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子铭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子铭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生活质量,甚至对整个人类生存的重要影响,因此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日益重视。因此,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同样必须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本文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现状概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给自然环境构成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四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工业、农业的大力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突出,因此国家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投资。然而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难免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故各建设单位必须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积极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现状概述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十分丰富,可开发的蕴含量居世界首位。然而由于受到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的影响,实际的降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因此需要在全国各地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来进行调节并充分利用水能转换成电能,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提高了我国的水电技术水平,不少水电开放、利用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也迎刃而解。然而,当前我国水电发展仍存在不足,其原因是在开发利用水电的过程中,环保、地震、移民等问题日益制约着我国水利水电的发展。因此,必须全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措施,解决问题,造福人类。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给自然环境构成的影响

1、水利水电建设对气候构成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使局部下垫面发生改变,影响局部小气候,主要表现在降水和气温气象因子方面:降水方面,修建水库导致局部蒸发量增多,降水量会增加;而受水库低温效应影响水库及其附近降水量会明显低于相对外围,特别是迎风高地势地带;另外,受季节不同水库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间关系的变化影响,南方地区水库附近冬季降水量会明显高于夏季;气温方面,在下垫面转化成水库时,原本的空气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通常会引起年平均气温的升高。

2、水利水电建设对水文和水体构成的影响。水文方面,水利水电工程中建设的水库不仅具有汛期存蓄洪水的作用,而且会对非汛期基流进行截流,这将导致水库下游河道水位下降,其周围地下水和下游湖泊得不到有效的供给,入海口河口淤积或海水倒灌,下游河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当水库发电时,会造成下游水位变化幅度大,使航运、灌溉等经济活动受限;水体方面,修建水库会使大量水体缓速流淌并长时间滞留,这虽有利于水体中悬浮物沉降和呼吸沉淀,降低其浊度、色度和硬度,但水体内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水体自净能力都受到严重限制,富养化问题导致藻类疯狂生长,水体内生物腐败会加重温室效应问题,当水体沉降物中含有有毒物质时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移除很可能造成水体次生污染;而且水库中水温和水质的变化,对航运和工程后期的水体都会构成严重影响。

3、水利水电建设对地质和土壤构成的影响。地质方面,一方面大型水库蓄水可能导致地壳应力加大,断层润滑性增强、岩层孔隙的水压力变大,使区域发生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加大;一方面随着水库水位的上升,其周围土体的抗剪强度缩减,加大了滑坡塌方的可能;除此之外,水库中水源如果受到污染,发生渗透将会导致周围水体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土壤方面,当土壤被水体浸没,不仅土壤生物量和种类减少,而且土壤的肥力也会明显下降;当土壤周围水位上升,土壤内地下水位也会随之抬升,原本地表转化成沼泽的概率提升,土壤孕育植被的能力下降;当水库补给上升至地表,在蒸发作用下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地表植物的生长能力受影响。

4、水利水电建设对鱼类等生物构成的影响。被水库淹没或永久性工程建筑物会对陆生动植物和水生藻类构成直接的破坏,而受水库对气候水位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周围陆生动植物的种类、结构等也会受到间接影响,而水生生物在水体富氧化的过程中会迅速生长,直至供氧不足而大量死亡;而在此过程中鱼类也受到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洄游鱼类,水库的建设不仅对鱼类的生存、繁殖、产量构成影响,而且加大鱼类气泡病的发病概率。

三、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对社会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下面将简述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1、修建水库前期由于上游水位会大幅度提升,会导致水利工程上游的居住人口以及文物古迹还有矿藏被淹没,另外对于上游企业要进行大规模拆迁,电力通信及交通运输都要进行大范围的改建,这类费用占总投资的33%以上。

2、水利工程的修建对于河道上下通行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河道船只通航以及鱼类迥游等问题,需要修建大型的船闸,这将会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费用显著增加。

3、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还可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因为人类的生活用水大多取源于外界的水资源,而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必然会使得水资源的水质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而且不少细菌可以从水资源中滋生,人们用水的话必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4、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不仅会对上游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对于下流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由于水利工程将上游的泥沙沉淀,下游的水质将非常清澈,这将增加了水流对于下游泥沙的冲刷能力,使得下游的建筑物及桥梁失去平衡而造成严重的影响。水利工程下游聚集了较多的农业区域,会产生大量废水,而水利工程拦截了大量的水在上游,使得下流废水无法稀释,对水质影响非常大。水利工程的设计都是根据以往的洪水标准来进行规划的,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对未来的洪水量进行预计,这些资料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如果设计的水利工程标准过低,当大洪水来临时,水利工程一旦崩溃对下游将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

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的根本,但经济的发展也很重要,所以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进行一定的控制,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1、虽然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还是要进行合理的开发。人们在进行水电工程的开发时要细致严谨的判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是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2、在有文化保护区的水域附近是不允许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的,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必然会使得文化保护区域受到影响,如果进行搬迁是无法恢复以往的状态的。另外国家要严格重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要积极进行补救措施。

3、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占用良田和居民区,如果占用不仅会减少我国的耕地资源而且也存在着搬迁和赔款的问题,这会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无法正常进行。对于人口较多或者耕地较多的区域应该放弃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建设成本同时也可以保证国家规定的耕地面积。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虽然能够极大的提高国民经济,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辛玮琰.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其哲学思考[J].天津大学,2012,06,01.

[2]贾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2011,06,06.

[3]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2(02).

[4]任小朝.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0).

论文作者:王子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子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