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就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状况来讲,因为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异常繁琐且牵涉面非常广的工作,所以在现今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工作依旧相当脆弱,并且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问题仍十分严峻,想要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有效提高,需要对管理者、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分析,以此来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因素;对策
近年来,“楼歪歪”、“楼脆脆”等建筑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暴露出我国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上的薄弱环节,还显现出了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上的缺位。建筑施工公司在长时间发展中,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致使其作业质量、工作进度、安全监管得不到保障及造价得不到节制。以上种种都造成了工程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到了工程质量。针对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行。
1当前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层对于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管理者固守传统陈旧的管理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建筑企业往往会倾向于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大幅度减少对工程管理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这种投入不足将对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专业人员的科学分配等方面造成严重限制。我国已经出台了诸多关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规范的法律法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些法案的落实情况令人堪忧,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正是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国家监督部门监管力度不足
最近一段时期,国内多级建筑监管部门都深化了对建筑业的查验力度。并制定了一些技术性的建筑管理规范及政策来宏观治理建筑业的不良现象。然而,建筑工程管理规范未深入到项目工地,当建筑工程监管规范在下发到各项目后,未在工程管理中推行下去,而是转变为搪塞上级查看的规范化秘笈;
1.3管理制度的缺位
建筑工程单位往往急功近利,希望付出最小成本以获取最大利润。为了节省人员的开支,企业倾向于大幅度地削减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导致项目相关的管理人员严重缺失,时常出现身兼数职、分身乏术的现象。其次,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制度发展起步较晚,且发展较为缓慢。目前,我国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但相较发达国家,该方面的法律建设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亟待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措施
2.1落实制度的建设
应落实好如下制度建设工作:一是在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整理其管理思路,从而建立一套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二是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布设要合理,即从工程的客观实际出发来优化管理人员的分配,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建筑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用人与监督制度,以规范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行为;四是建筑监管部门应积极协助施工企业开展管理工作,以保证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五是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标准,这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施工监理工作,需要依靠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监督人员,他们要对监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基本职责具有充分的了解,并充分认识到监理工作的必要性,懂得如何通过科学的监理制度全面监督施工的全部过程。
2.2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
管理观念指导着工程管理,是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今建筑业起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管理观念,这就展现着我国建筑业的管理观念依然被外表东西主导着,对实际功效及内涵缺失。因而,亟待革新建筑管理观念。新思维、新想法要适时的引进,来变革旧有管理体制。另外,管理人员可充分借助现代化技术来搭建工程管理系统,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数据实时汇报,质量参数同步更新,监测进度变化、统计结果自动上传。通过这种移动协作平台,可以省去众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也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并避免了不必要的人为错误,从而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与西方国家对比,我国管理体系还须要从头到底的改进。新型管理体系的设立还亟待广泛参照国外的管理理念及模式。并对当今国情进行结合,对多方面资料及思路加以理顺,对我国发展特色的工程监管思路进行创设,为我国建筑作业的发展提供后盾。
2.3加强管理职员自身的水平
建筑作业者技术水准的强弱直接对项目的质量有效用,深化对施工者的监督与培训具备超乎寻常的效用。然而建筑施工者数量过亿,且年龄、技术水准鱼龙混杂,相差显著,可定为改善其素养的执行带来了困难。为每个层级的施工者符合自身设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及目标是必须得。
2.4重视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
首先,做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工作,以保证所购材料的质量、规格和数量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其次,深入现场了解工程的施工情况,并如实记录下与管理有关的事项,用以指导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二是关于成本管理,首先,制定一份详细的成本控制计划,并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目标考虑其中;其次,从降低人工成本的角度来优化施工人员的分配;第三,做好材料的管理和分配工作,并注意防盗、防潮和防雨等。第二,各级建筑监管部门涉及自身监督责任积极推进,对实时监控建筑公司的安全生产,对安全管理有据可依进行保证。一旦排查出有关的安全隐患,则要尽快回馈,与施工项目人员取得联系,商讨方案,把隐患引致的进度滞后以及成本风险下降到最低。
结束语:在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各种相关的管理体制和制度,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以及相应的奖励机制来提升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责任心。通过作者对影响建筑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究,增进有关人员对工程管理的认知,一言以蔽之,可以预见未来的建筑管理工作必定会更加完备及成熟。
参考文献
[1]孙立堂.浅谈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4(27):102-102.
[2]巫建标,林策.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3):308-308.
[3]李启宇.浅谈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5(16):133-133.
[4]王文革.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外建筑,2013(5):128-129.
论文作者:陈超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我国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