度的目标。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往往呈现出很大的动态性,若无法维持既定的施工计划,则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修正和调整施工计划[5]。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进度超前的现象,则需要对后续工作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保证顺利达成工期总目标。

(三)重视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工作

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保证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的前提,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可以提前加以避免。施工现场的主要危害包括施工临时用电、高空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当然,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必须准确,以便于为防范危险提供更加有效的措施和处理预案[6]。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一旦被发现,管理人员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将危险源及时消除,特别是都哪些存在危险源升级的情况,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高层建筑日益成为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和象征,其本身固有特点决定了施工难度更大且施工周期更加漫长。因此,相关管理者,首当其冲的是要不断对自身责任意识加以培养,而技术人员必须要不断致力于自己专业技能的持续提升。只有在各方积极、通力配合下,才能克服高层建筑建设中的困难,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对策,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从而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磊.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17, 15(18):295-295.

[2]李冬冬. 高层居住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 纳税, 2017(20):79-79.

[3]许守玉.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17, 15(11):347-347.

[4]马建平.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对策[J]. 建筑知识, 2017(17):99-99.

[5]金家胜.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J]. 四川水泥, 2018, 266(10):189-189.

[6]顾栋华.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18):149-149.

论文作者:薛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难点及对策论文_薛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