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百姓民生获得感研究路径论文

福建老百姓民生获得感研究路径

□欧阳芳 欧阳雨锃

内容摘要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加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获得感”已成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评价标准。福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非常注重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们获得感持续增强,但经济新常态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影响了民生获得感,本文反思了民生获得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增强民生获得感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民生获得感;实现途径;共享发展

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至此,“获得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的话题,不同的专家学者从各个层面各个维度研究获得感的内涵和现实意义。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新矛盾”的提出不仅阐释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还揭示了人民群众从注重物质文化需求转向更多的社会发展需求,而“获得感”强调的是一种客观上实实在在的“得到”,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评价标准,对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省高度注重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由于获得感涵盖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因此选择老百姓最关心,最体现现实利益的民生获得感进行研究。“民生获得感是民众的基本生存以及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得以实现与保障,从而形成的主观感知”[2]。民生获得感可分成养老、住房与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的生存获得感和教育、就业、医疗等服务构成的发展保障获得感两个大类,是民众生存和发展的公共需求的体现,因此构建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提升民生获得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 、福建省民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经济建设速度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从1979年的74.11亿增长到2017年的32298.28亿元,年增长8.1%。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976元,年增长7.1%。其中民生相关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4.3%,养老服务工程、食品安全工程、扶贫工程进程加快推进[3]。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趋于均衡,总量供给有效增加。

(二)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22.31万人,比上年增加54.45万人,企业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省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93万人,比上年减少0.25万人;全省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82万人,减少1.76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9.08万人,减少7.05万人;城乡特困人员7.14万人[3]。精准扶贫叠加医疗保险方案,全年全省脱贫20万人,“造福工程”搬迁11.2万人。实施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新建养老服务机构(含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8个,完善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站307个,新建农村幸福院624个[3]

(三)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实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加快提升健康扶贫、妇幼健康保障、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4万个,其中医院604个,卫生院881个,村卫生室18,683个。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8.37万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6万人[3]

将各时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与社会经济相关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SPSS软件,对这些因子进行降维分析,构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各地类面积变化与社会经济指标的相关性[3]。

很多朋友对排卵期出血并不陌生,也有一些病人跑来门诊就说:“医生,我排卵期出血,要吃什么药?”其实,排卵期出血应该是一种排除性疾病,就是说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月经间期出血的疾病之后才能判断下来。

(四)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均衡。实施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78%。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7.26%[3]

(五)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完成植树造林133.9万亩,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市县污水处理率达9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5%。九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2%,福州、厦门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分别列第5位、第4位[4]

Gain(性别)=I(S1,S2,S3,S4)-E(性别)=1·972048-1·921978=0·05007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不合理,供给总量不足。由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某些民生领域项目重视不够,计划性不强、经费不足、督查不到位,导致公共服务设施领域规划总体上滞后于实际需求。有的规划缺乏精准度,与总体规划衔接不够;有的项目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落实较难、进程较慢;有的规划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存在教育、卫生、养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布局空白现象。伴随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个性化需求日趋彰显,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发展的不充分问题凸显。现阶段人们面临的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多变高,可社会供给的产品在数量、质量、服务方面却没有跟上。供给总量的不足导致需求得不到满足,直接影响了民众的获得感。

1.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学。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办学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的优质资源通过合作合资、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参与教育事业,促进社会力量不断扩大办学渠道,实现与公办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积极探索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针对省内现有民办学校按照自愿原则,划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类型重新登记,尝试“通过市场化改革试点,逐步实行市场调节价”试点,做大做强民办学校。

三 、福建省民生获得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二)统筹规划,深化共享发展理念。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利益协调、分配机制,把握好整个省份民生发展、改善问题。加强精细化管理,补充完善不同层级基本服务设施功能,跟踪评估各地市规划实施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开展各项民生项目建设。加快构筑以区域性民生建设项目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服务体系,推进区域内各项优质资源多样化共享。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在财政上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社会事业民生问题的政策倾斜,做好对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畅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工资待遇,使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减小城乡差距,让民生“普惠”,实现利益共享,保障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获得感全覆盖。

表 1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1978~2017年 )单位 :元

注: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年鉴。

表 2设区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7年 )单位 :元

注: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年鉴。

(二)政策和制度的不完善。由于地理区位、历史发展、政策倾斜等因素,福建省在政策实施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还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民众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和就业等方面享受的政策和保障有很大差异。优质资源高度集中,各个民生项目出现设施超载使用,其他落后地区设施乏人问津的情况,未达到使用预期。资源分配不均是获得感缺失的主要原因,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群体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导致群体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强势群体进行优势的代际转移,弱势群体边缘化,造成社会阶层固化,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容易导致社会问题,不利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4]

当前,深化经济改革中遇到一些负面问题,如经济社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增大、利益分配机制不公平、就业压力大、食品安全隐患多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获得感,党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建设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

通过社区脑卒中服务窗口建设,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提高社区卒中高危人群对卒中高危因素的知晓率和干预率。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数据库数据显示,上海市住院卒中患者中高血压的知晓率为94.03%,糖尿病知晓率为90.15%,心房颤动知晓率为83.18%,血脂异常知晓率较低为14.26%。相比于全市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卒中住院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知晓率较高。

(三)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热情,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政府要积极编制社会力量参与民生社会事业投资的指导文件,明确社会力量参与路径。对社会办学、办医、办养老机构的投资清单、申报程序、优惠待遇、后续服务等具体内容进行全面清晰的指导。

四 、福建老百姓增强民生获得感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健全的制度是提升人民获得感的保障。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地方法规,完善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增强执法力度,维护公平公正,保障一个地方内部的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政府所提供的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要加强对事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政策文件落实的监督评估,执行不到位的,进行督促落实;对不能顺应实际工作需求的,及时进行修订调整;对政策引导效果不佳的,抓紧制定出台一批新政策。进一步细化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优化结构,扩大社会保障服务范围,提升供给服务水平和质量,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服务,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体育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需要,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

(一)非均衡发展导致贫富悬殊。虽然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据统计,1978~2017年40年的时间,福建城乡收入差距还是比较明显(见表1),而且各个市区之间的城乡收入也存在较大差异(见表2),排名前三位的是厦门、泉州、福州,其中人均收入最多的厦门与最少的南平之间有1.5倍左右的差距,这些收入差距引起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不断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展严重滞后,农民负担加重,社会满意度不高,收入差距引起消费水平差距而导致城乡主体获得感之间存在差异。

(四)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民生事业建设缓慢的一个原因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单纯地依靠地方财政建设已经跟不上民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与日俱增的需求,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福建在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中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成效不明显。政府对于社会力量参与还缺少精准的规划引导、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有效的生产要素保障以及规范的监督管理。社会力量办校、办医、养老项目用地成本高、获得难、变数大、难长久,人才招聘困难、队伍不稳定等,有的社会力量投资者感到“进入难、发展难、退出更难”。

草甘膦自1985年在中国登记使用,目前登记状态有1347种药。这种灭生性除草剂种类并不多,有草甘膦、百草枯、草铵膦,各有优缺点。近日,江西公布有三批次茶叶被检测出草甘膦检出值超标。为什么国内市场草甘膦也不能很快被更安全的草铵膦替代?答案就在草甘膦与草铵膦的成本对比之中。从成本上看,一吨草甘膦的价格大约在2万元,而一吨草铵膦的价格大约在15万元。两者之间的价格鸿沟就是横亘在茶农眼前的天堑。

车外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微粒物等。外部污染物的侵入主要是通过空调外循环进入车内,其次是通过开关车门及开窗进入。汽车空调外循环通风口一般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下侧,随着车辆往前行驶,发动机仓内泄露泄露的机油、汽油蒸汽及发动机高温使周围塑料、橡胶等材料释放的有毒物质、汽车行驶时路面的灰尘、其他汽车尾气等都可能经空调通风口进入车内。

2.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一是积极引导社会办医向“专精优”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有实力企业、国内外(含境外)优质医疗资源、慈善组织、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优先投资创办规模适中、专科特色明显、区域集团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老年专科、产科、儿科、护理、康复等各类医疗机构以及独立设置的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类别医疗机构,实现与公立医院的优势互补。同时,要做好规划、用地、审批服务等方面的保障。二是探索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护理站。借鉴上海市做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护理站,财政通过购买服务、补贴支付方式予以扶持。鼓励护理站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提供各种便捷化、智慧化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3.鼓励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养老事业发展。一是着力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参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标准,引进社会力量对居家养老服务站进行合理的改造提升,逐步完善其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基本服务需求。根据人口分布和产品供应情况,适当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建设数量,并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向网络化、智慧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更多老人提供更全面、更优化服务。二是鼓励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创办集养老与康复或医疗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营利性养老机构,在规划立项、土地供应、许可审批、医保办理、税费征收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支持民办养老机构与部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合作兴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养老与医疗相互转换间减少环节、优化监管;鼓励支持民营医院利用闲置床位从事养老服务,并享受政府有关补助政策。

(四)依托“互联网+”加快民生领域信息融合。依托全国唯一试点建设的无线政务专网——数字福建福建无线政务专网以及移动应用开发支撑平台,将各部门(地区)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全面并入并加快建设省级“一网通办”信息化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全省统一共享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确保办事服务全覆盖。尽快建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等民生事业服务平台,让老百姓实现指尖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参考文献 】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content_5234876.htm2017-10-27/2018-2-3

[2]文宏,刘志鹏.人民获得感的时序比较[J].社会科学,2018,3:3~20

[3]2017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福建省统计局.http://tjj.fujian.gov.cn/xxgk/tjgb/201802/t20180226_1487394.htm

[4]关于福建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EB/OL].时政-东南网.http://fjnews.fjsen.com/2018-02/06/content_20696682_all.htm#content_1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8年度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福建实现老百姓获得感的路径研究”(编号:2018R0034)成果。

作者简介 】

欧阳芳(1976~),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营销管理

欧阳雨锃(1999~),男,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方向:数据统计

标签:;  ;  ;  ;  ;  

福建老百姓民生获得感研究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