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军[1]2000年在《《我国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商业化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其实质就是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对农业银行进行改革和重塑造,以不断缩小农业银行与现代商业银行在产权模式、管理制度、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差距。本文围绕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商业化改革问题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论述: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管理制度。明确现代商业银行的性质及其管理基本制度,是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商业化改革的前提,它规定着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商业化改革的方向和内容。因此,本文首先以马克思有关银行制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发展、性质及基本制度进行了论述,将其制度概括为:产权清晰,责任有限;权责明确,权力制衡;目标同化,利润分享;管理科学,运作规范。 二、我国专业银行管理体制商业化改革的历程。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商业化改革是整个银行业改革及国有专业银行管理体制商业化改革的一部分,本文第二部分理论上分析了我国专业银行为什么要搞商业化改革,论述了专业银行改革的历程及取得的成就与基本经验。 三、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商业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农业银行在今后的商业化改革中会面临哪些问题与困难,本文在第三部分从外部条件制约、农业银行本身的制度缺陷、内部经营机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特别是对农业银行现行的制度缺陷问题,从资本组织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四、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商业化改革的对策。这一部分主要围绕在农业银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转换经营机制这一商业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包括:按公司制原则构建农业银行产权制度;完善一级法人体制;调整组织机构、健全组织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调整经营策略;重塑农行形象,等等。
董杰[2]2004年在《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文中指出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作用机制,并说明各种金融变量的变化及金融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由此引申出发展中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所应采取的金融发展政策,“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是该理论的核心命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一直占国民经济的较大比重。而有效地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都未能获得应有的效应。现实中的农村金融抑制既是历史的惯性使然,也是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而这种金融发展状况又形成了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障碍。总览现有的对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人们多从制度变革、技术进步、市场及对外贸易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来寻求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方,而从资本形成尤其是从农村金融供给的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不多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借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金融约束和金融深化问题,并提出相关的金融政策建议和实施策略,不仅在理论上可行,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先对经典的金融发展及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其次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阻滞进行深入分析;接着探讨在金融业对外开放背景下,解除农村金融抑制、实行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之路,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的需要;最后围绕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提出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若干实施策略。根据这一思路,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是金融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及二元经济理论述评,相当于文献综述。第二、三章在对国民经济金融化程度和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两者高度正相关的结论,同时对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制度基础、主要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的不利影响作深入研究。第四、五章,分别从我国<WP=5>加入WTO,金融业和农业对外开放的宏观背景下,探讨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宜采取的因应对策,并提出实施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和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等原则构想。第六至九章分别从重构农村合作金融、建设为农服务的农村商业金融、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以及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角度,构建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实施方略。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第一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述评。在经济增长理论综述部分,除了对历史上有影响的经济增长理论和观点有所记述外,重点介绍了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罗默和卢卡斯等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这些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要素构成、实现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等作出了各自富有解释力的说明,而这些对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各种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都内含了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独特作用,这对于农村经济增长中资本需求及金融供给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部分,重点对格利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帕特里克的“供给导向”、“需求跟随”金融发展理论、赫尔曼等人的“金融约束”论、内生金融增长理论以及当前关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作用机制的新理论等进行综述和评论。上述理论从不同方面、各有侧重地解释了金融发展的内涵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它们不仅为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而且其中不少理论工具被直接借鉴用于本篇论文的研究(如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供给导向”和“需求跟随”金融发展论、“金融约束”论等),或者成为本文立论的基础和理论依据(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机制)。在二元经济理论述评部分,重点对刘易斯、乔根森等人的理论进行述评。二元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该理论也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背景。第二章,农村经济金融化测度以及农村经济与金融相关性分析。在区分经济货币化与经济金融化基本概念之后,运用金融深化程度<WP=6>(DEATH)、金融相关率(FIR)、存款货币银行重要性(BANK)等几个指标对我国经济金融化程度进行分析,形成了我国金融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压抑状态的基本判断。联系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进行数量分析,并以农村金融相关率与国民经济金融化水平、以及城镇经济金融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农村经济金融化较为滞后的结论。最后一节以实证的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的结论是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同样存在高度相关性。因此,解除农村金融抑制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并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则成为逻辑的必然。第三章,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阻滞。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在于城乡经济与金融二元性,即政府实施的扶持城市经济与金融发展而忽视农村发展的经济与金融
祝健[3]2007年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作为一个国家社会资本形成与有效配置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是否合理并具有效率,是关系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管理涉农金融资源运行的活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立健全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以确保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和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如存在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等问题,这些凸显出农村金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以农村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如何通过金融体系的重新安排与创新,达到强化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显著增强金融服务“三农”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论文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的合理因素,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界定农村金融体系范畴的内涵及特征基础上,考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演进历程,并审视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现状,指出农村金融供求非均衡的症结主要来自金融供给抑制。进而从内外因两个层面剖析了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根源。由此,提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与原则,阐述“三农”发展金融支持的内在逻辑与现实依据,着重探讨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运行原理及其支农效应,并围绕金融支农效应,论述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路径、竞争性金融市场培育和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等问题,指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支农功能,必须从改革现行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与业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方面进行深化与拓展。
马立珍[4]2010年在《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并没有解决好农业问题,“三农”问题突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金融支撑至关重要。金融支持不力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与长期实行重城轻乡政策导致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我国的金融领域亦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特征:发达的、现代的城市金融和传统的、落后的农村金融同时并存。落后的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信贷需求。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撤出,只剩下农村信用社独力支撑局面;广大的农村几乎享受不到政策性金融服务的恩泽;信贷供求严重失衡,只有少数农户能享受到正规金融部门提供的信贷服务;信贷资源稀缺,农村信贷服务寻租现象普遍。贷款农户除了要支付贷款利息,还要额外支付一笔获得贷款的人情费、好处费。较低收益率的农业,无力承担高成本的信贷服务。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民只能求贷于利率较高的民间金融,间接刺激了农村民间金融的活跃,从而导致在农村金融内部出现正规金融组织与民间金融并存的二元结构,即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双重二元性”特征。金融约束严重地束缚着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业发展。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却远远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出现多次反复,城乡金融的二元性加剧。自1979年开始陆续恢复和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并进行了农村信用社和农业保险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基本上是无果而终,而且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经营亏损,难以为继。农业保险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出现萎缩局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浪潮中,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防控金融风险成为整个金融改革的目标,致使1996年提出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再次被偏离。国有4大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农村信用社独力支撑着农村金融局面,农村金融发展陷入困境。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一些重大的思想误区的突破,建设新农村目标的提出,尤其是日渐显现的农村金融约束问题,使得国家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步伐加快、力度加大。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展开;各地围绕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2006年12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之后,涌现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一批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打破了农村金融市场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的局面,农村金融初现多元化的竞争迹象。但是,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依然存在。从各地反馈出的信息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状态欠佳,存在着许多问题。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难,小额贷款公司因不能吸收存款存在发展的持续性问题,农民参与资金互助社积极性不高。这些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还很稚嫩,无力与农村信用社及大型的商业银行抗争。另外,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除了资金互助社,都是商业性的机构,提供信贷服务的收费较高,低收益的农业难以承受。受利润驱使,这些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非农化意识强烈。农村金融改革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市场化问题,并不是靠市场化推进,就能解决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金融比城市金融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致命弱点。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了农村金融的“高成本”、“高风险”难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面临的发展困境。目前从国外的基本经验看,建立完善的农业政策金融服务和发达的合作金融是发达国家成功解决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的主要作法。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就像“二元”经济结构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一样,金融的二元性也普遍的存在于各个国家的一定时期。经济的“二元”性必将导致金融的“二元”性,资金的逐利性驱使资本从低收益的传统部门流向高收益的现代产业。如果没有国家的必要政策干预和介入,这种金融的“二元”性不会减弱,只能增强,其结果会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强化经济结构的“二元”性。金融支持是发达国家支持本国农业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的天然弱质性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基础产业地位,使各国都对本国的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发达国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了更强的协调发展能力。他们通过对农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及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本国农业的竞争力,成功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展中国家或因财力所限,或因政策不当,没有对农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问题突出。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农业的成功经验,总结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重大教训,对完善我国的金融支农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极为必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三农”问题的突显以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农村金融空前关注,相关的研究著述甚多。国外学者关注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并根据中国的实践素材,丰富他们的金融发展理论。国内学者跟踪金融发展理论的演变动态,即时评说,并与中国农村金融的实际相比较,介绍发达国家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农村金融问题的著述较多。遗憾的是以西方经典理论为指导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改革并不成功,西方一些著名学者为发展中国家开出的良方妙计并不灵验,一些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却难以奏效。如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是国际公认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经验,但不知为什么,中国的合作金融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发展不起来,已经建立的,多是有名无实,难以发挥为农民服务的效力。建立完善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发达国家解决农业问题的成功经验。但是,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效果却难如人意。在梳理了西方经典的金融理论以及广泛涉猎了众多学者的著述后,这些困惑依然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借鉴国外经验需要坚持系统性原理,要为某些政策措施的推行创造系统性的环境条件。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最急需的系统环境就是建立政策金融与合作金融的有机配合关系。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对农村“多予、少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时期。如何“多予”、“反哺”和“支持”?建立完善的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切入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思路是:㈠坚持正确的改革目标及原则。农村金融改革应以建立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金融为重要保障、商业金融为补充、充分发挥民间金融重要作用的多层次、不留服务空白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目标。注重法律手段、鼓励金融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的重要原则。㈡加大政策金融支农力度,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㈢扶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建立多层次的合作金融体系。㈣出台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政策,促使商业金融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应有明确的界限分工,不应让商业金融承担政策金融职能。㈤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充分发挥民间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应坚持分类治理原则。本论文在系统地梳理了农村金融经典理论、广泛涉猎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系统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对策建议。
李永平[5]2006年在《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主体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进入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而“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农村资源被过度转移的结果。为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加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投入是解决措施之一。但在农村金融领域,从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看,农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以来逐渐收缩农村业务,已经成为名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并不面向农户和一般的农村企业,且近年来发放的贷款规模在不断下降;农村信用社存在着历史包袱沉重、产权关系不清、监管体制不顺等问题,虽然自200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但上述问题依然约束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邮政储蓄机构则只储不贷,具体的改革进程屡被推迟。在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农户和农村企业更多地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取资金,但非正规金融也存在利率高、易引发金融风险等问题。要增加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就必须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解释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影响制度变迁的背后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调整非正规金融政策的建议,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资金约束问题,从而达到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的目的。本文以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作为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已有的文献讨论中,国外涉及金融制度变迁的有关文献中,针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研究相对缺乏,而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研究则更少。我国学者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研究中,对制度变迁内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不足,同时缺乏长时期的数据量化以及对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制度的关系和效率的分析。而对农户和农村企业在金融领域内行为的研究多是个案性质的,尚有待总结和归纳。因此有必要运用新的分析框架来解释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本文在“制度一行为”的框架内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将农村金融制度和各经济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农村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的主线。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中央政府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中央政府还通过出台政策、法规的方式对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变产生影响,而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和外部环境等条件又约束着中央政府的行为。在正规金融制度及其他制度安排的约束下,农户、农村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潜在收益追求的行为产生了非正规金融制度。由此决定了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强制性的变迁过程和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诱致性的变迁过程,以及两种
李建英[6]2005年在《中国转轨期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文中指出回顾20年来的农村金融改革,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的分工整合方面,注重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的以机构多样化为主线的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没有实现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优化,无论是以合作制为基础,还是以商业化为基础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存在着没有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来全盘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问题。可以说,忽视了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户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和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协调性的发挥。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农村经济主体发展的金融需求,从而按照或适应这种需求去设计农村金融体系。因此,研究转轨期农村金融体系最紧迫和关键的事,是需要确认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基本单位或者分析细胞,即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农户。本文从农户需求的角度入手,根据调查的结果深入剖析了农户的金融需求,转轨期供给型农村金融体系下农村金融的供求情况以及国内外政府对农村金融均衡的调节,进而提出以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为导向,依据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对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合理定位,从而构建“城乡协调,统筹兼顾,资金回流,扶助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而言,没有一个单一的模式可以遵循。最适合的模式取决于目标客户的需求及其社会经济特征,同时还取决于地理、经济和监管环境。论文通过对中国转轨期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研究发现,集体农业已逐步退出农村经济领域;改制后的农村供销社实际已成为个体经营,可以归到农户中去分析;随着粮食市场的开放,粮食企业的贷款对于整个农村信贷资金的影响已经不显著了;而乡镇企业的内涵、组织形式和融资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普通企业,完全可以归属到中小企业的管理范畴中去。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户家庭替代了生产队而成为农村经济中的基本单位,因此,转轨时期的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农户,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应定位于农户。论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深入考察了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县农户的实际金融需求,与发达地区的农户金融需求对比,首创以收入分层的全新视角研究了农户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最后,论文通过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分析,对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合理定位,创造性地提出了“城乡协调、统筹兼顾、资金回流、扶助三农”农村金融体系运营战略,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是逐步实现金融业的自由化、竞争化,其核心是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化,“城乡协调、统筹兼顾、资金回流、扶助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化的一个手段,通过逐步缩小政策取向金融的比例,将政策取向金融的作用范围降低到最低限度,最终实现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过程。
马宁[7]2010年在《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迁。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制度供求失衡、组织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不清晰和监管制度低效率,等等。这些制度缺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对农村金融制度进行创新。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构想: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全功能的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构建结构合理、边界清晰的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构建全面有效、科学规范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优化农村金融运行环境。
庄岁林[8]2007年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在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甚至出现了绝对值的下降。“三农”问题成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虽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七个“一号”文件支持“三农”的发展,但以前的“一号”文件都只是侧重于某一个方面,“三农”问题也只是从局部在缓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我国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起点。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将开创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新纪元。经验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这符合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预期。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投资需求为现实出发点,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理论出发点,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以及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主要观点与结论如下:(1)新农村建设归根结蒂是解决农村地区的投资与发展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而投资进而增加农村的资产存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投资最重要的两条渠道为政府财政与农村金融,前者主要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后者主要帮助农村微观经营主体(农户和企业)融通资金进而解决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与金融必须形成合力以支持新农村建设。(2)通过对农村金融理论的回顾与比较,认为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市场机制本身是一个良好的机制,竞争是一种发现信息、减少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但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有时会出现失效,因此需要政府对金融市场的间接监管,提供良好的授能环境,建立与维护市场框架和市场秩序,在竞争性市场的边际之外发挥作用。(3)以1978年~200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论是:农村生产总值的增长、农村存款、农村贷款这组序列是协整的,农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农村金融(农村存款、农村贷款)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在进行的8对Granger因果检验、16种关系中,只验证存在以下四种关系,即农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对农村贷款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民收入对农村存款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存款的增长对农村消费增长的速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存款的增长对农村投资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4)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制度历史沿革的分析,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存在如下特征:机构调整表现出反复性: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表现为“二元”性;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以政府制度供给为主导,强制性制度变迁压制着诱致性制度变迁;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不相适应。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评价是:2000年以前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始终没走出“以农兴工”的政策格局;农村金融改革缺乏系统性构想,监管者和金融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协调,供给难以满足需求;非正规金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5)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反思,认为我国长期以来的金融改革主要遵循金融机构观,其局限性在于,它仅仅着眼于既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所谓改革,忽略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农村金融体系到底应承担何种功能等基本问题的回答。如果继续依照金融机构观指导农村金融改革,则改革必然走入死胡同,而运用金融功能观的思路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村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演化趋势,使农村金融体系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6)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面,通过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模式——“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比较研究,以及农信社组织制度模式——“总分行”、“单元行”的比较研究,认为应明确的将股份制作为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选择,并按照总分行制度的组织模式建立全国性的垂直型农村信用社体系,成立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总行—省农村商业银行—县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机制完善要相互协调,信用社改革应该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相配套。(7)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面,通过分析农发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农发行,应该积极调整其职能定位,完善和创新农发行的运行机制,包括:完善粮棉油收购融资:放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开办农村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贷款;实行政策性和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的体制改革;创新同业协议存款模式;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尝试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营运作;进行内部改革;建立财政补偿机制;立法明确农发行的权力与义务,保障其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运营。(8)中国农业银行改革方面,认为农业银行从支农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改革目标和模式的特殊性。通过对农行股改的“分拆”方案与“整体改制、择机上市”方案的深入比较分析,认为后者更符合农行自身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强调农行必须业务下乡,定位县域经济,服务“三农”。(9)邮政储蓄改革方面,认为现阶段人民银行将邮政储蓄资金推向市场,邮政储蓄必须为自己吸收的存款寻找出路,因此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是必然的选择。但对于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定位尚存在争议,目前只能肯定的是邮政储蓄银行应不同于普通的商业银行,筹建邮政储蓄银行必须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原则进行。(10)农业保险改革方面,认为要发挥农业保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政府、保险人和农民必须形成良性互动。在农业保险模式选择上,应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互助保险与商业保险为两翼,并采取政府支持+商业化运作的方式运营。农业保险改革发展的对策:加强相关立法,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条例》;将支持农业保险财政政策形成制度;制定农业保险风险转移分摊政策,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科学地确定保险费率等。(11)基于河南、湖北两省的调查数据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虽然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重,非正规金融借贷发生率普遍高于正规金融,但是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规模存在金额多次重复累计的情况,而且非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资金多投于非生产性用途,而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资金一般投于生产性用途,非正规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仍不及正规金融。在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建议方面,认为应该创建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制度平台,把非正规金融纳入法制的轨道,给非正规金融一个合法的、与正规金融公平竞争的活动平台,从而减少其在躲避管制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也可减少其采取不正当手段破坏社会法制和道德环境所带来的危害。(12)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认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存在差距突出反映为七大矛盾,农村金融创新迫在眉睫。尤其要加快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大力发展在农村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布局:同时要创新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交易工具,完善金融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韩正清[9]2006年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关于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首先回顾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和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然后在借鉴金融资源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农村金融资源的特性,在理论上初步讨论了农村金融资源与农村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关系;接着运用历史分析和计量方法,实证了农村经济增长中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状态及效应,剖析了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成因;进而从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完善农村市场体制、合理开发农村金融资源和营造宏观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减缓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的对策思路。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低下,且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不协调 虽然农村经济货币化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边的正向相关性,但农村正规金融贷款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边的负向相关性,二者之间相互制约作用,说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不协调。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从纵向来看,虽然伴随着农村经济增长有了较大发展,但是通过与整体金融、城市金融的横向比较,我们发现无论是金融资产总量,还是经济货币化、金融化水平以及存贷款比率,农村与全国、农村与城市之间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这说明中国金融存在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农村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说明农村投资的效率是不高的,隐含着农村投资存在无效投资、投资浪费、投资不足等深层次问题。 2、农村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对农村金融资源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产生了制约效应 从农村资源对农村金融系统的制约效应看,当前农村资金资源的量的供给状态和配置结构一方面制约了农村资金资源量的进一步累积,另一方面制约了农村金融工具资源的开发和创新,还强化了农村制度性金融资源现存框架,不利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从农村资金资源对农村经济系统的制约效应看,农村资金配置非农业化和非农村化一方面弱化了农业基础地位,不利于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另一方面阻滞了农村经济增长,同时也固化了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还拖累了农村居民增收。 3、农村金融制度资源对农村金融资源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产生了制约效应 农村金融制度资源的开发配置状态为农村资金资源流失提供了金融制度平台,制约了农村资金资源量的累积,降低了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农村现存金融制度资源不利于其自身的进一步开发和创新,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高成本。在目前农村金融制度框架下,中国农业银行创新农村金融商品的压力和动力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缺乏创新农村金融商品的机制和动力源,而农村信用社实上已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垄断者,存在
秦学仿[10]2008年在《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有一套合理、高效、健康运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整体上已经不能适应“三农”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本文首先界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范畴,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然后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我国正规金融(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保险、金融期货产品)、非正规金融(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其它)以及农村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其次分别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两方面展开多层次分析,为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最后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建议,从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战略性重构;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整体功能;规范发展民间金融使其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健全农村主体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逐步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进入金融领域;优化农村金融体制运行环境: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等八个方面提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的资金需要形成网状覆盖。
参考文献:
[1]. 《我国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商业化改革问题研究》[D]. 王献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2]. 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D]. 董杰.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3].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 祝健.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4]. 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马立珍. 中国人民大学. 2010
[5].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主体行为研究[D]. 李永平. 山东大学. 2006
[6]. 中国转轨期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D]. 李建英. 西安交通大学. 2005
[7].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 马宁. 吉林大学. 2010
[8].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 庄岁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07
[9]. 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D]. 韩正清. 西南大学. 2006
[10].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 秦学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标签:金融论文; 金融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农业银行论文; 新农村建设政策论文; 农村信用社改革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银行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金融体系论文; 三农论文; 商业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