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运关系着公众的生产生活,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近些年来,水运工程在施工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水运工程施工质量,对水运工程项目管理和控制手段进行分析,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主要就原材料和隐蔽工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水运;问题;施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进场抽样复检管理
1.1存在问题。原材料进场抽样复检工作不规范。其表现主要为:原材料进场抽样复检缺乏计划性。部分材料没有进行进场抽样复检工作。抽样复检频次未达到规范要求。抽样复检委托项目(参数) 未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抽样复检只注重代表批量满足要求,未严格按照进场批次进行。监理对抽样复检工作控制不严,平行试验工作未规范要求。抽样复检委托试验没有写明拟使用部位。抽样复检试验报告滞后。其容易控,部分质量差的原材料流入现场,造成原材料的质量失,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同时原材料的使用缺少可追溯性。
1.2原因分析。施工、监理等单位质量意识不高,对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够。施工、监理等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原材料进场质量管理制度,缺少可操性强的原材料进程控制措施。施工、监理等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对现行质量检验标准有关进场原材料抽样复检的要求掌握不够。施工、监理等单位对原材料进场质量的过程管理不严格,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有关问题。
1.3防治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参建人员对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学习并掌握检验标准对各类原材料的抽样复检要求。工单位编写原材料质量管理专项方案,明确原材料质量管理责任人,制定管理措施,统计建设项目各类原材料计划用料及抽样复检计划,形成原材料计划用量统计表、抽样复检计划表等文件。监理单位审批施工有关原材料质量管理专项方案,审核原材料计划用量统计表和抽样复检计划表等文件,设专人负责原材料质量管理工作,并制定原材料质量控制专项监理细则,制定平行试验计划表。施工、监理单位建立原材料进场抽样复检管理台账,加强过程控制。参建各方加强原材料进场抽样复检工作的过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2原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管理
2.1存在问题。原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不规范。其主要表现为:施工单位试验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取样,样品不具有代表性。监理单位没有见证取样过程,没有按规定对样品进行严格管理。施工单位自行送检,监理单位没有实施见证送检工作。试验检测机构接样、验样环节不严格,随意接样。由于取样和见证取样、送检工作不规范,造成样品失去代表性,试验结果不能反映实际使用材料的质量,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2.2原因分析。缺少现行的见证取样送检行业管理制度,各地方执行标准不-致,有些地区按照建设部和地方标准进行,有些地区不做规定。施工单位取样和监理单位见证人员对有关取样送检工作的标准、规定掌握不够。施工、监理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的管理制度,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的流程不明确,过程管理不严格,缺少有效的监督。
2.3防治措施。施工、监理单位编写见证取样送检专项方案,明确取样员、见证员,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措施和要求。建立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管理台账,加强过程检查,留存取样过程和样品影像资料。试验检测单位加强收样过程管理,手续不全、样品保存不符合要求和未有监理人员见证送检的样品不得收样。建立见证取样工作行业管理规定,明确见证取样工作的各方职责、管理流程和要求。
3原材料存放管理
3.1存在问题。原材料存放不规范。其主要表现为:原材料存放场地未进行硬化,造成雨季材料直接被雨水浸泡等。原材料现场存放不规范,存在各种原材混存、标识不清晰等现象。没有进行有效苫盖,防雨、防晒措施不足。原材加工半成品堆放不规范,存在与原材料混存、缺少标识牌等现象。钢筋加工场地没有硬化,没有设置加工棚,文明施工差。由于存放和防护不到位造成原材料遭受污染、变质甚至损坏,如投入使用将影响工程质量。由于原材料现场存放管理不善造成原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错用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原材料现场管理混乱造成文明施工整体水平差,影响项目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原因分析。没有建立原材料进场和加工管理制度,缺少总体的要求和过程管理。施工、监理单位文明施工意识不强,对钢筋、水泥等原材现场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施工现场总体布局不合理,没有集中规划原材料的存放和加工场地,监理单位没有对现场总体布局进行相关的要求和检查验收。
3.3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增加原材料进场、加工以及过程管理的专项制度和要求,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总体布局,明确原材料存放场地硬化、材料防护、存放、加工棚搭设等方面的实施计划。监理单位加强对原材料进场后的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标准并督促落实,加强施工过程对原材料存放等方面的检查。推行原材料进场管理标准化建设,对场地硬化、存放、标识、防护以及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等提出标准化要求。
4隐蔽工程验收程序管理
4.1存在问题。隐蔽验收程序执行不严。其主要表现为:施工单位没有进行自检工作就直接向监理报验,或者自检工作流于形式,甚至未进行自检而编造自检数据。分包队伍直接向监理报验,总包单位没有把关。隐蔽内容未履行有关验收程序就进入下步施工,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控制隐蔽验收环节。监理隐蔽验收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进行必要的平行检测。隐蔽验收报验资料滞后于现场实际进度。施工单位没有严格开展自检工作,编造数据,造成工程资料与工程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由于没有严格执行隐蔽验收程序,监理没有在隐蔽工程实施前进行检查或者检查不严格,造成质量控制环节缺失,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4.2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严格自检制度,隐蔽验收项目部内部控制流程不严格。施工单位自检用表为企业内部控制表格,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各项目部执行力度不-一致。监理单位受自身管理意识、能力和管理力度以及项目总体工期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没有要求施工单位严格履行隐蔽验收制度,对违反隐蔽验收规定的行为缺乏控制手段。
4.3防治措施。建设项目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奖罚制度,针对不严格履行隐蔽验收的行为制定处罚标准,应进行必要的罚款,追究有关人员的管理责任,将违规行为与施工、监理单位的信用评价挂钩。施工单位完善隐蔽工程自检和报验管理制度,建立内部工作流程和要求,提高隐蔽工程报验的自觉性,认真开展自检工作,自检记录完善,数据真实。监理单位制定严格的监理控制措施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管理。建设单位应给予监理单位在隐蔽验收环节大力支持,发现违规行为坚决纠正,杜绝隐蔽工程未经验收合格就进入下步施工的行为。
5隐蔽验收内业管理
5.1存在问题。隐蔽验收记录填写不规范。其主要表现为:没有使用规定的隐蔽工程验收通用记录表格,表格缺少控制编号。对隐蔽验收部位和隐蔽项目的描述不准确、清晰,没有记录编号,工程隐蔽资料的可追溯性差。隐蔽工程内容填写过于简单,没有描述清楚钢筋的规格、数量,没有附简图。检查和验收意见填写随意,结论为电脑打印,结论表述不规范,相关责任人签字笔体不-致,有代签现象。
5.2原因分析。对隐蔽验收记录表如何填写缺少统一规定。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不够,对工程资料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够。监理单位对隐蔽验收记录的审核不严格。
5.3防治措施。制定隐蔽验收记录填写统-标准,明确相关要求。组织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在开工前学习隐蔽验收记录填写规定,掌握隐蔽记录填写的要求。加强教育,提高质检员和分项技术负责人对隐蔽资料填写重要性的认识,项目部加强内部管理,技术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对相关资料的过程检查。监理人员要提高责任心,在签署隐蔽验收意见时认真核对相关内容,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修改,重新报验。
参考文献:
[1]港口水运工程施工探讨[J]. 高建山,刘荣涛,李锋. 中国科技信息. 2014(10)
[2]关于水运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J]. 贾华杰,郭克伦. 民营科技. 2018(04)
[3]试论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J]. 夏正东,孔繁龙. 交通科技. 2012(06)
论文作者:刘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原材料论文; 工作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见证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水运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