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电能的使用量也在不断上升,只有能够确变电运行的正常性,才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这就需要加强变电运行的规范管理工作,落实变电运行的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有效的运行,降低变电运行的工作效率,减少变电运行的故障的发生,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变电设备停电的时间,确保国家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 安全管理;故障处理
1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概述
1.1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定义
变电运行,是指在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对于电气设备以及电气系统进行监控、控制、协调操作等过程。
1.2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
变电运行主要任务,是指变电运行人员通过对于变电运行监控、操作等工作,保证电力生产安全运行,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使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处于健康状态。这需要变电运行人员对于变电站中所有的设备进行熟悉的掌控,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还包括了变电运行人员对于变电站设备的维修以及变电系统的维护。
2 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2.1 一般性故障
这类故障主要包括简谐振动、断线、PT 保险熔断、系统接地这四种故障。一旦出现这四种故障,就会引起报警信号亮起。简谐振动指的是两相电压转换为线电压,使三相电压的数值都比线电压的数值高出很多。断线指的是两相电压降低的同时,另一相电压变高。保险丝断裂指的是出现故障后使两相电压降低为零。接地是指三相失衡,其中一方归零,那么其他两相的电压将比相电压高,并且会超出或是接近于线电压。出现以上四种故障后,要第一时间寻找问题的根源,对用电设备进行检修,了解故障的原因,同时对全部系统开展有效检查,包括检查变压器的相关设备是否受到损害等,如果检查设备后,发现一切正常,那就进一步寻找线路是否出现问题,如果是接地故障,可以对线路进行定位检查,如果是保险丝故障,就要对保险丝进行检测,一旦出现线路故障,就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反应信息,以达到有效解决。
2.2 跳闸故障
跳闸故障是变电运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跳闸故障主要包括主变一次侧开关跳闸、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三种情况。当跳闸故障产生的时候,有可能是变压器的内部异常,也有可能是主变套管出现短路,降压变压器的开关跳闸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况,即低压侧开关跳闸和三侧开关跳闸。低压侧开关跳闸可以通过分析输出端低压端子以及输入端设备,根据结果做出判断,主要分为三种,即越级跳闸、开关误动以及母线跳闸。三侧开关跳闸可以通过分析输入端设备,利用该设备进行保护,并根据检验结果做出判断,主要分为两种,即降压变压器的内部问题和低压侧母线问题。检修人员要检查主变压器的套管和引线是否正常,检查保护装置的动作信号,以及对变压器进行全面检查,寻找事故原因并进行有效解决。
3变电运行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3.1 变电运行调度操作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变电运行调度操作技术主要指的倒闸操作,提高倒闸操作水平,要求技术人员需要构建起倒闸操作的整体框架,了解各种不同调度要求的操作方法,同时熟悉技术规范操作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按照操作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熟练掌握一次系统图、二次压板作用等内容。倒闸操作分为一次操作、二次操作两种。为了提高倒闸操作的水平,要求每次倒闸操作都应当按照的倒闸操作的基本原则进行,坚决杜绝带电拉闸、误入带电隔间等行为的出现,在二次操作时,还需要正确投退保护,使保护与一次运行方式相对应,避免一次设备无保护运行或出现保护装置误动、拒动等情况。一次操作主要的操作内容包括停电拉闸操作、主变停电操作、主变充电操作等。不同的操作目的具有不同的操作流程,例如主变停电操作需要遵循“先断开负荷侧开关,后断开电源侧开关”的顺序,主变送电操作的顺序则与之相反。操作票的填写是倒闸操作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保证操作正确性的关键步骤。操作人和监护人接收调度指令后,操作人需要明确操作项目、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在确认无误后在工作票签字并盖章,后交给监护人审核。操作票执行阶段,监护人要对操作人的现场造作行为进行监督,共同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以及实际位置后,才能进行操作,并在完成每项操作或检查后在操作票上标记,以杜绝变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变电运行故障诊断及排除
变电运行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进行故障的诊断及排除。变电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包括线路跳闸故障、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主变三测开关跳闸。发生线路跳闸故障后,技术人员需要对保护动作情况进行检查,根据保护回路示意图(图 1)对故障电路可能出现故障的点进行准确定位。检查的顺序为先进行线路检查,后进行开关位置检查。线路检查如果未发现故障位置,则进行开关位置的检查,并根据不同的开关类型确定不同的检查方案,以电磁结构开关为例,需要对保险接触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倘若线路检查以及开关检查均未发现问题且保护信号已经复位后,可以进行强送电。主变低压侧跳闸的主要原因无外乎母线故障、开关误动、越级跳闸三个原因。当跳闸事故发生后,技术人员首先需要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如果保护装置没有出现误动,那么造成跳闸的原因将与母线故障有关,此时需要进一步判断造成线路故障的具体原因,通常情况下不外乎线路开关脱扣或直流两点接地两个原因。如果保护动作存在异常,并且存在线路故障,但是线路开关并没有跳闸那么依然将事故原因归类到线路故障方面。技术人员需要在分析故障具体位置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在故障排除后重新送电。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主要原因包括变压器内侧故障、低压侧过流保护、越级保护、主变低压侧母线线路故障等。具体的线路故障需要在检查设备或掉牌信号后判断。此外,技术人员那还可以根据故障发生类型判断故障出现的位置。例如,当发生差动保护动作时,故障发生的位置通常为主变压器三侧主 CT 间。在判断变压器事故类型后,还需消除事故隐患,之后变压器才能重新送电投入使用。
4切实加强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管理
4.1 严肃制度的规范管理
任何组织的正常运行,都需要有严肃的规章制度的有效管理,在变电运行的设备管理中,要有明确的制度要求,明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以防止出现变电运行设备的管理漏洞,要健全岗位责任制度,让工作人员对自身岗位的工作流程能够熟知,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尽职尽责,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触到变电运行的相关设备,变电运行的相关设备也不得用于与检测无关的其他用途,这样,才能保证变电运行的正常安全。
4.2 提升变电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变电运行是一门安全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岗位工作,其更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人从事该项工作,但是由于当前专业素质人员欠缺,有些甚至是兼职人员在参与,对电气技术对没有完整的了解,这就严重影响了变电运行的质量。而变电工作的技术能力在整个变电运行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要加强变电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变电运行设备的定期检修,对变电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故障以及故障的排除方法加强定期培训,并结合地区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变电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以减少变电运行出现事故后的处理时间,保障企业和人民生产生活用电的正常需求。
结束语
总的来讲,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在提高电网整体性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个变电管理工作人员都要认识到变电管理运行技术的重要性,加强安全风险防范,提高技术技能水平,重视风险检查排除工作,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翟宁,张静玉.变电运行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探析[J].今日科苑,2015,05:112.
[2]龚敏梅.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电气故障排除探析[J].通讯世界,2015,18:187-188.
[3]孙永新.变电运行的安全隐患和故障排除分析[J].电子测试,2015,23:118+123..
论文作者:刘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操作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线路论文; 变压器论文; 低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