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唐县镇中心卫生院 李泽涛 邮政编码 431529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83%,而对照组的仅为86.96%,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8.56±3.52)min、复发情况(2.17%)、感染发生率(6.52%)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47.98±4.13)min、(23.91%)、(26.09%)。结论 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选择合理的补片类型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临床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的推动了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的发展。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特点,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将会对我院收治的患者实施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并对其治疗效果给予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19-84岁,平均(66.5±1.5)岁,其中25例腹股沟疝、17例腹壁切口疝、4例为脐疝;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20-86岁,平均(66.9±1.3)岁,其中26例腹股沟疝、17例腹壁切口疝、3例为脐疝。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的数据差异不明显,但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且术前对诱发腹内压增高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纠正患者的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症状,同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治疗,将其术前血糖控制在7-11mmol/L,手术开始前天晚上进行1次洗肠处理,避免由于术后大便燥结而诱发腹压增高。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 手术过程中剪开腹外斜肌腱膜,以确保精索处于游离状态,采取措施确保神经不受损伤。同时还需要寻找疝囊,使其游离到颈处,并还纳到腹腔,对于疝囊比较大的情况,需要在中部切断,然后远端疝囊开放,近端缝合后还纳,避免出现术后积液现象。对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通常是把巴德氏锥型网塞放到已经还纳好的疝环中,并给予相应的固定,随后将一个成型补片放置到精索内,以达到加强腹股沟后壁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在原发病范围内的腹股沟底部出现疝。在进行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根据疝环大小来对网塞内芯进行相应的修剪,并把网塞全部塞入疝环内,保证疝环与网塞的外瓣平齐。同时,根据疝环周围组织缺损情况来确定缝合针数。在精索前方对腹外斜腱肌膜进行间断性缝合处理。
1.3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均趋于正常,未发现明显的感染症状;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开始好转,出现轻微的感染症状;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未见改善,出现了一系列的感染症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2)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复发情况、感染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通过相关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明显,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83%,而对照组的仅为86.96%,如表1所示。
3.结论
临床上常用的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是1986年美国医师Lichtenstein首先提出的,其主要是以人工生物材料为补片来实现对腹股沟管的后壁的加固处理,有效的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与传统手术相比,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手术操作简单,所需要花费的手术时间比较短;(2)用三维网片法修补可以有效的取代传统手术的组织重叠缝合,而且不会出现周围组织张力,术后牵扯感、疼痛感不明显;(3)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可以针对疝的成因来进行手术治疗,并且修复手术后的腹部为平状,而且由于缝合比较少,因此降低了神经和周围组织损伤,减少局部不适感;(4)所选用的网片组织相容性比较好,因此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
在进行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过程中,由于补片的网孔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诱发细菌的污染,并且粗糙补片的感染一般在补片的周围发生率比较高,其多与固定补片的边缘整齐相关。而且腹壁切口病修补阶段有可能引发肠管损伤,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预防和治疗。对于皮下组织感染,则需要对其进行引流处理,并对补片与伤口底部间的腿膜组织进行有效的保护。如果确认是由补片诱发的感染则需要对补片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感染较轻的患者需要对其实施早期畅通、换药处理,而对于感染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果断去除任何游离于组织的补片及感染部分的线结,以实现对感染的有效控制,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抗感染药物治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鑫,杨福全,王泽平.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手术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6(6):90-91.
[2]李安录.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1(5):144-145.
[3]马富平,王志晁,延军.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157例[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4(1):57-58.
论文作者:李泽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患者论文; 修补术论文; 实验组论文; 腹股沟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腹壁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