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测压对麻醉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论文_许丽芳

平山县中医院 麻醉科 050400

【摘要】目的:分析有创动脉测压对麻醉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组50例。甲组麻醉期间不采取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而乙组则在麻醉期间配合有创动脉测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麻醉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甲组麻醉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0.0%,低于乙组的1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异常升高、血压降低以及其他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50例麻醉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8.0%,显著高于乙组患者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麻醉期间配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不仅可以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还能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该血压监测装置值得在麻醉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麻醉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心血管事件

在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有创动脉测压是一种监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动脉血压变化的技术,具体操作是讲套管置于患者周围动脉后直接监测其血压,进而实现对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血压等持续监测,并将监测得的血压波形以及数值献显示屏上展示出来,为医务人员提供患者手术中动脉血压的动态变化情况[1]。除此之外,医务人员通过患者的有创动脉测压情况可以直接分析其动脉血血气分析,避免穿刺分析,大大降低了患者痛苦。通过此装置还能够了解患者的心肌收缩情况以及机体血容量,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目前,该监测装置已经在手术患者麻醉中获得使用,为了进一步的分析其效果,此研究随机抽取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麻醉效果进行分组分析,并将具体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组50例。甲组包括男性28例与女性22例;年龄范围是32岁-68岁,平均为(45.0±6.8)岁,颅脑手术26例、腹部手术18例、四肢手术6例。乙组包括男性27例与女性23例;年龄范围是30岁-66岁,平均为(45.2±6.5)岁,颅脑手术24例、腹部手术18例、四肢手术8例。两组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结果表明差异不显著,可开展比较,P>0.05。

1.2方法

甲乙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相同,均由同一名麻醉师操作,甲组麻醉期间不采取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乙组则在麻醉期间配合有创动脉测压,具体操作为:医务人员准备好有创监护仪一台以及一次性压力传感器、袋装的生理盐水以及加压袋与肝素等器械及物品,找到动脉显著搏动处病标记出来,并创建有创动脉测压,然后对患者的动脉血压进行监测。

1.3观察指标

(1)对比甲乙两组麻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2)对比甲乙两组麻醉患者并发症情况;(3)对比甲乙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的心血管事情发生情况。

1.4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 ”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胖甲乙两组麻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甲组50例患者麻醉期间不采取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手术成功率为90.0%(45/50),乙组50例患者在麻醉期间配合有创动脉测压,手术成功率为100.0%(50/50),乙组手术麻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甲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甲乙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甲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异常升高、血压降低以及其他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对麻醉患者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动脉血压的监测方式一般包括两种,即无创血压监测与有创血压监测[2]。其中,无创血压监测虽然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但是其在血压监测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有创血压监测的操作简单便捷,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对手术患者麻醉治疗中配合该监测装置,有助于及时直观地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即可发现心血管事件,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确保手术顺利开展[3]。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麻醉期间不采取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乙组则在麻醉期间配合有创动脉测压,结果提示甲组麻醉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0.0%,低于乙组的100.0%,且甲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异常升高、血压降低以及其他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甲组50例麻醉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8.0%,显著高于乙组患者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在手术患者麻醉期间配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的同时又能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手术效果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对麻醉患者配合有创动脉测压,医务人员在手术期间可以及时观察患者各项体征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血管事件,可以说对手术麻醉患者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有助于及时掌握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动态变化情况,了解手术麻醉期间机体的循环情况等等。但是,在具体应用期间应当对以下几点给予重视:(1)为预防血栓堵塞管道,应当采取2U-4U的肝素钠与足量生理盐水混合持续冲洗管,同时预防管道脱落;(2)预防动脉空气栓塞,与套管以及延长管连接的时候要避免空气进入到管道,保证充满肝素生理盐水。同时加强监测对测压管打折及接头松脱等情况,以免影响监测效果;(3)在对患者展开首次测压之前,需要把压力传感器进行调零,并且确保传感器与患者的心脏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最后妥善固定。因为传感器偏高或者过低,均会引起压力误差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4)在对患者开展拔管处理时,如果穿刺部位出现发红、发热或者疼痛反应,需要即可拔出,并且采取医用的无菌纱布进行止血,经过按压确保无出血,但是仍存在动脉搏动者需按压约20min,直至穿刺点无任何渗血现象后方能包扎[4]。

综上,有创动脉测压可降低麻醉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价值颇高。

【参考文献】

[1]杨书娜,王盈兵.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 西藏科技,2017(03):48-49.

[2]周小丹.有创动脉监测在危重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06):680-682.

[3]李刚,胡彬,马涛,郑军,白文娟.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肝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5):4886-4888+4961.

[4]陈之勇.有创动脉监测在老年股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5):120-121.

论文作者:许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有创动脉测压对麻醉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论文_许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