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法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祝秀英1,龚雨萍2,卞慧2,柳文2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法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祝秀英1,龚雨萍2,卞慧2,柳文2

祝秀英1 龚雨萍2 卞慧2 柳文2 (通讯作者)

(1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在读 上海 200136)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00032)

【摘要】通过文献检索回顾近年灌肠方药及灌肠方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提示灌肠法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治愈、好转率,疗效确切,充分体现了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和特色。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152-03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UC),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本病是在基因易感性基础上受到免疫影响的宿主反应与外源性刺激交叉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多因素疾病。其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偶尔涉及回肠末段,称为“倒灌性回肠炎”。典型临床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同时可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及肠外症状,如外周关节炎、口腔复发性溃疡、虹膜炎、皮肤损害等。近年来,我国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约为11. 6/100 000。

由于中西医在认知体系上的差异以及对疾病分类方法的不同,中医历代医籍中没有“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现代医学病名的记载,但中医学家总结出了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的病证,运用中医理论将其归属于“泄泻”、“痢疾”、“肠风”、“便血”、“脏毒”等范畴。如《内经》中所载“肠澼”,《难经》中所载“小肠泄”的论述就极似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本病病位在大肠,发病与脾胃尤为密切,并涉及肝肾。究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虚为本,而湿、热、瘀诸邪相合而为病之标。

目前UC的西医药物治疗主要采取三级用药模式,即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单用或联合应用上述药物。但由于三类药物皆存在着明显的毒副作用,尤其是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可导致钠水潴留、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加重感染、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且停药或减量后病情易复发,而免疫抑制剂可产生严重骨髓抑制及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故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也限制了上述药物的长期应用。由于UC的病因复杂,确切发病机制不明,且治疗棘手,该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1.灌肠法作用

灌肠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患者依从性高,因此,在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保留灌肠日益受到推崇[1]。保留灌肠是指将药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用治疗方法。该方式给药可使药液直接在肠道吸收,提高了病变部位的血药浓度,同时,有药物直接作用于溃疡面,起到局部抗炎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能较快促进炎症吸收和溃疡愈合,特别适用于病位位于直肠、乙状结肠的患者。对近五年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分析,提示灌肠治疗本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具有较高的治愈好转率,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2]。

2.目前灌肠主要方药研究

在临床实践中,各地专家运用中药或中西医药物对溃结(UC)进行灌肠治疗也取得良好成效。

2.1中药方灌肠方面:文献报道运用中药方灌肠的报道甚多,如郭文建[3]以双料喉风散、王桂芳等[4]以山楂饮联合愈疡生新汤、陈雪清等[5]以西黄合剂、莫滚等[6]以加味驻车丸、孙士然等[7]以加味四神汤、武玉俐等[8]以复方白芨灌肠液、李明吾等[9]以用丹参、黄连、黄柏、白头翁、生地榆、白芨、甘草、赤石脂、青黛等中药制成含生药0.15mg/mL的“介入传导液”、巴图等[10]以自拟菊榆合剂灌肠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

2.2中西药联合灌肠方面:文献报道侯冰宗等[11]以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张怡霍[12]以红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紫艾汤、汪春花[13]以鸦胆子及庆大霉素、鱼清善[14]以虎杖粉-强的松-莨菪浸膏片等运用中西药混合灌肠治疗也具有良好疗效。

2.3在西医药灌肠方面:除常用药物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类外,运用思密达、短链脂肪酸(SCFA)、色甘酸盐、硫酸锌、灭滴灵、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局麻药、铋剂、自由基清除剂、钙通道阻滞剂及氯喹、前列腺素等均有灌肠治疗有效的报道[15]。

3.灌肠方法的研究

目前认为病位在直肠者,一般保留灌肠即可;病位在乙状结肠、直肠者,多选直肠镜下灌肠、点滴式直肠给药;病位广泛涉及左半结肠甚至全结肠时,可选气压药液布散法、经结肠途径治疗、大肠水疗配合药物保留灌肠。

3.1气压药液布散法:洪艳燕[16]等报道中药气压灌肠治疗方法。方法是:采用电脑灌肠治疗仪,将灌肠液浓缩并置入特制的容器中进行灌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特点是在不改变中药的剂型时,药液输入结肠后由于气体的输布,可以均匀地弥散在结肠的黏膜表面和病灶部位,提高药效;也可以根据UC患者病理变化、病变部位的不同,采用适当的气压将药液均匀地输布到整个结肠的病灶处。

3.2点滴式保留灌肠:刘梅芳[17]等报道利用点滴式直肠给药。方法是:将配制好的灌肠液挂在输液架上,按输液法用导尿管灌肠。其特点是:导尿管管壁薄、韧性好,不容易损伤直肠黏膜,导管带有侧孔,减少了堵塞几率,也避免了因反复插管而造成的黏膜损伤和水肿;导管内径小,插入时患者不感受痛,且能插入较深(25~30 cm),避免了直接刺激直肠壁感受器,有利于药液与结肠黏膜充分接触;可以自我调节速度,使患者在给药过程中能有趣、放松中进行,不会使患者有痛苦难受感。

3.3改进保留灌肠法:赵飞跃[18]采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即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代替一次性肛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体位,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武占莲等[19]运用一次性导尿管代替肛管灌肠既能顺利完成灌肠任务,又具有对黏膜刺激性小、损伤轻,药物保留时间长优点。杨 琴[20]改用前端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质地柔软,前端圆头且光滑,而且侧孔灌入药液,对直肠粘膜刺激小、损伤小、便于操作等优点。

3.4直肠镜下给药法:佟丽芳等[21]通过直肠镜下给药法证实有效,方法是:运用药物加工研碎成粉状后加入2%利多卡因放在药碗内均匀混合,在直肠镜观察下直接涂于病变部位。特点是直肠镜下直接用药在肠道内保留时间长,适用于病位在乙状结肠、直肠,且病变局限者。

3.5经结肠途径治疗:李积锦[22]采用结肠途径治疗仪给药治疗高位溃疡性结肠炎,其效果比常规保留灌肠好。操作方法是: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按操作将药液由专用探头细管注入结肠。治疗有以下优点:插管深度深(50cm以上),患者不用改变体位,适合行动不便、老年、危重患者;充分利用机体结肠黏膜及肠腺的潜在功能,通过结肠途径在结肠内建立起有效的透析系统,并对灌注液的排流量、速度、温度等参数进行有效的调节,将灌肠液不断地注入和排出,使肠道内细菌产物以及一些食物及微生物抗原被带出体外,减轻了这些物质对肠壁的作用。

3.6大肠水疗配合药物保留灌肠:王广生[23][24]等报道利用大肠水疗法治疗有效。操作方法是:运用美国生产的多特乐“脱毒清”结肠水疗仪器,先进行大肠水疗,排空直肠粪便,进行结肠按摩,插管后行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其优势为:结肠黏膜面积大,对药物的吸收迅速,吸收量大,从而使药物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通过结肠给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治疗过程可达高位结肠,能充分清洁肠道中的有害物质及溃疡表面的黏液、脓血,使药物充分地与肠壁接触、吸收,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

4.讨论

当前,灌肠给药方式多种多样,但缺乏公认的操作规范;灌肠药物有西药、中药汤剂、中西药混合药剂,疗效报道各异,但远未达成共识,远期疗效报道亦少[2]。研究和改革灌肠给药方式,筛选确有疗效并能经得起验证的药物配伍,加强中医中药证治规律的规范研究,是进一步提升灌肠疗法应用水平所面临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周青,陈玉根,张丹.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疗法的新进展及思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948-1950.

[2]付学源,王真权.近5年来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药.2012,32(1):85-90.

[3]郭文建.复合双料喉风散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J].重庆医学,2008,37(19):2236.

[4]王桂芳,杨梅.山楂饮口服联合愈疡生新汤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7,47(35):100-101.

[5]陈雪清,王梅青.西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2例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l8(l0):2519-2520.

[6]莫滚,何焕平.加味驻车丸口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J].中医杂志,2007,48(8):721.

[7]孙士然,陈雪清.加味四神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1例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484.

[8]武玉俐,孙冰,董青.复方白芨灌肠液治疗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社区应用前景[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435-437.

[9]李明吾,朱传娣,冯乃涛,余月飞.介入传导液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95-97.

[10]巴图,刘志芳.自拟菊榆合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5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8(3):39.

[11]侯冰宗,关海军,房思炼.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48例溃疡性结肠炎[J].华西药学杂志,2008,23(4):503.

[12]张怡霍.红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紫艾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1284-1285.

[13]汪春花.鸦胆子乳加庆大霉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2):72.

[14]鱼清善,闵彩琴.虎杖粉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102例[J].山西医药杂志,1996,25(4):309.

[15]王长洪,刘长青,杨卓,张敏.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治疗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0(11):316-317.

[16]洪艳燕.中药气压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5):33.

[17]刘梅芳.中药点滴式保留灌肠的疗效评价(附40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9,31(2):234-235.

[18]赵飞跃.改进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2009,10:69-70.

[19]武占莲,孙婷.改进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方法及结肠镜下的效果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2006.4(2):66.

[20]杨琴.改进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第二十七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

[21]佟丽芳,李欣欣,李丽荣.溃疡性结肠炎镜下用药临床观察[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3):305.

[22]李积锦.结肠治疗仪给药治疗高位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3):271.

[23]王广生,曹玉兰,黄皖生.大肠水疗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49.

[24]杜平,梁仲惠.结肠水疗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339-341.

论文作者:祝秀英1,龚雨萍2,卞慧2,柳文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5

标签:;  ;  ;  ;  ;  ;  ;  ;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法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祝秀英1,龚雨萍2,卞慧2,柳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