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中国的实证分析及策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实证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中国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发动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地区化的出现,高等教育与区域通过良性互动,谋求共同发展已成为必然。
一、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发动机
(一)理论基础
1.区域竞争力理论: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八大要素中,科技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的44项指标中有22项、科技竞争力的26项指标中有19项与教育相关,尤其是与高等教育有关。根据IMD《世界竞争力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国民素质排名与国际竞争力排名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0.902,居诸相关系数之首,国内经济实力位居第二,为0.791,教育结构位居第三,为0.783。(注: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42-345))
2001年中国各省市每十万人口大学在校生人数与人均GDP、每十万人口大学在校生人数与每十万人口中大专以上人口、2000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与高校科技成果转让当年实际收入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0.946及0.917,均在0.01显著水平上呈高度相关。因此,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2.新增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新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一位美国学者利用Angus Maddison(1987)提供的数据,采用丹尼森、麦迪逊(Angus Maddison)等美国学者的方法(教育要素投入所带来的那部分国民产值的增长速度占国民产值总增长速度的比例)对西方6国1913年至1984年间教育及高等教育对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的贡献做出估算,1973-1984年,美国、法国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52%和14.61%,比1950-1973年上升9.12个百分点。(注:崔玉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新增长理论揭示,知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内生变量,知识的积累取决于经济当事人用于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因此,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3.非均衡增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
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这些增长极地区对其他地区具有支配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的加快,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揭示:(1)产业结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2)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3)区域劳动力质量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区域联合与融合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壁垒,促进分工协作;有助于扩大要素流动范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等教育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
4.后发优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
后发优势理论指经济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有效利用资源、创新、机遇、政策等优势,获取更佳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趋同化,甚至超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有:资源型、联动型、机遇型、创新型、干预型等4种类型。营造和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是将创新作为后发优势的灵魂。(注:李清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88-96).)高等教育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科技成果转让能将潜在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经济赶超提供智力支撑。
(二)国际视角:大学是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二战以后,随着大学与工业关系的日益密切,许多具有雄厚实力的研究型大学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开办高技术公司,并吸引许多高技术产业集聚在一起,逐步形成以大学为依托的科技园区,成为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发动机,甚至成为落后地区实现经济追赶的关键,较为典型的有硅谷、日本筑波科技城、犹他州—盐湖城地区等。
犹他州位于美国中西部,35%的土地系沙漠和干旱地带,原是美国比较落后的州。1986年,犹他州政府制定了“卓越计划”,依靠犹他大学和杨柏翰大学,重点扶持软件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医疗器械三大高科技产业,使犹他州的经济结构从传统的军工、采矿和旅游业转型为现在的以高科技经济为主的新型发展模式,成为美国的第二硅谷,吸引美国许多大公司的总部往那里迁移。自1991年以来,犹他州的经济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到1997年底,犹他州已拥有各类高科技公司2600家,仅盐湖城地区南北160公里的狭长地带就有各类高科技公司2120家。犹他州的经验表明,一个落后的地区依靠科技、依靠富有创造性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就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先进的地区。犹他州政府拨出巨款,支持具备研究能力的大学用于开发研究,犹他大学每年的科研经费约为1亿美元,人均研究费用超过哈佛大学,在全美排名第一。(注:吴晓郁.海外科技园区成功案例.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2003.)
(三)国内市场需求
1.区域经济发展、后发型地区实现赶超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智力支撑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整体水平偏低,地区差异显著,经济落后地区人口素质低下,陷入了“贫困陷阱”。2000年,全国25-64岁劳动力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仅为4.66%,而1998年,OECD国家平均为24%,日本、美国、加拿大则超过30%。分地区看,差异十分显著,北京、上海、天津已超过12%,四川、安徽、云南、贵州和西藏不足3.2%,每30-50个从业人员中仅有1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最低的西藏仅为最高的北京的1/11。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后发型地区实现赶超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智力支撑。
2.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十分旺盛,支付能力不断增强
知识经济社会中,人民接受高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希望通过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获得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发展机会。
——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1998年的调查,上海居民家庭希望子女接受大专教育的为13.8%,本科教育的为47.6%,研究生教育的为28.4%;在居民消费排序中把教育消费排在第一、第二位的高达68.8%。
——据200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各项储蓄目的中,按选择人数多少,教育储蓄列为储蓄动机的第1位,高达19.8%,高于第2位养老6.2个百分点,是第5位购买耐用消费品的2倍。
3.教育公平的实现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发展加大发展速度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虽已经跨入大众化发展初级阶段,但与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发达国家80%的水平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高等教育发展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从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看,全国各地一本、二本分数线划定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分数线明显高于东部地区,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极不平衡,如2001年北京一本文科录取线为454分,理科为488分,而广西分别为672分、603分,差距达200分。而2001年湖南文理专科线分别为485、492分,换言之,在湖南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如果在北京则能被重点大学录取。
二、中国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的实证分析
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与劳动力结构、文化教育基础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加之较长时期内“向东倾斜,梯度推进”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推行,各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呈现出典型非均衡发展特点。
(一)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与学科水平的区域分布
1.高等教育规模水平
相对偏差是衡量区域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相对偏差=(在校生比重-人口比重)/人口比重*100%,相对偏差为+20%,区域高等教育规模与人口规模持平;>20%,区域高等教育发达;>100%,区域高等教育极发达,<-20%,区域高等发展不足。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本科、专科在校生总数为758万人。东部地区高校在校生为363万,分别中西部地区的1.6和2.26倍,东西部差距依然显著。东部地区高校在校生占全国比重与人口比重的相对偏差为23.14%,高等教育十分发达;中部地区为-6.02%,高等教育规模程度与人口规模相持平;西部地区为-24.66%,高等教育发展十分不足。
从地区分布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极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相对偏差在177%-399%之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增长极;
——发达地区。辽宁、江苏、吉林、黑龙江、湖北、陕西6省,相对偏差在29%-56%之间;
——相对持平地区。河北、福建、浙江、山东、山西、江西、湖南、重庆、新疆9省,相对偏差在-20%-9%之间;
——发展不足地区。广东、海南、安徽、河南、内蒙、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13个地区,相对偏差在-57%至-23%之间。
2.高等教育学科发展
国家级重点学科数是高校科研水平、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重点学科分布来看,区域分布极不平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不含军事院校)共有重点学科(二级学科)908个,其中东部地区有637个,占70.15%,中部地区有163个,占17.95%,西部地区有108个,仅占11.89%,东部地区重点学科数分别是中西部地区4倍和6倍。
全国31个省市重点学科分布的差异系数为186%,北京、上海、江苏、湖北、陕西、广东6省重点学科数合计609个,占全国67%,每省都超过4%,其中北京最高,有294个,占1/3强;西部12省中,4个省份(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国家重点学科数为零,5个省份(甘肃、云南、内蒙、广西、新疆)重点学科数均低于10,占全国比例都不足1%。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的区域分布
以各省2001年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人均GDP、每十万人口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高校从事研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数在全国排名为依据,将31个省市的高等教育规模、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高校科技人力划分为发达(前10位)、中等发达(第11位—第21位)、欠发达(后10位)3个层次,分别用高、中、低表示,通过指标位次比较判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如表1所示。
2001年,中国31个省市高等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17个、不协调的14个;高等教育规模与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的25个,不协调的6个;高校科技人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有16个,不协调的15个。综合来看,具体可分为4类。
——协调发展型。3对关系均协调发展的地区有12个;其中4项指标位次均在前10位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辽宁、黑龙江6个省市,为发达协调型;均在11-21之间的有山西、湖南、重庆3个省市,属中等发达协调型;均在21位以后的有广西、贵州、西藏3个西部省份,为欠发达协调型,即恶性循环型;
——较协调型。2对关系协调发展的地区有7个,包括河北、内蒙、安徽、云南、甘肃、浙江、河南;
河南、浙江2省高教规模均落后于经济发展;河北的高教规模超前于人力资源开发;浙江、安徽、云南、甘肃3省高校科技人力均超前于经济发展;内蒙的高校科技人力落后于经济发展;
——较不协调型。只有1对关系协调发展的地区有8个,其中吉林、山东、江西、陕西、湖北、广东、宁夏、新疆7个省只有高教育规模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而江西只有高校科技与区域经济属于欠发达协调型。
表1 2001年各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布
注:(1)每十万人口高校在校生人数包括成人、普通高校的本专科与研究生。
(2)灰色阴影部分为协调发展,非阴影部分不协调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规划司“教育事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年鉴》2002、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数据整理。
吉林、江西、陕西、湖北、宁夏、新疆的高等教育规模超前于经济发展,而山东、广东则落后于经济发展;吉林、陕西、湖北、宁夏高校科技人力超前与经济发展,山东、广东、新疆则落后于经济发展;江西高等教育规模落后与人力资源开发。
——极不协调型:3对关系均不协调的地区有4个,其中福建、海南、青海3省高等教育规模滞后于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高校科技人力滞后于区域经济;四川恰好相反。
(三)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潜力
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潜力取决于该地区经济支撑能力、高校自身办学条件水平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撑能力。
1.经济支撑能力
普通高校生均经费指数(生均经常费与人均GDP的比值)和生均经费支出水平可以基本反映一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支撑能力。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经费指数全国平均为1.6,生均经费支出水平为12390元,人均GDP7543元,根据这3项指标,可将我国31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经济支撑能力分为5类。
——高经济支撑能力、高生均经费支出水平地区:上海、天津、北京、浙江、广东5个东部地区。生均经费指数小于1.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0%,生均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位列全国前5名。
——较高经济支撑能力、较高生均经费支出水平地区:江苏、福建、辽宁、山东、黑龙江、吉林、湖北、海南8省。生均经费指数在1.6以下,生均经费支出在1万元以上,人均GDP排列全国前15名,除海南外,均在7500元以上。
——中等经济支撑能力、较低生均经费支出水平地区:新疆、内蒙、河北、青海、河南、山西、湖南7个地区。生均经费指数在1.6以下,生均经费支出水平为全国70%下(湖南例外),除山西外,人均GDP排名在20位之前。
——低经济支撑能力、较高生均经费支出水平地区:四川、广西、宁夏、陕西、云南、重庆、甘肃、西藏8个西部地区。生均经费指数在1.9以上,生均经费为全国平均水平80%以上地区,人均GDP排名在全国20位以后。
——低经济支撑能力、低生均支出水平地区:江西、安徽、贵州3省。人均GDP排名25位以后,生均教育经费为全国平均水平70%以下地区,由于人均GDP与生均经费都非常低,所以生均教育指数较高,但经济支撑能力并不强。
2.办学条件水平
根据黄牌、红牌在校生覆盖率(注: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校办学条件标准》根据生师比、专任教师中高职称所占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五项指标,综合、师范、民族院校,工科、农、林、医学院校,语文、财经、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五类院校分本专科层次制定出了相应的基本指标合格要求与限制招生(黄牌)基本办学条件要求,凡有一项指标低于限制要求的学校即被确定为限制招生学校(“黄”牌),其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毕业生数;凡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低于限制要求,即被确定为暂停招生学校(“红”牌),当年不得安排招生;凡连续三年被确定为“黄”牌学校,第三年即暂停招生;教学仪器设备与图书的总值和生均两项指标只要有一项高于限制要求数据,即不考察此项指标。),可将各地区普通高校办学条件基本分为4类。
——办学条件严重短缺的地区:黄牌、红牌在校生覆盖率在45%以上,大大高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包括西藏、新疆、贵州、四川、青海5个地区,均为西部地区。
——办学条件相当紧张的地区:黄牌、红牌在校生覆盖率明显高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在25%-44%之间。主要包括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安徽、河北、广西福建、河南9个地区;
——办学条件较为紧张的地区:黄牌、红牌在校生覆盖率稍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在20%-25%之间,主要包括黑龙江、上海、广东、浙江、北京、江苏6个地区。
——办学条件较为宽松的地区:黄牌、红牌在校生覆盖率低于20%,主要包括山东、江西、吉林、天津等11个地区。
3.高中阶段教育的支持能力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可以基本反映一个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的供给能力。根据数据测算,2001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41.3%,根据这一指标,31个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供给能力可基本分为4类:
——高中阶段教育供给能力强的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50%,包括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辽宁6个地区,上海、北京、天津还超过了8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均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
——高中阶段教育供给能力较强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43%-50%区间,主要包括山东、陕西、山西、宁夏、福建、内蒙6个地区。
——高中阶段教育供给能力较弱的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35%-41%之间,主要包括重庆、湖南、河北、吉林等13个地区。
——高中阶段教育供给能力弱的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低于35%,主要包括青海、云南、广西、海南、贵州、西藏5个西部地区,西藏最低,只有13.6%。
4.结论
参照各地区高等教育办学条件、规模发展速度、经济支撑能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水平等指标,可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能力大致分为3类,如表2所示:
表2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潜力表
高发展潜力地区:需求旺盛,经济支撑能力相当强,办学条件相对宽松,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水平较高。
浙江23 41.254.8766.6
山东7 91.035.7847.5
江苏21 60.925.0756.1
天津17 30.823.3182.6
上海24 10.621.21106.7
北京21 21.118.0592.9
广东24 51.212.7437
辽宁15 80.912.5852.3
福建29 71.011.6244.2
中等发展潜力地区:普通高校办学条件水平、经济支撑能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水平几项指标发展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居多,但略有不平衡。
陕西 42
27
2.0
17.68
47.1
山西 40
21
1.6
21.34
45.8
安徽 37
25
1.8
22.01
35.4
河北 33
11
1.1
33.53
38.9
湖北 18
13
1.5
11.73
36.9
吉林 12
14
1.4
8.6138.5
湖南 16
17
1.8
11.46
39.5
河南 29
18
1.5
14.02
38.3
黑龙江
24
10
1.4
22.75
36.2
宁夏 18
22
2.0
22.37
44.6
海南 17
15
1.6
32.64
25.9
重庆 18
20
2.1
22.19
41
江西 12
26
1.5
31.28
36.9
低发展潜力地区:普通高校办学条件非常紧张,经济支撑能力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均较为薄弱。
甘肃
44
30
2.4
34.17
18
贵州
53
31
1.3
32.26
23.7
四川
48
24
1.9
18.33
36.2
青海
46
19
1.1
13.86
34.5
新疆
56
12
0.9
24.48
36
内蒙
40
16
1.1
21.09
43.3
西藏
58
23
2.9
4.3113.6
云南
16
28
2.0
25.31
27.4
广西
30
29
2.0
18.25
26.2
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三、中国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发动机功能,衍生知识型企业,发展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经济,尤其是后发型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研究型大学衍生知识型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环节,这种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创新,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大学教学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难题,可以为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因为:第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和师生是知识型企业的动力源,所以大学与企业之间有着天然的相互依存关系,长期的合作可以实现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互补;第二,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向知识型企业转移的过程是人和成果共同介入企业的过程,便于利用大学智力,解决技术转移中的载体问题;第三,这种知识型企业背靠大学,立足市场,可以将大学的科技、智力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我国的清华、北大等71所研究型大学应承担起经济创新、技术创新的重任,有责任像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哺育硅谷、犹他大学一样带动犹他州经济腾飞一样。衍生一批知识型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追求一流的科学研究成果,真正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动力源,支持企业发展。
——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孵化器的功能,从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直接参与者向促进者和支持者的转变。一方面,在高校科技企业发展条件成熟时,及时撤出,将它放到社会中去,再腾出力量来孵化下一个企业。另一方面,直接以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参股,而不是以直接管理的形式孵化知识型产业。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首先,重视学生科研工作,通过校企合作科研、合作教学,让学生熟悉创业环境,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促使他们将最新的知识转变为创新产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开展创业指导工作,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二)分类指导,制定与区域经济社会相协调、符合区域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规模发展政策。
未来10年,中国高等教育将面临学龄人口高峰、升学率提高及资源短缺的多重压力,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研究组预测,到2005年、2010年,18-22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由目前1亿增长到1.2亿左右,如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目前的15%分别上升到20%、23%,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将要相应达到2200万、2600万,分别比2002年净增400万、800万。(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7,114))面对压力,只有从实际出发,制定与自身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才能有效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保障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较强发展潜力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可持续扩容
上海、北京等9个较强发展能力地区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拓宽投资渠道,增强高校资源配置,扩大高等教育辐射范围,促进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其增长速度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浙江、山东、江苏、天津4省2001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招生已高速增长,但办学条件较为宽松,山东红牌黄牌高校在校生覆盖率全国最低,为7%,可以继续保持招生规模,快速发展,并扩大高等教育辐射范围。
上海、北京、广东、辽宁、福建5地区2001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招生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中,广东、辽宁、福建低8个-10个百分点,发展速度应该适当提高。不过,广东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7%,福建省普通高校红牌、黄牌在校生覆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达29%,这些条件亟待改善。
2.中等发展潜力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宜稳定发展,保证办学质量
河北、海南、江西等13个中等发展潜力高等教育规模宜采取稳定发展策略,应注重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河北省虽然经济支撑能力较强,人均GDP排名全国第11位,但办学条件紧张与招生高增长率并存,所以应加强投入;陕西、山西、安徽3个地区,虽然招生增长率在20%左右,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也较好,但红牌黄牌普通高校在校生覆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加之人均GDP在20位以后,应着重于办学条件改善;湖北、湖南、吉林3省,虽然办学条件较为宽松,招生增长率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一般,加之高等教育规模基础相对较大,这些地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宜保持稳定发展,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主要发展目标。
3.较低发展能力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宜适当调控
甘肃、贵州、内蒙、四川等9个地区,普通高校办学条件非常紧张,经济支撑能力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均较为薄弱,除云南、广西外,其余7省红牌黄牌普通高校在校生覆盖率均超过了40%,4个地区生均经费指数超过了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6个地区人均GDP排名基本在20位以后,8个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基本低于37%,这类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应适当调控。
(三)积极发展合作办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的转移,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供给能力。
1.中外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WTO的加入,要求中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各地区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与国外知名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模式、教育内容和办学资金,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
2.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研究生
推动现有研究生培养机构(高校及独立科研院所)与高水平研发机构、大型企业、知名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设计事务所等咨询机构合作培养研究生;在合作机构中选聘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导师,通过其科研项目和实训基地共同培养研究生,构筑教育系统内外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平台。
3.跨区域合作,提高优质本科教育能力
国内名牌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增长极”功能,与其他地区政府、高校、企业异地合作办学,从而带动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独立学院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25个省市举办的独立学院共300多个,现有本科在校生40多万人。独立学院通过全新的、市场的机制配置,实现公办高校品牌与社会资金资源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迅速、有效地扩大,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的进程,为社会力量介入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
(四)制度创新,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发展
1.人才“柔性”流动制度
“柔性”流动是一种“人”与“才”相对分离的流动制度,是一种“落脚不落户,引智不一定引人”的引才方法,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消除人才引入的制度障碍。通过柔性流动,教师科技走出校园积极创业,深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同时,也吸纳一批企业家进来,大胆更新高校教师结构,通过换血,培养一批两栖型人才,能为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的良性互动提供人才保障。
2.弹性学习制度
学分制是弹性学制的核心所在。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弹性学制实施提供后勤保障;第二,在研究型大学深入推行休学创业制度;第三,实行多元化入学制度,扩大非传统年龄学生的比例;第四,建立高校学分互认制度。学分制可以使高等教育制度成为一种可选择的教育制度,可以有效缓解工学矛盾,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创业机会、工作机会。
3.实施赠地政策,推进大学城、科技园的建设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1862年的赠地政策直接导致了一批赠地学院的产生,配合富国强兵政策,加速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进程,使广大农工阶层、有色人种、女性成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使技术推广和为社会服务成了高校第三职能。
大学城和科技园的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一项新举措。政府要树立“政府搭台、高校与企业唱戏”的观念,在金融机构的合作下,实施赠地政策,“筑巢引凤”,吸引高校与企业迁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4.建立科研公共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中央及各地区财政要树立资源共享的理财观念,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配合科技重大项目攻关需要,拨出专款建立公共实验室、信息网络等科研公共平台。公共平台应由专门中介机构管理,向省内外所有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及各种课题组开放,根据成本收取一定的使用费用,并要避免重复投资,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集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资源,推进产学研联合,推动联合攻关,提升区域科技综合实力。
5.理顺校企关系,建立产权激励机制。确认高科技人员是企业的受益主体,采取“放水养鱼”的策略,调动科技人员的创业积极性。
标签:北京的大学论文; 大学招生论文; 大学论文; 创新论文; 毛入学率论文; 经济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