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王蓓蓓论文_王蓓蓓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血液透析中心 476100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到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不同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观察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将风险管理应用其中,不仅能降低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风险发生率,还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透析;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作为临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常见手段,经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受护理方式的不当,患者血液透析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护理风险,而这些风险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血液透析中还需加强风险管理湖应用。为进一步提升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安全性,有效避免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医院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到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对他们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到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6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3.2±3.16)岁。将入选86例患者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临床疾病症状、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在护理管理方式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的饮食习惯、用药情况、日常生活、动静脉内瘘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指导和护理[1]。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这一护理管理方式的开展,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挖掘风险种类,并针对风险的存在制定科学的管理对策,加强对护理风险种类和护理干预措施的学习,以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和护理质量。血液透析中,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内容为:①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制定相对应的预防处理方法[2]。②完善相关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人员操作流程,如消毒管理制度、排班制度、签字规范等,制度的制定均有护士长监督执行。③分析监控血液透析各个环节中的风险,提高护理人员早血液透析中的无菌操作和规范操作意识,加强护理巡视,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制定各种风险因素的有效防范措施,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能及时、针对性的处理[3]。④密切观察患者的基础生命指标,尤其是体重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患者主诉及时了解症状;⑤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培训,以减少技术因素所致风险概率的发生;⑥做好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内容,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情况,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抽搐、出汗、头晕等症状要仔细询问、密切观察;⑦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注重细节护理,保证患者血液透析全过程的正确规范,避免杂乱无序情况和风险的发生。

1.3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一所示,在风险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出现3例风险事件,风险发生率为6.97%;对照组出现13例风险事件,风险发生率为30.23%,两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为81.39%(35/43),观察组为97.65(42/4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的存在因素分析,血液透析作为临床减轻肾脏负担和肾脏代谢不足的有效弥补替代疗法,它的风险因素和患者自身与医疗措施的应用都有关系。从患者自身因素分析,它是指患者发病中受自身身体素质较差的影响,患者血液透析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医疗事故;从医疗因素分析,它指的是患者血液透析中,血液通过机器对机体代谢进行过滤,重新注入新液体时,容易出现机体反应[4]。虽患者血液透析风险因素较多,但不论哪种原因,风险管理的科学开展都是避免患者血液透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中,护理人员从风险发生的原因展开分析,结合患者的生理特征,努力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风险处理能力、操作技能,规范护理程序,加强关键环节和流程之间的细节护理,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这对护理风险事件的降低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风险管理的实施,在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基层上,还减少着医疗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加优质、安全、有序的血液透析治疗环境和服务,有效促进着医院护理满意度的提升[5]。在本次对86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研究中,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43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不仅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还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风险管理应用到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这对患者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的降低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以及病症治疗的安全性均有着显著意义,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孙雪梅,江明浩,郭义娟等.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05(10):75-76.

[2]骆敏.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37(05):788-789.

[3]林秀梅.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7(14):263-264.

[4]刘明利.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19-121.

[5]牛莉.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0(49):117-118.

论文作者:王蓓蓓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王蓓蓓论文_王蓓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