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论文_朱旭霞1,余丁宗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论文_朱旭霞1,余丁宗2

1.杭州泰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9;2.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分析,首先要了解城镇化背景给城乡固话转型带来的挑战,然后掌握城乡规划的转型要求,例如改变城乡规划的思考方式、合理调整城乡内部结构、做好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发展。最后详细阐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方法,其主要内容有:促进并协调城乡之间的差异化,实现多种环境的冲击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将统筹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分类推进村庄的规划。注重阶段变化,合理设施规划,实施以人为本,坚持低碳环保。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思考

引言

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全球化不断形成,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流动,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农村土地性质的改变以及新的产业集群的不断出现,我国的城镇化雏形也随之出现和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早期的城镇化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发展比较粗放,因此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深度不足,与城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要求不符。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我国首次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这一发展理念,目的在于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并推进农业人口的市民化,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目前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促进城乡规划转型的尽快实现。

1新型城镇化概述

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传统的城镇化较为重视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除此之外,还关注城市和乡村之间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比较注重人的因素,不仅注重土地城镇化更加关注人的城镇化,在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注重人们的实际需求以及关注人们生活品质提升,产业发展过程当中逐步转变以工业产业作为核心的产业模式,新型城镇化比较注重发展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另外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不再像以往一样过分注重城市发展规模,而且更加注重城市功能完善性。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发展思路产生了较大改变,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不是一味注重大中型城市发展,而且还注重小城镇和大中城市之间协调发展。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

2.1城市总体规划

要对城乡进行全体规划需要注重城市的整体规划,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城市的行业,就业,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行战略性的规划。首先就行业而言,优化城市重点发展行业内部配置,强调行业结构的稳定以及各企业之间良性竞争,从经济层面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其次是从就业方面而言,需要不断地培养优秀人才进入不同行业,提高就业人才的素质才能够提升目标城市的就业率,直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生态层面,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同时,需要着重于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加快经济与生态的同时发展。在文化方面,需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融入城市发展的理念,打造属于城市的文化输出品牌,提升目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形成城市特色是推动城乡规划的重要途径。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还需要注意对城市空间的具体规划,强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功能区的建设,设计科学合理有秩序的空间分布局面能够降低城市规划的难度,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2.2逐步缩小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差距

逐步消除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差异因素,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必须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基础。因此,城乡规划中的各种资源应该重新分配。保护城乡生态和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尊重农村生态文明,保护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以维护生态文明为核心内容。注重城乡生态调控,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应强调必须予以保护的生态内容,像生态保护区域、风景名胜区域和水资源管理区域,在修建新建筑或者兴办工业区时应尽量绕开这些区域,以促进区域规划的实施和执行。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监管、监督和指导,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建设生态文明体系,促进城乡发展,将充分突出自然环境的特色。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应以农业和生态环境为核心,协调基础设施问题。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用精确的划分来约束人员的行为。尽可能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确保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城乡空间,有效地将生态与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在生态空间中增加人员的休闲娱乐活动,激发当地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将小城镇的发展当作规划战略重点

作为农民的转化基本结构,乡镇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小城镇能够吸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所以把中心镇当作城乡发展的战略要点,带动小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的小城镇发展相对缓慢,在规划中需要注意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建设有专业特色的小镇与综合小城镇,并加强与大城市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节点。以浙江省的杭州西塘为例,建设中强调了小城镇推进与村庄改造的协调问题,突出小城镇对乡村人口的要素集聚作用,强调了江南的风貌,为全省提供了示范。

2.4转变规划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价值观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转变规划思想的首要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更加关注和突出“人的需求”,从而回归到人本位思想,树立城镇化发展为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服务这一指导思想。城乡规划时,应该做好人口的结构分析,充分尊重人的需求,兼顾城市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城市规划的实质功能和细节品质。在城市设计当中,应该建立长远的、联系的眼光,认识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过去专注于空间结构增长的规划观念,更多地关注城市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特色建设等内容,实现对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现代化、特色化宜居城市的建成。

2.5坚持以人为本以及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之下,应当注重城乡合理规划,针对于城乡进行规划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就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要结合城市居民、乡村居民实际需求对于乡镇和城市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规划过程当中要切实满足人的生活生产需求,同时要在政策上体现出利民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城乡规划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城乡规划转型过程当中尤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念,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要明确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当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协调的发展,切实保障城乡规划工作能够逐步完善。

结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的城乡规划转型,能够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并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城市与乡镇的联系。城乡规划转型进程中,要不断提高科学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针对城市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城乡人民也要从思想上进行转换,改变传统的价值观,接受新鲜事物,更好的体现转型的价值。这种操作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多样化的期待,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宋冬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口老龄化的城乡规划转型应对[J].低碳世界,2017(19):159-160.

[2]高相铎,陈天,胡志良.城乡统筹规划编制体系的转型探索———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6(12):200-202.

[3]孟庆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6,7(06):136-137.

论文作者:朱旭霞1,余丁宗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论文_朱旭霞1,余丁宗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