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富
(余庆县人民医院外科 564400)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250-02
肝胆手术是普外科较常见的手术之一,胆漏是肝胆外科并不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4.1%[1],其处理相对比较棘手,如处理不及时,不仅会发生弥漫性腹膜炎、膈下脓肿、肠间脓肿以及盆腔脓肿,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回顾分析近两年来35例行腹腔镜下肝胆手术患者的资料,为今后开展此类手术提供有关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取在我院普外科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患者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5.7岁。35例中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后12例,占34.3%;肝内、外胆管结石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型管引流9例,占25.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7例,占20.0%;外伤性肝破裂行肝修补术3例,占8.6%;胆总管切开探查术2例,占5.7%;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占5.7%。
2.胆漏的原因
拔T管后胆漏15例,占42.9%;其中2例术后3d误拔,其余13例均在术后2-5周拔除T管后胆漏,可能因拔管时用力不当,致使瘘管破裂,或是患者胆总管愈合缺陷。胆肠吻合口漏8例,占22.9%。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6例,占16.7%。肝裂伤修补术后胆漏4例,占11.4%。肝内胆管结石伴发肝胆管胸腔胆漏2例,占5.7%。
3.胆漏的诊断
(1)临床表现:患者于术后出现不能解释的腹痛、腹胀、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部包块、高热、恶心呕吐、黄疸等表现,腹部伤口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过多胆汁或胆汁样的液体;(2)辅助检查:B超或CT检查可见肝下或膈周有积液,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胆汁样液体,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检查证实胆漏,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总数升高,血生化检测血胆红素增高。
4.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共33例。患者取右侧卧位或半卧位,全身症状较轻,腹膜炎未扩散的,给予禁饮、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抑制消化酶分泌、营养支持,保证引流管通畅等保守方法治疗。(2)手术治疗:直接手术1例,中转手术2例。对于腹腔引流管不畅、腹膜炎明显严重,应给予手术治疗,明确胆漏的病因,依照胆漏处瘘管是否形成选择手术方式;术后“T”型管引流脱落者或拔除后出现胆漏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T”型管重置及二次修补支撑。
2 结果
3例胰十二指肠术后出现胆漏合并中毒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32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痊愈,治愈率90.6%。
3 讨论
1.胆漏的发生原因
胆道的手术,在术中都会行胆道切开、缝合、引流等操作,如手术时术者损伤不当以及对病变部位解剖了解不到位,术后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渗漏、胆道愈合不良等而发生胆漏。
2.胆漏的预防
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这三个环节。术前应详细掌握患者肝胆系统的解剖结构,正确辨认Calot三角结构,熟悉各种解剖变异;仔细了解病情,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是否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等,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术中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者操作水平,手术动作必须认真、轻柔;手术完成后创面留置合适的引流管并保持引流通畅。
3.胆漏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非手术治疗效果有明显改善,且具有无创或微创的特点,胆漏的治疗策略发生了根本变化[2]。非手术治疗中关键是充分引流[3],主要措施包括:①对未拔除腹腔引流管的患者仍使用引流管引流胆汁,或在B超引导下换成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吸引;对已拔T管者,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于肝下胆汁淤积处引流,早期采用负压引流,症状好转后改为常压引流。②鼻胆管引流可以有效引流小胆漏。对于胆漏较少者,经上述处理均可达到良好目的。(2)手术治疗:本组直接手术1例,中转手术2例。做法是:拔T管后如发生胆漏,不应急于立即手术,本组3例术后3d误拔T管,重新置管后痊愈。对于此类胆漏,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若在此过程中,出现持续高热、腹痛、腹胀、腹膜炎症状加剧,甚至出现黄疸,B超监测显示肝下积液量增多等情况,需立即进行手术探查,手术以彻底冲洗腹腔、疏通胆道、充分引流为目的,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付由池,高志清,李开宗,等.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J].人民军医,2000,43(9):518-519.
[2] 任犹骏,戴建国,熊艳,等.拔T管后胆漏的防治[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7,19(1):40-42.
[3] 李建明,刘学强,陈海生,等.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12(6):426-427.
论文作者:田景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6
标签: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肝胆论文; 胆汁论文; 患者论文; 腹腔论文; 胆道论文; 《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