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控制发行与市场规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规模论文,报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控制发行”近年来颇为流行。究竟什么是“控制发行”?“控制发行”的实践效果如 何?如何调节报纸的“控制发行”与报纸的市场规模?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番探讨。
一、什么是“控制发行”
所谓“控制发行”,即在发行的过程中为了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发行的总数和发 行的对象和地区进行控制。其理论前提是,报纸在产业化运作过程中,发行量越大亏损 越多,尽管广告可以弥补发行的亏损并最终使报社盈利,但为什么不能把报纸的发行量 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之内,以减少不必要的亏损呢?与“控制发行”联系比较紧密的 是“有效发行”。“有效发行”是与“无效发行”相对的,指广告商的“目标消费群体 ”与报纸的读者群,或者广告商的“目标消费市场区域”与报纸的“读者市场区域”重 合的那一部分发行,并能带来丰厚的广告回报。控制发行的目的是有效发行,而有效发 行需要由控制发行来实现。
一般认为,对报纸来说,发行具有以下三个意义:
其一,实现报纸的传播效能;
其二,度量报纸的传播效能;
其三,获得报纸的销售收入;
随着广告成为报纸的最主要收入,发行成为广告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发行量大 的报纸广告量也大,发行量对广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决定广告额的并不仅仅是发行 量,比如英国曾有一份《每日论坛报》,倒闭之前的发行量近150万份。那么它为什么 会倒闭呢?关键在于它拥有的读者群是年龄偏大,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男性,这部分人 群消费力低下,因而广告效果不理想,使广告主对它失去信心,失去了广告主的报纸只 能关门。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广州日报》的发行量绝对不是全国最大,但《广 州日报》却创造了全国报纸的最大广告收入;《北京晚报》的发行量远大于《北京青年 报》,但它们的广告收入却相差不多。由此看来,决定广告收入的还有读者群的特征与 地域特征。
所以,报社为了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对发行的地区与对象进行控制。
报纸的生产者总是希望更多地增加报纸的发行量。因为,发行量越大通常表明报纸的 影响力越大,而且,报纸发行所获得的读者注意力越多,有可能销售的广告版面也越多 ,所以,广告收入也就会越多。在一定的发行数量之内,这样的逻辑是正确的。但是从 逻辑上推理,我们会发现,发行量的不断增加总会达到一个点,超过这个点,报纸的边 际成本将会大于边际收益。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报纸的广告随着发行量的增加会增 加,但到一个点时(设此点为F),报纸的发行量增加,而报纸的广告额不再增加,这时 报纸的实际纯收入处于最高峰,如果报纸的发行量继续增加,到一个点时(设此点为G) 报纸的收入(包括发行收入、广告收入与其他收入)会等于支出,如超过这个点,则报纸 亏损。平常报纸的售价低于成本,当报纸的发行量低于某个点(设此点为A),报纸的收 入低于支出,报纸的发行量高于此点时,报纸盈利,此点通常被称为打平点(又称为盈 亏平衡点)。当报纸的发行量处于A与G之间时,报纸盈利,A和F之间的区间为报纸的有 效发行区间,而F点为报纸控制发行的最佳点,F为报纸的最佳发行量。
所以,报社为了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对发行总量进行控制。
是不是所有的报纸都要进行控制发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报纸的发行量越大,其 传播效能越大,而控制发行仅仅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的,如果仅从社会效用考虑,当然报 纸的发行量是越大越好。以下三类报纸就不需要考虑“控制发行”的问题:
1.公益性的报纸
2.宣传性的报纸
此两类报纸不以营利为目标,发行量越大越好。
3.报纸发行收入大于成本的报纸,即发行盈利的报纸。比如《参考消息》、《体坛周 报》、《环球时报》以及其他的发行盈利的文摘类报纸等。
二、“控制发行”的源起
80年代初,美国的一位报业经营研究者威廉·布莱肯勃格(William B.Blackenburg)在 研究甘乃特报业集团的发行方式时发现,在一些大城市里,一些报纸的发行经营者有意 放弃了那些发行成本较高的区域。比如,在一些犯罪率较高的地区,投送的报纸常常丢 失,报社不得不给订户重新补送,因而额外增加了报社不必要的开支,报纸经营者就干 脆不再接受这一区域的订户。这样做不仅没有对报纸的广告经营带来负面的影响,反而 由于在发行上节约了一笔开支,而使报纸的盈利有所增加。为此,布莱肯勃格提出了“ 控制发行”的概念。
三、“控制发行”在我国的实践
1.《京华时报》的实践
《京华时报》短时间内在北京市场取得很大的成功,取得早报零售市场第一的地位, 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低价格,比如贴近百姓生活的内容等,但发行的策略在其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1年《京华时报》以火热的营销攻势打入北京,广告铺天盖地,创造了很多报业奇 迹——以庞大的“小蓝帽”发行队伍、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迅速打入北京市场,创刊初 期突破30万发行量,两个月后取得北京早报市场的零售第一,且一直将这一成绩延续到 现在;广告收入持续上涨,目前已稳居北京报业第二集团的首位(《北京青年报》和《 北京晚报》以无可比拟的优势位于第一集团)。
有人是这样评价《京华时报》的发行方略的:《京华时报》用它无孔不入的发行(水银 式发行),用一种比《北京青年报》更谦恭的作风、比《北京晚报》更亲近的姿态、比 《北京晨报》更频繁和持久的曝光率舒展在京城每一个报摊上、每一个过街天桥上、每 一个公交车站旁。《京华时报》,一个可疑的、带着南方做派和贵族血统的报纸,轻易 地用不是非常高明的发行策略,就把北京报界的老少爷们——“搞掂”。
从《京华时报》的发行策略可看出,第一步,利用“水银式发行”战术,庞大的发行 组合(移动发行员和固定零售报摊点),快速进入市场,巧妙地在发行渠道上设点布阵, 并派出犹如蝗虫般的发行人员,扫荡着京城各大小街头,将发行量控制在30万份左右, 重点培育市场形象和知名度,提高读者市场的占有率,成本高低暂时不加以考虑;第二 步,利用前期形成的市场口碑和知名度,逆向发行,将发行量降下来,严格控制成本支 出,另外,开始用广告对前期的市场投入进行清算,开始大规模地收割现金。
也就是说,当《京华时报》发行量稳居早报市场首位时,它并没有继续扩大发行量, 而是抓“控制发行”。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削减“小蓝帽”队伍、截断流向北京市郊、石 家庄、天津的“无效发行”的报纸,将发行量控制在20万左右,同时大力控制退报率, 缩减成本。
2.《经济观察报》的实践
《经济观察报》创刊于2000年4月16日,因其内容罕见地高质、大胆、丰富而充满生机 ,创刊不久便被列为中国三大经济类新闻出版物之一。现在发行量为38万份左右,其中 北京、广州、上海三城市的发行量约占总发行量的一半。
《经济观察报》之所以短期内迅速崛起,是与其“控制发行”分不开的。
首先,因为《经济观察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的市场定位相似,所以《经济观察 报》发行人员直接找到《21世纪经济报道》的代理商,用更优惠的条件让他们同时卖《 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的零售价一样,都是2元。但《2 1世纪经济报道》的总代理价是1.2元,代理商加0.3元的利润交给报摊,也就是说,每 销售一份《21世纪经济报道》总代理赚0.3元,零售商赚0.5元。而《经济观察报》的总 代理价是0.8元,分销价是1.2元,也就是说,每卖一份《经济观察报》,总代理可比卖 《21世纪经济报道》多赚0.1元,利润提高33%;零售商多赚0.3元,利润提高60%。商人 总是无利不起早,利润多了,报摊卖《经济观察报》就特别起劲。在有的地方,《21世 纪经济报道》上摊比《经济观察报》早,零售商就把《21世纪经济报道》先藏起来,等 《经济观察报》到了以后,先卖最赚钱的,再卖次赚钱的。这样利用报纸的营销手段, 利用《21世纪经济报道》国内强大的销售网络,《经济观察报》迅速打开市场。
第二,实行“精确销售”。从一开始,《经济观察报》就成立了一个“定制发行部” ,负责收集深沪两市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北京市政府主要管理部门的司局 级以上干部、全国主要院校的经济系、管理系和新闻系的教授、还有像吴敬琏这样的社 会知名人士的名单,另外还有大约3000家广告公司(因为需要广告公司帮忙进行二次销 售)的名单,这个数据高达10万人左右,然后开始向这些读者直接赠送报纸。全年平均 下来,《经济观察报》大约赠送了300万份报纸,每张报纸的印刷成本是2.5元,也就是 说,在这些高端读者身上,《经济观察报》至少投入了750万元的成本。但通过这种方 法,《经济观察报》在极短的时间内引起了高端读者的注意和推荐,使得《经济观察报 》在市场上的推进速度非常快。这10万人的注意力当然也成为《经济观察报》吸引广告 客户的重要资源。
四、报纸的“控制发行”与报纸的市场规模
“控制发行”对发行的对象、地区以及发行的总数进行控制。但是读者群的经济地位 是会发生变化的,今天的穷人可能就是明天的富人,今天没有消费能力的少年若干年后 就会成为消费中坚的青年人、中年人,今天的穷地区可能就是明天的富地区,而市场更 是动态的、充满竞争的,强调“控制发行”有可能给竞争对手留下成长空间。
一家报纸若要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必须保证相当的市场规模,发行量大的报纸总是比 发行量小的报纸容易在市场上获得有利地位。而且,根据“雨伞理论”,同一市场上, 定位比较相似的报纸,发行量处于第一位的报纸,有时比第二位的报纸发行量大不了多 少,但广告额却要多出很多。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上,追求发行量的扩大还是很有必要的 。
还以《京华时报》为例。
《京华时报》目前仍是北京早报市场的零售第一,但2004年的市场份额有所减少,从2 2%下降到19.2%。究其原因,是被发行量不断上升的《北京娱乐信报》和《新京报》侵 蚀了一定的市场。
现在,《京华时报》开始反思“控制发行”,《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认为:“我们 控制发行量,开始疏远一些客户,这在客观上等于放弃了已经占有的市场份额,给了对 手喘息的机会和反扑的可能。”2003年,随着《新京报》杀入北京,《京华时报》开始 意识到危机来临,又从“控制发行”转变为“有序增量,放量发行”,但毕竟流失了一 定的市场份额。
究竟什么样的报纸适合控制发行呢?
1.市场定位的独特性。如果一家报纸的市场定位明显区别于其他的报纸,它的读者群 明显区别于其他的报纸,而且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读者群,而这个读者群是广告客户的 目标读者,再扩大其他读者群只会增加成本,不会增大广告收入,这家报纸可以考虑控 制发行。
2.处于垄断地位。如果一家报纸的发行量第一,而且与处于第二位的报纸相差很远, 广告额处于绝对优势,这样的报纸可以考虑有效发行。
3.报纸的社会影响大,形象和美誉度都很高,对广告客户和广告公司有着极强的吸引 力;区域性报纸在外埠的发行数已明显地超过吸引外部广告的作用,且继续加大发行量 只会增加成本,大大抵消广告回报;一个区域内的个别地方发行数很高,但这个地方经 济欠发达,现实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广告投放不会有大的增长,这样的报纸可以考虑控 制发行。
如果一家报纸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这样的报纸最好还是以提高发行量为目标, 发行总量的控制还是慎用。
根据第一部分的分析,报纸有两个盈亏平衡点,一个最佳发行点,但我认为报纸的发 行应略微超过最佳发行点最好。因为报纸需要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广告额随着经济的 增长而不断地增长,在我们国家,广告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会不断加大。报纸 不能满足于现有的读者群,而应当寻找新的读者,培养新的读者,这样的报纸才会永存 生机。
所以,在控制发行与扩大发行量之间,报纸还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