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比赛是一把双刃剑._双刃剑论文

这场比赛是一把双刃剑._双刃剑论文

游戏是把双刃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刃剑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他为游戏痴狂

电子游戏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它。合肥市一个年仅13岁的初中生整整八天八夜泡在游戏机房里,既不到学校上课,也不回家,甚至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父母找不到他就报了警,警方在游戏厅找到他时,他双脚已无法站直,双眼布满血丝,视力极度下降,身体严重脱水。医生警告,如果继续下去就有生命危险了。杭州一名中学生迷恋游戏,但是由于囊中羞涩,最后欠下游戏厅老板一千多元。游戏厅老板见无法将钱追回,就强行令他在游戏厅中服务一个月,结果他不服从遭到殴打。事件曝光后,父母到派出所领他时,他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上学了。

在美国,电子游戏已成为一个相当大的社会问题,政府为了避免少年犯罪,绞尽脑汁制订了各种限制性法规,但收效甚微。原因是电子游戏的商业价值巨大。在美国,电游产业一年可赢利50~70亿美元,开发商趋之若鹜。专家指出,电子游戏仍会在21世纪的前期兴风作浪,大肆侵入每一个健康家庭。

在我国,教育部门也明文规定,不准中小学生进“三室两厅”。但仍有不少学生偷偷摸摸去游戏室、网吧玩电子游戏。电子游戏的“魅力”不可小视。

研究人员认为,沉迷于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直接伤害主要有如下几点:

1.会使人变得孤僻和玩世不恭。

2.大多数电子游戏的基本内容就是“破坏”,这会诱导青少年在未来出现暴力倾向。

3.使人产生享乐至上的处世思想,不想以艰苦的劳动成就一件事。即使是学习,如不带点娱乐性,也会加以排斥。

4.使人变得越来越以个人为中心。一些调查发现,嗜好电子游戏的青少年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倾向,他们拒绝跟外部世界接触,也不愿跟父母或朋友交流,只干自己喜欢的事,完全不考虑他人和整体的存在。

电子游戏的“魅力”何在

电子游戏是高科技产品,清晰的画面、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震撼强烈的声音,对青少年的心灵有着特别的吸引力。电脑游戏不断更新,正满足了青少年求变的心理需要。

玩电子游戏相对隐蔽,既可以单个人玩,也可以两个或多个人在一起玩,正适合中学生既渴求独立又无法独立的心理特点,而且中学生在打破与父母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之后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通过和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一起玩游戏,他们自然就会结成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他们在一起玩游戏,一起切磋“技艺”,在这个群体中他们能体验到一种社会归属感。网络游戏还可以让人找到跟人沟通的乐趣以及现实生活中缺乏的成就感和被信任感。

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成功的,并需要通过电子游戏来满足自己的一些现实需求(如与人交往、获得成功等),那么,时间一长,一旦形成对电子游戏的心理依赖,电子游戏就会对他的人格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恶性循环,会导致他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不成功。

专家指出,沉迷游戏的学生往往以性格内向和成绩不突出的居多。对这类青少年,惟一的办法就是帮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成功,让他在成功中体验快乐,发现自己的能力、特长,增强自信,寻求现实生活中的多种情趣,逐步从沉迷电子游戏的阴影中走出来。

什么样的人玩电子游戏容易上瘾?

1.男孩子比女孩子更容易上瘾。

2.小学生比中学生容易上瘾。

3.发达地区的学生比次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容易上瘾。

4.希望得到娱乐的学生容易上瘾。

5.有强烈交往需要的学生容易上瘾。

6.有强烈逃避现实需要的学生容易上瘾。不少同学迷恋游戏是希望通过操纵游戏机忘记现实生活的烦恼,摆脱生活压力。

7.家庭关系不好的学生容易上瘾。他们把感情寄托在游戏上,以忘掉家中的不愉快。

8.班级地位较低的学生容易上瘾。

9.在学校表现不好的学生容易上瘾。游戏中的成功可能会给现实生活中不太成功的同学带来补偿。

电子游戏的好处

不少家长抱怨,电子游戏是个“坏东西”。媒体也报道,因电子游戏诱惑,一些孩子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于是电子游戏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实际上,电子游戏本身是个中性的东西。国外大量的实验和调查表明,经常接触电子游戏的孩子并不必然导致成绩下降或者道德品质不端,二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电子游戏对使用者的影响,大多取决于他怎么用。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本身并不是带毒的,如果我们利用好了,它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作用一: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在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大家的身心投入度是很高的,常常是乐此不疲,尤其是在过关游戏中,每过一关,玩游戏者都能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而最后的优胜者更是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豪感,这正满足了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需要。

作用二:培养团体合作意识。在玩电子游戏过程中,有时需要几个人为一组和另外的小组比赛,为了能取胜,每个小组的成员必须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最大优点,避开每个成员的缺点。为了做到这一点,小组内部需要在民主的气氛下讨论如何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体的优势。这在无形中就培养了成员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团体荣誉感。

作用三:促进思维的发展。有些游戏,尤其是那些互动性比较强、模式多变,带有智力开发性质的游戏,可以促进游戏者思维的发展,比如可以提高思维的流畅性、连贯性、灵敏性。

作用四:提高反应速度。有些电子游戏还可以提高游戏者手指、大脑的反应速度。

可以看出,适当地玩电子游戏是有一定好处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子游戏都有好处,暴力和色情游戏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说一般的游戏只是一把利弊兼具的双刃剑,那么色情、暴力游戏则是一把只能杀人的单刃剑。近些年国内外有关色情、暴力游戏危害的报道屡见不鲜,其中许多受害者是中学生。

专家赠言:爱玩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不要有排斥心理。高科技益智游戏比弹珠球对自己的智力发展更有好处。为了把握好游戏这把双刃剑,达到既开发智力、娱乐身心,又不影响学习的目的,同学们一定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玩游戏的时间。如限定只在周末、星期天玩,或限定每天玩的时间。

(2)选择好的游戏内容。不玩色情、暴力、赌博等内容的游戏。

(3)培养多种兴趣爱好。课余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避免因无聊空虚而去游戏室。

(4)充分认识沉溺于游戏的危害。正确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使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品德、培养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如果你已成瘾

对于一个玩游戏有瘾的学生来说,要想少玩甚至不玩游戏,就必须找一种更为健康的替代品或活动来弥补游戏的空缺。除了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外,你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

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有些同学之所以对游戏情有独钟,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狭小的环境中,心里空落落的,这时便会想起游戏的无穷乐趣。你应该多安排一些户外的体育活动,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到野外去郊游、爬山、放风筝、野炊、篝火晚会等,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心灵,忘掉一切私心杂念。

换一个地方宣泄一下。日本有种心理宣泄室,里面放着许多“不怕揍”的玩偶,甚至在一些企业内部的心理宣泄室里,玩偶长着企业领导或负责人的脸,这样如果哪些员工对自己的上司有意见又无法宣泄的时候就可以走进去冲着他们的玩偶大打一通,还可以对着玩偶倾诉自己心中的郁闷。如果当事人允许还可以对这些做记录,然后交给相应的负责人,负责人在了解这些后就会针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加以改进。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条件,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制作玩偶来当作自己宣泄的对象,比如枕头、沙袋等,但是在宣泄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注意与同学的交往。许多同学之所以钟情于游戏,原因之一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与他人的交流,所以他们就力图从游戏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经常玩游戏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加强与同学、朋友、家人之间的面对面的真情交流。交往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长期与游戏相依为命,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缺少与外界的交互作用,最终会导致各种心理症状的出现。

一个游戏已上瘾的人要与游戏说再见并非易事,有时还要借助于外力,比如让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提醒和监督自己,或者和自己的“战友”合作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如果谁在某一天玩了,那么对方就要剥夺他的一些心爱的东西等等。我想,只要你愿意,你就一定能从沉迷于游戏的泥潭中走出来。

标签:;  

这场比赛是一把双刃剑._双刃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