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江
河北省盐山县望树中学
摘要:农村体育发展是新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和创造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对新农村和农村体育互促的关系和可能性进行深入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体育互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联动,推到,发展
引言: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以前手搬肩扛的纯体力劳动在农忙中已经不多见了,代之的是高效快捷的大型机器。在繁重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的现代"农村人"如何丰富农闲的时光,保证有一副健康的身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课题。
一、建设新农村与开展农村体育的互促关系
1、建设新农村给农村体育发展的机遇
第一,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体育发展。党和国家为全面贯彻落实"三农"建设,相继出台诸多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教育支农等,这些措施都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务院提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政策,部分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给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之后,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好的推进,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才能增强,从事体育锻炼的农民数量才会增多。
第二,农民居住环境改变与农村体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以前来说,有了质的提高。居住,不单单是挡风避雨的基本要求,人们希望享受优异居住条件带来的各种享受。社区健身器材成为人们闲余时光的的活动设施,既可娱乐,又可健身。所以要求社区有规划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活动场所,既不单一,同时兼顾老中青不同群体的要求,设置运动场地。既美化乡村环境,又能体现过其多功能的特性。这样一来,节约了体育服务成本,农民体育活动的主观性增强。
二、农村体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
第一,农村体育与农村精神文明。体育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农村体育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民闲暇时间较多,在部分地方,打牌、麻将、赌博等盛行,既不利于农民身心健康,也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而农村体育精神的发展与传播,能提高农村社会文化,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从整体上推动着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建设。农村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作用。首先,农村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生产力。其次,体育活动能培养人团结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提升农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提升农民的生产力。长期来看,体育产业的发展还能为一部分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障碍
1、农民体育意识淡薄
农民体力劳动量比较大,认为干农活就是体育锻炼。受封建思想影响,部分农民认为体育锻炼是城里脑力劳动群体从事的活动,部分认为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没有意义,部分认为体育需要财力支出,不适合农民。这些思想的存在导致农民体育意识淡薄,农民体育发展落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农村体育设施缺乏
体育设施的城乡差异很大,部分农村没有体育设施,部分农村有体育设施也很不完善,大多数农村几乎没有大型、专业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缺乏使得体育意识本就淡薄的农民更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原有的部分设施也被闲置、损坏或者挪作他用,限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3、乡镇政府对体育不重视
农民活动受到基层政府的影响比较大,基层政府重视体育功能,宣传力度大,能为农村提供体育场地和设施,农民体育就可以发展,农民的体育参与度就高。政府不重视,农民对体育的了解不深入,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农民的体育参与就较低。
4、农村学校体育落后
农村的体育人口集中的出现在农村学校,但是,目前的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师资水平较城市也有差距,体育竞赛较少,能够开展的校园体育活动非常有限,体育课程的设置受到影响,体育经费缺乏,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路径
1、村村联动
距离相对比较近的村落,协同建造功能体育场地,这样避免了场地占用,又增加了场地的使用效率,使参与者能有效地集中,提高群体气氛效果。
2、提高农民体育意识
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识水平有限,要充分利用农民的文化习俗,将体育活动与之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宣传活动,结合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学校宣传栏、体育书籍等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宣传,同时,要积极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带动农民参与体育,热爱体育。
3、加强农村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培训
目前,全社会体育社会指导员数量都不足,农村就更为稀少,但是,在群众体育的开展过程中,体育社会指导制定训练计划,教授锻炼方法,组织和管理农村体育活动,对农民进行体质评测与评价,是促进农民身心健康、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重要力量。
以广场舞为例,由于媒体的应用,年轻一点的中青年妇女,就是一部分积极的推动者。所以,要适当加大农村体育指导员的配备,与农村学校配合,共同培养。
4、多渠道开发农村体育发展契机
基层政府应积极举办小型运动会、篮球赛等体育活动,以一定的激励政策,带动农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为参与到体育竞赛并获得奖励,农民会积极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也促进乡镇体育运动的开展。另外体育竞赛极具观赏性和感染力,竞争、拼搏的体育竞赛能感染广大农民,营造体育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5、发展农村学校体育
首先,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配备。
体育教师的执教水平是农村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农村条件相对艰苦,设施不足,环境较差,工资水平低,高水平的体育专业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执教。部分在农村执教的体育教师,也因发展平台太低等原因流失。地方政府与学校要制定科学的农村体育教师队伍规划,充分发挥各种激励手段的作用,给基层体育教师更多的表彰和奖励的机会。积极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优化职称晋升渠道,增加培训机会,保障体育教师权利。
第二,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专业的体育设施大都价格不菲,农村学校由于经费有限,保证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都不足。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积极向教育局等单位申请奖励性体育器材,同时,广大体育教师也要根据当地实际和教学需要,积极开发简便、实用的体育教具。
第三,积极引进新兴体育项目。传统的体育项目,学生兴趣很低,积极开展跆拳道、拉丁舞、排球等能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的项目,增加学生的体育参与度。
论文作者:张永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体育论文; 农村论文; 农民论文; 新农村论文; 学校论文; 体育活动论文; 体育竞赛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