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_科技论文

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_科技论文

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模式论文,生态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5)01-0018-10

       0 引言

       自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以来,我国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已经从2006年的1.42%上升到2011年的1.84%;科技论文的数量迅猛增长,国内发表论文数量从2006年的40.5万篇上升至53.0万篇,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从2006年的17.2万篇上升至32万篇①,增长了近2倍;专利申请数量从2006年的57.3万件上升到2011年的163.3万件,呈爆发式的增长,成为世界专利申请大国。但遗憾的是,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步增长,我国的产业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许多重大的技术和装备仍然需要不断引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

       在我国,一个不断出现的情况是:经常有重大的技术获得突破,得到国家的奖励和媒体的吹捧,但一段时间后,技术无法落地及顺利进入产业化,突破性技术被束之高阁。“突破性技术难以成功产业化”的问题突显,折射出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什么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始终大而不强?我国出现的技术突破,为什么无法实现技术的成功商业化?在技术密集的产业,中国企业多是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而在高端缺失,为什么企业没有能力主导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从创新生态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的文献越来越多。在国家层面,2004年美国PCAST指出,“国家的技术和创新领导地位取决于有活力的动态创新生态系统[2]”,随后美日德等国均将创新生态理念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范畴;区域层面,硅谷作为创新典型,Judy Estrin通过分析硅谷的兴旺和衰退,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三大群落:研究、开发和应用[3]。Victor W Hwang和Greg Horowitt更是将硅谷比作一个不断产生和进化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雨林,硅谷的创新得益于硅谷的独特生态[4]。企业层面,美国学者Adner(2006)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公司及周围组织之间的一种合作性安排,创新离不开创新生态系统,企业的创新战略必须与创新生态系统匹配,创新生态系统创造的价值远大于单个企业创造的价值[5]。

       但在中国的背景下,大量的技术开发是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结果。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项目,培育项目,管理项目并使之创新产业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和管理问题。在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的今天,科技投入的效率,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原因在哪里?本文认为,我国的科技管理的效率只有放在特定的创新生态中,才能得到更清晰地理解并找到解决方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第九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6]。本文认为,“孤岛现象”产生的部分原因就是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完成中,没有有效地应用创新生态的理念。中国要真正实现在产业强国层面的突破,必须从创新生态的角度出发,审视和突破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大量的科技投入仍以国家计划的形式出现,这一形式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期间,国家科技计划的资助模式、管理模式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以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例如,“863计划”(国内最早的高科技计划)的战略从一开始强调追赶,后来强调了产业化,新近又定调为自主创新;管理模式从重视首席专家的作用到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参与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产业创新能力不高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本文将从国家科技的资助和完成方式上,从创新生态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的效率和产业创新的能力,进而从全新的层面诠释创新生态对中国创新实践和政策的重要意义。

       1 为什么注重创新生态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1935)首先提出。Tansley认为,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ecosystem)[7]。20世纪70年代起,经济管理学问题开始尝试应用生态系统的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技术创新领域,一些学者也尝试用生态系统理论解决技术创新相关问题,“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应运而生。目前,已有文献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参与创新的主体及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有机统一整体。过去,创新理论多关注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或者是一些独立的创新行为、单项技术的创新。从创新生态的视角出发,创新主体不仅需要关注自身内部的创新行为,还需要考虑同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协同和整合,更需要关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持续运行。

       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包括: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风投等创新主体及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包括参与创新的自然资源、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等各种创新要素在各主体之间的流动和溢出。创新主体基于共同的愿景和目标,通过协同和整合生态中的创新资源,搭建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通道和平台,在促进创新实现的环境下,共同构建以“共赢”为目的的创新网络,利用各自所长互惠互利、共同成长,最终实现共创、共赢与共享。

       发达国家也早已开始强调以创新生态作为政策工具。2003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总结硅谷经验,并研究面临的挑战,提出创新生态系统(IE)。2004年1月发布的报告《Sustaining the Nat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d Competitiveness》认为,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取决于:国家的研发能力、劳动力的教育状况、创业氛围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8]。6月又发布报告《Sustaining the Nat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Maintaining the Strength of Our Science &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明确指出,“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它的创新生态系统”,并明确了它的组成部分[9]。

       2 从创新生态看中国若干科技发展的“孤岛现象”

       长时间以来,我国在政府层面对科技有种崇拜的心态,认为有了科技就有了竞争力。但从科技到创新,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线性过程,而是需要与市场、资本要素有效结合才能转化为创新。我国的现行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基本上还是计划时代的模式:由政府部门确定重大选项,再主要由来自大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来申请,通过相关的评审程序,确定胜利者,这是一个竞争的过程。然后,承担单位和科学家经过数年的努力,发表论文,获得专利,项目结题。但这一过程中,立项的题目并不是来自产业的真实需求,完成者也没有产业化的愿望。这是我国科技经济两张皮或“孤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科学与政府的关系、对于科技政策来说,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要关注巴斯德象限,即对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的政策支持、项目投资和社会评价[10]。

       除此之外,“孤岛现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立项是很少从创新生态的角度进行项目选择。往往是确立某一个领域的关键技术,然后进行招标攻关。选项的理由是从一个关键产业中筛选最关键技术加以突破。承担者基本上是大学与院所,企业几乎没有能力进行竞争。

       本文认为,创新的生态由如下三个部分构成:(1)技术实现的生态;(2)从技术到产品的生态体系:配套的技术——软件、硬件;(3)从产品到产业的生态体系。每种生态体系都制约了一个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前景。大量的科技成果不能产业化,都可以从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创新生态中找到原因。

       2.1 技术生态

       任何技术的生存与发展都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技术与技术之间具有共生、互补、竞争等多种关系[11]。技术的生态体系是指实现一个技术需要设备、材料、工艺和上下游的配合。技术创新不能只考虑单个技术,而应把技术看作是一个包含相关技术且隶属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强调以技术为纽带的相关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我国的科技计划一般都是从一个技术出发进行科研,很少从生态的角度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及其产业化的能力,尽管有些技术有所突破并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获得了政府的奖励,但几年后往往落入“有技术不一定有市场”的境地。

       以“高性能片式压电陶瓷变压器”技术②为例,2005年西安康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特种功能材料课题“高性能片式压电陶瓷变压器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层面的极大关注[12]。这项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国内外笔记本电脑、手提电脑、手机、液晶TV、数码相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向高效节能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同时将带动国内相关企业的规模化发展,项目达产后,将产生可观的规模效益,有力地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但是直至2010年扭亏前,并没有达到原来的预计,企业的实际经营很艰难。这是为什么?

       本文调研时发现,此技术确实是原创的高新技术,但是要把它制造出来、用到新产品上,还有技术、和非技术的不配套等瓶颈甚至致命的问题。像这样拥有突破性技术的企业,如果缺乏配套的技术,仅靠自己的单个技术无法实现最终的成功商业化。技术上,“高性能片式压电陶瓷变压器”相关的材料、配方、工艺、低温烧结、点焊、集化炉、印迭机不合格,工艺落后,同时供应商、服务商、用户等也很稀缺。其中,多层压电陶瓷变压器有一关键原材料——银钯电极,2010年以前采用国内相关厂家配套,价格为1.8万元/kg,2010年之后采用台湾相关厂家配套,采购价格为2.6万元/kg,二者相比较国产材料存在单位面积使用量大、电极不连续,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良品率和产品性能等缺点,虽然价格低,实际成本反而大幅上升。因此创新的技术和项目要实现产业化需要有一定技术和规模实力相匹配的厂家合作。公司战略上的变化就是考虑建立和完善配套的技术生态,思考如何通过利用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及第三方企业的技术优势,来支撑企业自身的突破性技术,让企业的技术可以在生态中通过合作成功落地和商业化。公司2010年前后的差异其实就是一个技术和一个技术生态的差异,后者建立了这一技术的生态体系。

       2.2 产品生态

       技术先进并不一定能够占有市场,在创新方面,不能仅盯着技术一个方面[13]。从技术到产品的生态体系需要配套的技术以及其他非技术因素支撑。产品生态强调技术和技术、技术和非技术之间的紧密关系。非技术因素包括:支持企业创新的政府机构和政策环境;协助企业实现创新的金融机构(如风投机构);服务于企业创新的中介机构;以及开展创新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生产者、供应商、投资商等,还有创新产品最终面向的用户和消费者群体等。这些非技术因素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里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缺乏任何一个非技术因素,产品创新都难以实现。

       龙芯是国家科学计划扶持起来的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设计的通用中央处理器,立志于解决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缺失,它的诞生为改变我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局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经济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龙芯新产品陆续推出,但是市场反应并不好,产业化发展任重而道远。龙芯产业化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芯片业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设计、制造、测试与封装,靠国家拨款支持的龙芯项目不可能大包大揽,需要寻找其他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龙芯完整的产业链必须有大量的相关厂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厂商团结在其周围。而最终决定芯片命运的是其用户数量的多少[14]。

       2009年,基于国产“龙芯”的低成本电脑等产品正式向个人市场开放。所售电脑都是基于“龙芯2F”处理器,采用新华科技的操作系统和永中科技的永中OFFICE办公软件。因为无法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又与英特尔、AMD等基于X86指令集不兼容,同时,中低端的配置再加上没有量产,与主流PC相比,龙芯电脑无论是价格还是性能方面都毫无优势[15],其产品推出之后饱受异议。

       龙芯不是基于X86架构,所使用的MIPS精简指令集架构在与Intel、AMD、Syrix等复杂指令集的竞争中,属于小众。选择MIPS架构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不能兼容Windows,使得龙芯的市场变得很窄。龙芯选择MIPS架构,就等于放弃了Intel、AMD、ARM等国际CPU巨头建立的商业生态。无法依附于这些大型公司,自己另起炉灶“生长”,使得并没有雄厚技术力量的龙芯在早期发展的历程中面临极大的挑战,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龙芯很难生存。出于国家信息安全的考虑,龙芯选择不会受制于人的MIPS架构,摆脱了大型公司的控制,也无法享受大型公司多年积累建立起来的市场网络和技术优势,同时还要面临同这些大企业的残酷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商用领域,龙芯基本上是毫无市场可言。选择龙芯,也意味着产业链上的其他厂商将抛弃CPU巨头建立起的生态,放弃了“主流生态”的选择。从纯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显然不是一个最佳的竞争战略选择。目前龙芯在安全领域和嵌入式市场已经有所成绩,但其负责人认识到,软硬件生态系统的滞后已经开始制约龙芯的发展。“虽然龙芯已经在完善软硬件生态上做了很多,但还远远不够,而且已经成为制约龙芯发展的首要瓶颈[16]。”

       龙芯早期的技术选择,从生态的视角看,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企业在选择某一技术时,应考虑技术背后的生态。龙芯因为带有中国国情(考虑国家安全),不能全然否定其选择。但对一般的技术型企业而言,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自己单干,从零开始研发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技术及技术背后的生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通过开放和合作谋求发展。第二,企业在已选择的技术前提下,应该通过自身的力量为自己营造生态系统。不能关起门来搞研发,要联合同一技术体系下的其他企业一同建立新的生态。

       2.3 产业创新生态

       产业创新生态是指:如果已经有了一个产品,如何在产业中实现与产业链上下游的集成与发展。中国企业多是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而在高端缺失,为什么企业没有能力主导产业的发展?这是由于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产业生态的培育。

       以LED产业为例。LED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近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先后制订和实施了“863计划”绿色照明工程、半导体照明工程、“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试点等政策,大力扶持LED产业的发展[17]。目前中国大陆多家LED公司经营状况却不容乐观,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着巨大障碍,多数企业只能从事LED的应用领域,没有办法突破上游核心技术提供者的垄断。整个LED产业从芯片、封装到应用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然而上游芯片及封装的众多核心技术专利却被发达国家少数大公司占有[18]。当LED开始发展的时候,大批企业靠买芯片组装灯具获得暴利。许多企业专注中下游的某一项应用技术开发,如封装、驱动电源、散热等,形成十多个解决方案。但没有一家企业能整合创新资源进行各种方案的比较试验,而是纷纷向上游进军,从德国AIXTRON公司和美国VEECO公司进口1000台左右的金属有机汽相外延MOCVD设备,核心设备长期依赖进口,来自德国、美国的MOCVD设备供应商爱思强(AIXTRON)和维易科(VEECO)占据了MOCVD产业主要的市场份额[19]。但制造技术、工艺、软件没有什么突破,造成我国上游科技研发薄弱,总体上属于落后状态。处于行业下游的企业过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后果将导致价格战一触即发。LED的核心技术——芯片,特别是中高档芯片,均掌握在别人手里。事实上,大多数产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曙光系列产品是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科院大力推动下,以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为基础组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但是,曙光一号和曙光1000在技术上的巨大成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市场回报,曙光1000在国内仅卖出了几台。问题出在操作系统上,曙光1000在购买的AT&T UNIX操作系统的源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开发了符合POSIX工业标准的SNIX。操作系统的改动导致用户从国外购买的应用软件目标码不能在曙光机上运行。由于曙光机起步时销量不大,拥有源程序的数据库及第三方软件开发商都不愿意主动移植他们的商用软件与曙光机捆绑销售。这就迫使曙光机只能卖给那些自己编写应用程序的用户。操作系统修改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无疑为曙光机自身制造了市场准入壁垒,从而限制了曙光机的大面积推广[20]。

       尽管并行UNIX操作系统曾经是曙光机的标志性成果,曾经代表着国家智能机中心的学术水平,但国际巨头制造的市场化标准壁垒已经形成。经过痛苦的反思,曙光研发团队痛下决心,为了保证成千上万种已有的商品化应用程序目标码能在曙光机上运行,节点上的UNIX操作系统(IBM AIX操作系统)一行都不许改动,但在节点操作系统之上要开发尚未形成工业标准的机群操作系统,以实现对整个机群几百台处理机的系统管理、资源管理、作业管理和文件管理。1998年推出的曙光2000-I,1999年推出的2000-II和2000年推出的曙光3000都证明,这条路线适合中国国情并且行得通[21]。

       创新的实现涉及多个技术的组合和多条产业链的合作,例如LED产业、曙光等的演进和发展,这体现了多技术和多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和互补关系。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贯穿于多个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一旦一个产业发展违反了行业标准,其他的追赶者就需要思考如何嵌入到产业之中,而不是独立发展。一个突破性技术的成功商业化,实际上是利用新技术的出现,同多个技术和多条产业链配合,形成最后的产品。拥有突破性技术的创新主体,需要快速抓住市场机会,不断推进自身技术和市场的结合。在这个创新过程中,技术、市场、供应商、制造商、用户这些创新相关方都在进行着实时、多边互动,共同发挥作用,使得相关各方共生演进,共同创造价值、获取价值和分享价值。

       3 为什么重技术但不重创新生态

       3.1 过于绝对地渲染技术优势

       对一个技术、一个项目的产业评价、支持完全停留在技术层面上,会将技术绝对化。其实,技术行不行不能单纯地只有科技部门一家说了算,而要放到市场中去看,市场认可的技术就是好技术。从技术自身来讲,技术越高越好,越先进越好,但是作为产业来讲,市场需要的技术才是最好的。科技部门在对技术进行评价、支持时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只评技术;第二,忽视了技术的适用性,忽视了从市场需求来研究技术;第三,忽视了非技术的因素。实际上,非技术因素占了70%,比如商业模式、市场需求、团队,这些关键的部分都是科技部门在评项目的时候忽略的,一概不考虑的,而且是无法考虑的。在项目评审时的专家基本是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却鲜有来自于市场的企业专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通常只针对技术来评价,忽视了整个产业的关键部分是市场需求,是营销模式和团队,无法从市场的角度对技术进行产业化评价。

       作为科技部门如果只考虑技术这一因素,很容易在科技管理中酿成错误:大量的科技经费投给“好”技术,这些技术却走不出实验室,难以实现科研经费的价值最大化;在过分推崇技术的政策下,一些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以求得国家经费的支持”为最终目标盲目进行技术研发,不在乎技术本身的市场价值,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很快会被市场淘汰。

       3.2 过于强调自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是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挑战的特定背景下提出具有浓烈“发展”色彩的“中国概念”,是具有重大政治和战略意义的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22]。

       现阶段,在自主创新的政策驱动下,很多企业及科研机构依然认为“自主创新等同于自己创新”、“什么都要自主创新”、“什么都要自主知识产权”,违背了科学的规律性,忽略了创新的实现是在生态中实现这一事实。以数控机床行业为例,它的创新涉及主机、功能部件、系统、供应商等多个环节,如果所有的环节都需要自主研制,完全自己单独干,可靠性、稳定性、精度都达不到,显然不符合实际。目前我国95%的高档机床依赖进口,而要一下子解决高档机床的国产化,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我们可以先把机床的一部分做好,比如主机部分,只要掌握主机中间不同于国外的一两个核心技术,机床的系统和功能部件可以先用别人的,几年之后逐步替代,这在机床行业就可以有竞争优势,这样的思路就有一个生态的概念在里面,不强调所有的部件都由自己开发和研制,而是在生态中寻求合作。

       3.3 过于强调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

       本文发现,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甚至在一些产业技术领域,都是主要的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即使企业参加,也是一些国有大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占主角,一些真正有能力的民营企业难以获得资格[23]。2011年,59%政府R&D经费拨付给科研机构,22%拨付给高校,合计高达81%③。中国很多技术都是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出来的,但是他们不关心产业化的问题,也不具备跟踪产业技术和市场前沿的能力,造成只能在单个技术上获得突破,却无法在市场上成功商业化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总会出现某个技术中国早就有了,到最后还是别人掌握了主动权的主要原因。

       研发出新技术,只是布局产业链的开始,技术的产业化需要深处产业第一线对产业有深刻了解的企业参与,技术才能够顺利地进入产业化阶段。过于强调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没有从生态的角度去研发,导致我国以高校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与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之间缺乏科技成果商用和产业化的通道和体制机制。二者之间缺乏结合的通道和平台,科技与经济难以实现有效结合。

       2012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难题,要求科技计划和立项上让更多的企业(特别是有能力的民营企业)来牵头,提高企业的参与比例,而不是只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垄断。

       3.4 过于强调政府的主导而忽视市场的导向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基于国情,我国多数重大科技项目都是基于国家安全和提升国家战略地位的考虑,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这些项目的产业化并不成功,一个原因是:政府好像什么都要做,老用政府的行为去处理一些市场的事情,没有及时地让市场发挥作用。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参与和干预科技立项及评审,没有充分依靠市场来发现和选拔好项目,忽视了市场的导向作用,造成技术的发展不符合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其中,技术资本化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保证,“资本市场有着天然的发现和选拔机制”[24]。如祁斌所说,美国的高技术无一例外是由资本市场发现的。如果美国30年前像我们一样过于强调政府的主导,落选的可能恰恰是PC和互联网。

       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凸显,强调科技管理改革应围绕市场化进一步深入。最重要的还是要规范政府的职能,政府在哪个阶段介入进去、哪个阶段退出来,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4 以创新生态改革我国的科技管理体系

       4.1 从生态的角度评价科技立项

       有时候太强调从某一个技术来看一个产业技术。“有技术却没有市场”是国家扶持的部分突破性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决策部门的评价体系把整个产业生态链孤立成为一个单纯的技术,似乎只有新技术和高技术才是值得支持的技术,从技术层面也忽视了技术本身的生态性,不考虑技术在国内外相邻的技术中间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其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因为缺乏对产业创新生态的考虑,导致技术虽然产生,却无法获得产业上的成功。

       本文建议,以创新生态改革我国的科技管理体系首先是从生态的角度评价科技立项。具体评价过程中,决策部门对技术的评价遵从这样几个原则:第一,看技术的成熟性;第二,看市场的需求广阔性;第三,看商业模式;第四,看有没有好的团队。

       4.2 呼吁开放与合作创新

       Chesbrough第一个提出开放式创新。他认为开放式创新是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资源同等对待,目的是为了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呈现创新成果[25];同时,企业并不需要发明最新或最好的知识,企业的成功在于适时并创造性地运用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26]。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整个过程都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开放式创新企业选择资源流入的方式涵盖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人才、技术、知识、资本、市场、信息、管理等多种渠道和要素,往往是追求这些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而恰好是这些资源的腐蚀和不同组合,导致了新一轮创新活动的开始[27]。

       创新生态系统具备“开放”的基本特性,“开放”提高创新的效率。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开放和合作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和必要的选择。在国家强调自主创新战略时,国内许多人误以为“自主创新”是自己创新,把自己的发明专利变为产品,实现自己的创意,有自主知识产权,以为谁最先把新技术推向市场谁就是赢家,但实际上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走向封闭,忽视商业模式创新,多数是小打小闹,甚至难以成功。单个企业已经无法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仅依靠企业自身进行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好技术和好产品必须融入创新生态,才能有发展前景。

       在经济全球化及竞争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政府需加强开放的意识,不断地将开放的理念渗透到科技管理中,呼吁生态系统中的主体通过开放开展合作,促进创新生态的培育和实现。鼓励创新主体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应对市场变化;鼓励产学研用之间相互配合和合作,通过协同与互补实现创新。

       4.3 融入创新生态才能有整合资源的集成创新

       今天的创新都是整合资源下的创新。苹果是整合资源进行创新的典型,比如苹果的手机离不开三星的贡献,尽管他们是竞争对手。许多技术,不是苹果原创的,但他把这些技术集成在一起。韩国有自己核心的部件,液晶显示还有芯片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就是一种开放和集成的思路。如果老想着什么都是自己的,就不一定能够成功。我们为什么会吃亏,就是没有集成的想法。大家老想着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一种误导。上述曙光机的教训也是一个重要例子。不采纳全球的标准,会孤立于产业生态之外,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唯有整合资源的集成创新,才能为企业提供绝对的竞争优势。例如,德国的M Braun公司④。M Braun公司并不研究OLED/p-OLED技术,但是利用作为惰性气体环境手套箱提供商的优势,用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和各单元设备连接组件,自己只开发器件封装模块,积极整合OLED/p-OLED行业分设备提供商资源,把德国公司生产的机器人、旋涂机、有机膜去边机,美国公司生产的表面处理设备,荷兰公司生产的打印机,以色列公司生产的高精度热板,加拿大和美国公司生产的镀膜机等设备,整合变成OLED/p-OLED行业最成功的中试和成套工业生产设备供应商。软件、接口、连接组件等都是核心技术,不一定都是关键设备,你的工艺、技巧、连接软件、组件别人无法仿造都可以成为核心技术。

       4.4 政府需要支持创新生态,而不是孤立的技术

       政府过度强调支持孤立的技术,不是从生态的角度去支持技术的发展,以前老讲突破核心技术,但为什么老是突破不了呢?还是这个原因。这就涉及科技计划的方式要大大改变。技术只是创新众多环节中的一环,政府应从强调技术创新的单一思维中跳出来,更多地关注创新生态建设。政府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其作用主要是搭建一个更加开放、促进合作的市场环境。政府围绕技术建立创新生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针对已存在的技术,另一种是技术太早了,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

       针对已存在的技术,一定要强调生态思维来配置国家科技资源,不能孤立地搞某一个技术,而是要考虑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鼓励上下游结成联盟,大家愿意结成上下游,这么做才是有价值的,否则是没有价值的。在“技术太早,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一定的支持是必要的,不能等到生态建起来了再去支持,从科技来讲有时候要超前,要前沿。如果一个技术突破了,政府就要思考怎么要围绕这个技术建设生态。

       4.5 处理好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的关系

       加强国家安全,需要构建一批独立自主的自我生态体系。包括我国的北斗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建立独立的生态体系非常有必要。但在许多商业领域,不宜过于强调独立的技术体系,中国领先的科技型企业,都是缘于融入到全球的创新生态体系,如华为和联想。而一些强调自成生态的公司,都需要靠大量的政府补贴才能生存。

       一方面,从国家长远战略需求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角度来看,要在系统与部件的核心技术层面进行创新,打造完全自主的技术产业链;另一方面,从市场准入规则和用户应用需求的角度来看,只有符合现行工业标准的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也才能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市场竞争力。关键是找到二者间最佳效益的“平衡点”。要在工业标准和生态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在“可为”和“有所为”的领域实现精细化和专业化,以达到既能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又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企业目标。

       注释:

       ①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主要是指被SCI、EI、CPCI-S收录的发表论文(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

       ②“高性能片式压电陶瓷变压器”技术资料由陈耀强博士提供,是孙海鹰教授调研时获得,包括西安康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关部门提供的领导讲话、内部报纸刊发的文章、公司对外宣传资料以及座谈时获得的资料等,在此对该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

       ③2011年,来自政府的R&D经费来源共计1883亿元。其中,支出给企业288.5亿元;支出给科研机构1106.1亿元;支出给高校占405.1亿元;其他事业单位占83.2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

       ④资料由西安宝莱特公司董事长赵炜博士提供。

标签:;  ;  ;  ;  ;  

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