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脑室外引流术中的应用论文_周垚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贵州都匀 558000

【摘 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脑室外引流术(E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EVD治疗的患者104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2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治愈率92.31%,高于常规组的82.69%;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0.38% vs. 73.08%,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EVD的治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脑室外引流术(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EVD)是神经外科应用最广泛的手术之一,经历了多种材料、技术、手术方式及手术适应症的变化,发展至今,已成为多种颅内压增高疾病(如各种急性脑积水、脑室出血、颅脑术后颅内压增高等)的急救方法[1]。EVD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迅速较低颅内高压,保护神经功能。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在协助手术顺利完成、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以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2]。本研究支旨在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EVD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EVD治疗的患者104例,术前均为颅骨完整,且无其他颅脑手术史。将本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2例,其中,常规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51.75±12.09)岁;术前意识程度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10例,9~11分29例,≥12分13例;手术穿刺部位:右侧脑室额角32例,双侧侧脑室额角16例,左侧脑室额角4例。干预组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52.25±11.94)岁;术前GCS评分:≤8分12例,9~11分28例,≥12分12例;手术穿刺部位:右侧脑室额角33例,双侧侧脑室额角14例,左侧脑室额角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床位安排、注意事项交代等,同时严格监测患者的病情,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予以积极处理。

1.2.2 干预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术前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完善各项检查,减少手术风险;向患者讲解EVD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患者采取头高足低位,以降低颅内压,针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增加颅内瘀血;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如备皮、备血、禁饮食等。(2)术中配合: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必要时予以心电监护;根据手术操作程序准备和递送各种器械物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降颅压、镇静等药物处理。(3)术后护理: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病室保持空气新鲜,定时消毒,限制探视;每日更换无菌治疗巾及引流袋,更换前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b. 引流装置的位置、高度:引流管高度一般高于脑室水平10~15cm,不可太高,以免造成逆性感染;针对意识不清、情绪波动的患者应有护理人员在旁跟随照顾,以免引流管拔除,可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以确保引流管的通畅,放置扭曲折叠;c. 引流速度:术后早期可适当抬高引流袋,控制每日引流量150-300mL,最多不高于500mL;d. 穿刺部位护理:每日更换伤口敷料,预防感染,若发现敷料有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换药处理;换药使注意引流管的固定线是否完好,防止引流管脱出;e. 拔管后护理:持续引流1w左右,患者颅内压逐渐降低,应撤去引流管;拔管后切口如有脑脊液漏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缝合,以免发生感染。(4)心理护理:患者因脑部病症,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的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疏导,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不同症状患者的痊愈率,评价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其中≥9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60~74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计算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其中计量、计量资料表示为( ±s)和率(n/%)的形式,分别进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症状患者的治愈率比较

干预组治愈率92.31%,高于常规组的82.69%,但两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不同症状患者的治愈率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0.3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0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3 讨论

EVD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的手段,操作简单且能迅速缓解颅内高压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脑积水、脑室出血及其他颅内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在神经外科急症如急性脑积水、脑室出血、脑内出血破入脑室等引起的颅内高压危象的患者抢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3-4]。但是,EVD仍是一种有创疗法,若处理不当,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颅内感染、急性肺水肿等,甚至诱发颅内再出血,导致患者在短期内死亡[5]。此外,患者因自身病症的影响、对手术知识的缺乏以及对预后转归的担心,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接受EVD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从术前、术中、术后及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干预,大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治愈率92.31%,高于常规组的82.69%;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见,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EVD的治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姜莱,赵东刚,韩晶,等. 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因素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4):396-398.

[2]王欣萍.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脑室外引流术中的应用评价[J]. 大家健康旬刊,2014,8(14):253-254.

[3]李晶,张玉秋,贾玉荣. 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44-345.

[4]陈孝英,黎冰,张云峰,等. 脑室引流量标尺的研制与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4,13(7):83-84.

[5]王炜,崔明,陈节,等. 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J]. 安徽医药,2013,17(4):613-615.

论文作者:周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脑室外引流术中的应用论文_周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