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何以难驱暴力风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东地区论文,暴力论文,风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阿以冲突是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举世关注,特别在世纪之交,巴以之间的暴力冲突再掀高潮,而且愈演愈烈,长时间未能平息。追溯、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正确观察、预测中东局势的发展与变化。
一、巴勒斯坦主权之争是阿以冲突的历史渊源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其历史源头要远溯到犹太人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国家和犹太复国主义的产生。公元前1004年,犹太人继迦南人和腓力斯人之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一个国家,称犹大联合王国。公元前923年,联合王国分裂。公元前722年北部的以色列王国被亚述人所灭;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征服了南部的犹太王国,数万名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成了“巴比伦囚徒”。后来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相继统治过这一地区。在希腊人统治期间,犹太人发动马卡比起义并且于公元前142年建立哈斯蒙尼王朝,但是时间不长,公元前63年被罗马人所灭。从此,犹太人在巴基斯坦地区立国的历史结束了。直到1948年,犹太人在当地再也没有建立过国家。在罗马人统治期间,犹太人举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起义,特别是公元132年的起义被残酷镇压之后,幸存的犹太人大部分离开了巴勒斯坦流散到世界各地,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定居的历史。
犹太人离开之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公元637-1071年的阿拉伯人统治,给该地打上了阿拉伯化与伊斯兰化的永恒印记。当地的绝大多数居民变成了说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耶路撒冷成为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在1099-1291年的十字军占领期间,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周围地区的穆斯林一起,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和维护当地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属性付出了巨大牺牲。在奥斯曼帝国(1517-1917年)长达400年的统治期间,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属性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总之,一千多年来,巴勒斯坦一直是阿拉伯人的家园。阿拉伯人是巴勒斯坦地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另一方面,散居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几乎长达二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与当地人的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相互通婚,其语言、习俗乃至肤色已与当地人无多大差别,所不同的是,有些人还保持着对犹太教的信仰。他们除了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地之外,在政治上、经济上与巴勒斯坦已无任何联系。
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宗教诸方面的原因,犹太人在欧洲国家遭到了严重的歧视、排挤和迫害。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犹太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掀起了一股犹太复国的思潮,认为这是拯救犹太人最好的方式和途径。1897年,欧美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会议通过的纲领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之家”,并鼓励、号召犹太人去那里“定居”。犹太复国主义对巴勒斯坦主权的要求与阿拉伯人对当地拥有的主权发生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导致此后的暴力冲突,成为阿以冲突的历史渊源。
二、犹太移民增加和占有土地的扩大成为阿犹冲突的直接原因
1917-1948年,巴勒斯坦处在英国的军事占领和委任统治之下。在此期间,英国执行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发表贝尔福宣言,积极实践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的承诺。在英国和委任统治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犹太移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使巴勒斯坦社会的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1917年,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仅有5万人,占人口总数不到7%;1922年犹太人所占的比例上升到11%,1929年达到16.3%,1939年则高达30%。随着移民的增加,犹太人占有的土地也不断扩大,犹太人购买的土地从1920年的41.8万杜纳姆增加到1939年的84.6万杜纳姆,加上以前占有的土地,到1947年已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
犹太移民的增加和占有土地的扩大严重损害了阿拉伯人的生存权利,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因此引起了他们的恐慌、愤怒和反对,同时成为引发暴力冲突的直接原因。1921年5月,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对英国委任统治当局放宽移民入境的政策不满,袭击了雅法的一个犹太移民招待所,犹太人进行报复,双方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冲突。在冲突中,阿犹双方共死亡95人,受伤219人。1929年,阿犹围绕耶路撒冷城内圣迹“西墙”的归属再起冲突,犹太人死133人,伤339人;阿拉伯人死116人,伤571人。1936-1939年爆发的阿拉伯人起义,反对犹太移民仍是其主要目标之一。阿拉伯人曾袭击犹太移民点930次,犹太人伤亡1200人。在英国军队和犹太武装力量的联合攻击下,阿拉伯人死2850人,数千人受伤。除了上述三次较大规模的冲突之外,一些小规模、小范围的暴力冲突此起彼伏,不计其数。争夺生存空间是阿犹冲突的直接原因,时至今日仍然如此。
三、以色列侵略扩张是阿以冲突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阿犹争端,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分治决议”。决议规定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划给犹太国的领土面积为56%,划给阿拉伯国的面积为43%。这个决议对阿拉伯人极不公正,因此遭到阿方的激烈反对,联合国决议刚一通过,巴勒斯坦的抗议、示威和暴力活动立即遍及各地,处于一种非正式的战争状态。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同时也拉开了阿以战争的帷幕。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和战前,犹太人超出分治决议划定的边界线,占领了大片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领土和耶路撒冷西城区,使其实际控制的面积占到总面积的77%。其余的领土由埃及和约旦占领,阿拉伯人建国的目标未能真正实现。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对这种破坏分治决议、扩张领土的行为没有给予制止和谴责。在1956年爆发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伙同英、法一起侵略埃及,以色列军队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带;第二年,在国际社会和美国的压力下撤出。虽然以色列扩张领土的目标受挫,但它并不甘心。1967年6月,以色列发动了侵略阿拉伯国家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耶路撒冷东城区,即占领了整个巴勒斯坦。同时,它还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此后,为了反击以色列的占领,埃以之间爆发旷日持久的“消耗战”。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收复失地反击以色列的战争,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之后,在美国基辛格博士的“穿梭斡旋”下,阿以达成“脱离军事接触协议”,埃、叙分别收回了部分被占领土。80年代初,埃以经过谈判,埃及收复了西奈半岛。埃以边界成了和平边界。1982年6月,以色列发动侵略黎巴嫩的战争,主要目标是消灭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此后,以色列在黎南部建立了一个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实际上由以军占领。从此黎以边界地区枪声、炮声持续长达18年之久。2000年5月24日,以色列撤离了最后一批军队,双方之间的冲突基本上结束。当前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主要在叙以和巴以之间,尤其巴以冲突最为激烈。
四、以色列坚持扩张政策,拒不撤出全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是阿以冲突持续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阿以冲突,联合国通过了包括242号和338号决议在内的几十项重要决议,要求以色列无条件撤出全部被占领土,但是以色列拒绝执行。1993年签署了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之后,在拉宾——佩雷斯任总理期间,以军撤出了西岸和加沙地带的6座城市,加上此后撤出的地区总共约占20%(其中包括巴以共管地区)。但是以军至今仍占领着戈兰高地和巴勒斯坦人的大部分领土。这为阿以尤其是巴以暴力冲突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为了解放被占领土,恢复民族权利,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巴勒斯坦人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包括武装斗争。从1965年开始到70年代中期,巴勒斯坦游击队从外部对以色列占领区实行“打了就跑”的战略,巴勒斯坦人的武装反抗斗争和以色列的报复性镇压时断时续。据巴勒斯坦方面的统计,1968年每月平均对以色列的袭击活动为52次,1969年每月平均199次,1970年前8个月每月平均279次。此后,这类活动虽有减少,但是并没有停止。1987年,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的统治和民族压迫忍无可忍,爆发了“石块起义”,持续了长达6年之久,并且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前的巴以暴力冲突被认为是1987年起义的继续,主要是由2000年9月沙龙登圣殿山事件引发时,至今已持续了19个月。沙龙推行的强硬政策和对起义的“铁血镇压政策”以及随意侵入巴方控制区的行径,给巴以冲突的持续甚至愈演愈烈注入了动力。
众所周知,巴以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十分悬殊。巴方除了警察按有关规定拥有步枪和手枪之外,别无其他武器,广大群众只有“石块”。以色列方面拥有导弹、战斗机、坦克和机关枪。面对现代化装备的以色列军队,巴勒斯坦人“起义”、“扔石块”,实际上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尤其在和平进程无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暴力冲突是和平进程停滞和倒退的必然结果。巴勒斯坦人起义的主要目的在于唤起阿拉伯国家的同情与支持,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促使以色列政权内部发生变化,以便早日收复被占领土。
另外,自奥斯陆协议签署以来,巴以内部均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反对和平进程的势力和宗教极端分子。他们反对自己一方向对方让步;有些人甚至主张对整个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拥有排他性主权;有人不惜制造暴力恐怖事件,阻止和平进程的向前发展。除此之外,由于以色列掌握着和平进程的主导权,特别是当它不愿意谈判,或不愿意如期撤离被占领土时,以方就会采取一些如在被占领土继续扩建定居点,推倒巴勒斯坦人的房屋或者封闭巴方驻东耶路撒冷办事处等挑衅行为,故意引发暴力事件。这又成其延宕、停滞和平进程的借口。和平进程屡屡受挫,有些巴勒斯坦组织认为,阿拉法特让步太多,收获甚微,武力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想法和作法重新抬头。另外,巴以双方的报复和反报复,以暴制暴的行动使暴力事件恶性循环、不断升级并且久久不能平息。
五、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是阿以冲突持续的外部原因
美国对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的支持由来已久。美国支持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联合国分治决议。以色列建国后,美国把维护以色列的安全作为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以色列侵略阿拉伯国家的行动持默许和支持的态度;在进行军事和经济援助的同时,在联合国给以色列以政治、外交方面的支持,凡联合国为解决中东冲突提出的较为公正的议案,美国不是否决就是投反对票。美以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战略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在冷战时期是出于遏制苏联在中东地区影响扩张的需要;冷战后,又是出于遏制两伊,牵制叙利亚、利比亚、约旦、黎巴嫩、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需要。所以,美以关系在短时期内不会发生转折性的变化。
布什执政以来没有改变美国历届政府在调解何以冲突和巴以冲突中一贯偏袒以色列的立场,继续对联合国决议和巴以之间的暴力行为采取双重标准;对沙龙的强硬政策、残酷镇压巴勒斯坦人“起义”的暴力行为和入侵巴自治区的军事行动采取默认态度。布什对沙龙“软禁”阿拉法特、多次轰炸其总部,杀害巴方高级领导人的错误作法未作任何谴责,相反却指责阿拉法特在反恐方面措施不力。当巴以暴力冲突持续15个月之时,2001年12月15日,美国否决了安理会提出的谴责“任何形式,尤其是针对平民的恐怖活动”的决议案;此前,也曾对向巴勒斯坦派遣观察员和维和人员的议案持反对立场。美国的态度在客观上加剧了巴以之间的流血冲突,为以色列大规模镇压、枪杀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平民开了绿灯。如果美国不改变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中东地区的冲突就不能公正合理解决,那么,暴力活动就很难最终消弥。
综观阿以冲突的历史转迹和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的来说,双方的冲突和暴力是由领土争端而起,那么领土问题就成为解决阿以冲突和平息暴力事件的关键所在。中东和平进程收效甚微,屡屡受挫甚至倒退主要是以色列不愿意撤出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其中包括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及东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由于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在和平进程中立场强硬,不愿作出应有的让步。埃以和黎以由冲突走向和平的经验证明:要全面、公正、合理地解决阿以冲突,必须认真执行联合国通过的有关决议,认真执行“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及巴以之间已达成的协议;以色列撤出全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巴勒斯坦人建立自己的国家,阿犹民族和平共处并且安全地生活在自己的国家。所以,以色列只有结束占领,才能享有安全,阿以之间的暴力风云最终才能驱散。当务之急,巴以应停止一切形式的暴力冲突,重新启动和平进程,为冲突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