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活泼的创业咖啡厅_创业论文

生动活泼的创业咖啡厅_创业论文

热闹的创业咖啡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咖啡馆论文,热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到创业咖啡馆里坐坐,对很多创业者来说正成为一种生活常态。这些咖啡馆的价值,并不在于咖啡馆本身,更是一种圈子生活和圈子文化。

北京,中关村,有微软、百度、新浪、创新工厂、腾讯、英特尔等行业大佬。毫无疑问,这是一方创业的热土。这里,创造了很多奇迹,也是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向往的地方。

目前在陆续开业的创业咖啡馆,比如车库咖啡、3W咖啡,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创业者眼中的“天堂”。他们蜂拥而至,都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每天一杯饮料的办公成本

惠普诞生于加州街头的一间车库,乔布斯的“苹果”也诞生于车库,盖茨曾在车库设计了微软的雏形,谷歌也是在租来的一间车库里创办的……“车库咖啡”的创意由此而生。

车库咖啡馆不是很显眼,找它需要花费点时间,它藏匿在海淀图书城步行街一个宾馆的二楼,要穿过宾馆的大堂,从宾馆里面窄小昏暗的楼梯上去。楼梯两侧的墙上,是一些很有个性的框架广告,有宣传公司的,也有招聘人才的。

进入咖啡馆,推开厚重的门,里面豁然开朗,除了右侧有一些隔断的私密区域外,大部分是大面积的开放空间,大大小小的几十张桌子随意摆放,最里面是一个小型讲台,配有投影仪等设施。

与普通咖啡店不同的是,“车库”里没有依偎在一起的情侣和闲坐发呆的人。视线所及,身着朴素的创业者们面对笔记本甚是专注,偶尔听到几位年轻人在低语交谈。

记者进去时,被网友称为“看门老头”的咖啡馆创始人苏菂正在忙着把一女孩推荐给一个创业团队,还没起身,就被工作人员叫走,新来了一拨客人点名找他。

就在这个稍显简陋、没有什么装饰的地方,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已有20多个创业团队常年聚集于此,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车库咖啡作为根据地,每天都在这里办公。据了解,已经有13个团队在这里拿到200万美元的投资,目前常驻团队有7个,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创业者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合伙人,招募到员工,运气好还可以寻找到合适的投资。因为常有投资人坐镇咖啡馆,他们行事低调,或许在某个角落里,就坐着一位投资界牛人。

在车库的办公成本,就是一杯饮料的费用,每天消费15元,就可以享用桌椅、水电、无线互联网、投影仪、音箱、话筒等办公设备,还有各类沙龙交流活动。

在车库大厅的陈列区,摆着一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颁发的“创新型孵化器”的牌匾,在车库咖啡能直接注册公司,这是我国政府颁发的第2张国家创新型孵化器牌照,而首张牌照获得者则是大名鼎鼎的创新工场。

85后的创意基地

在咖啡馆里最大的一张桌子上,围坐6个人,正在投入地工作,他们是游盟中国创业团队,整个团队都很年轻,基本都是85后、90后,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个26岁的女孩。

据车库的工作人员徐田海介绍,这个常驻团队主要是做游戏设计和海外推广业务,团队运作得非常成功,和很多创业团队渴求资金支持不同,他们已经完全自给自足,而且每月都有不菲的收入,有投资人曾经想投他们的项目,但被拒绝了。

他们每天和在办公楼里上班的人一样,来车库上班,这个长形的桌子成了他们专属的办公区。

做招聘工具的周伯通项目团队,也是这里的常驻团队,团队的创始人王开宇告诉记者,4个人中,除了有一个是他的同学外,其他两个合作伙伴都是在车库里找到的。他们做的这个招聘工具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苏菂的引荐下,有不少投资人对他们的项目很感兴趣,虽然目前还没拿到投资,但产品越来越完善,王开宇认为拿到投资是早晚的事。他说:“在这里办公,不仅仅成本低,更重要的是,能找到需要的人,而且创业氛围很好,大家互相帮助,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的。”

张伟是某网络公司的在职开发人员,他在车库找到了3个合伙人,组成一个团队,一起开发一个医患互评的工具。他们晚上各自在家开发,需要碰头讨论时,就定个时间来到车库。张伟说,他每天都会来车库转一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聊天,感受这里的氛围,激励自己前行。

在车库,创业者之间也开始形成互助的圈子。在这里,有一个人小有名气,他是墨迹天气的创始人赵东,他于今年五月也入驻车库,并且发起了车库开源技术小组,为这里的创业者提供开源技术咨询,所有的咨询免费,也帮助一些项目组解决技术难题。苏菂认为,赵东的开源小组未来可能发展为技术的培训项目。

从周一到周五,车库还会请来基金、银行、法律、技术等创业所需的各领域专业人士,专职坐班,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

苏菂坦言,其实,他不是很愿意大肆宣传有多少企业在车库的帮助下拿到投资,而是更愿意谈创业者之间如何互相帮助,如何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创业者可以在车库抱团取暖,但拿到投资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不能期待天上掉馅饼。

对苏菂来说,作为一个创业咖啡馆老板的职责,便是为创业者整合资源,提供更低的创业门槛,把环境变好,让创业者的试错空间更大。

“中国目前创业环境是需要改变的,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创业群体水平更高,创业成本更低。”苏菂说。

几乎一天一场创投洽谈

从车库咖啡出来,步行10分钟左右,便来到了3W咖啡馆,它落座在中关村彩和坊路立方庭大厦一层南侧,对面就是微软。

3W显得很另类,落地门窗上用各种颜色涂鸦着谷歌、新浪、网易等互联网巨头们的搞怪LOGO,透露着张扬和不羁。

3W的出名在于背后强大的股东团队,腾讯联合创始人、德迅投资董事长曾李青、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等等,而且他们都不是挂名股东,每个人都真枪实弹地出资了。

记者造访3W时,正巧碰上每周四例行的“投资人下午茶”。在一些桌子上,还有建行、律师等字样的桌签,这是为来这里的创业者提供的银行贷款咨询或者法律服务。

每逢周四,便是3W创始人之一马德龙最忙活的时候,他不停地穿梭于桌与桌之间,握手、交谈、换名片,介绍客人互相认识……

马德龙要做的事情,就是对众多的创业者们带来的各类项目进行筛选,把不靠谱的先剔除掉,最后选出四到五个项目,安排时间与相关的投资人面对面交流。

据3W另外一个创始人鲍春华介绍,过去半年,共有超过150名创业者在3W咖啡馆与20多家投资机构进行过面对面接洽,其中,有两个人分别拿到了200万美元的风投,此外还有十几个项目也已深入到了跟进阶段。

投资的项目同样是咖啡馆的方向

记者在3W遇到了一位名叫代国伟的90后。当天早晨,正是他带着他们团队第一次来北京寻求投资。他们做的是专门为全国在校大学生服务的B2C模式的网上商城——校乐买,想寻求200万元的投资。他是通过一个创业QQ群,了解到3W每周会有投资人来找项目,便直奔而来。

祥峰投资控股集团助理投资总监傅娟是3W的常客,她经常从国贸赶到3W,来这里寻找合适的项目,她关注的是TMT(互联网科技、媒体、通信)行业偏后期的项目。她告诉记者,现在公司虽然也在慢慢关注中前期的项目,但这里不少项目都偏早期,有一些还仅仅停留在IDEA的阶段,有的连团队还没有,产品还没成形。这些都不是他们公司的投资对象。但她在这里也遇到过一个不错的项目,目前还处在慢慢跟进的过程中。

傅娟说,她很喜欢3W搭建的这样一个对接平台。尽管还没有真正拿到合适的项目,但她表示会经常过来看看。另外,马德龙也会不时地为她推荐一些项目。

代国伟的校乐买虽然是互联网项目,但因为还没运营,处于起步阶段,傅娟只能表示遗憾,她建议代国伟找天使投资。当天,有两位天使投资人在场,也是最受欢迎的,一拨接一拨地聊。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一些创业者担心,在公开场合谈项目,可能会泄露创业团队的商业秘密。

3W经常举办成长沙龙、小型见面会、下午茶等活动,他们打造的新产品“3W公开课”也已经开课,邀请的主讲嘉宾都是行业重量级人物,而且鲍春华他们还要求必须讲实用的“干货”,而不是什么沙龙都适用的“大路货”。

马德龙也表示,3W未来不是通过对接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赚钱,投资一些好的项目可能是发展的方向。

标签:;  ;  ;  ;  

生动活泼的创业咖啡厅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