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周光杰

浅议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周光杰

周光杰(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玉堂可口可乐希望小学 四川 巴中 636600) 摘要:科学知识的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来源于建立在原有创造基础上的创新。作为小学阶段向学生较为系统的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主要肩负者,必须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新课改呼唤创新,课堂教学趋势创新,我们更应该启动所有的智慧,把课堂插上创新的翅膀。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085-01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融操作性、实践性、趣味性、社会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课程,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任,是对学生进行科技训练、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科学素养,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与时俱进,成为创新型人才。因此,科学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立足于做,突出课程的实践性;重点于思,注重课上的启发性;力求于放,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一、科学课中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教师和学生依然未能转变观念,沿用传统的“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演生看”的“填鸭式”授课方式,授课过程缺乏互动性,未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依然采用记忆背诵的方式来应付考试,甚至还会因此获得不错的成绩,但其实践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长此以往,也会束缚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只听不问、惰于思考的习惯,打击压抑了其好奇、好问的天性,不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 小学,尤其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持久且无意注意显著。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提出问题让他们去解决,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创新意识。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直观教学的手段,如实物模型、挂图、投影、简笔画、多媒体教学等,以此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需的环境,坦诚将会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这种环境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进行各种尝试,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学生的创造个性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 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始于人类活动中的真实问题,没有发现问题就不可能形成探究意识。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问题由教师提出,学生练就的仅仅是解决虚拟问题的能力,自己却不会发现真正的问题。真正的、有意义的问题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因此,教师需要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用新异的方式处理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多结论的问题,鼓励学生全方位思考,开拓创新,全面总结。 3.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创新能力 在科学课教学实践中,好奇心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内在动力,是科学课学习的起点,大到日月星空,小至花鸟虫鱼,对这些事物的好奇心如果能加以合理引导,也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并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但是这一切工作最终都需要切实落实至实践活动中。对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至科学课教学实践中则可从如下两方面开展相应的工作:拓宽创新空间和重视创新实践。如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摆放各种植物以及学生自己制作的标本,还可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如观察、科学知识竞赛、小组课题研究等等,以此为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空间。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也强调并推荐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其实践能力,如对于一些辅助实验小器材的准备:皮筋、气球、乒乓球等自己去准备,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虽然有些材料的准备并不符合规范标准,但据此得出的结果多样性也更有利于引发大家思考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不断深入探索,增强课堂趣味性。对于实践能力培养,还可以建议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通过课前课后的仔细观察增强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去观察,真正动手去做,将手、脑、眼、耳等多种感官运用到实践操作活动中去,参与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并通过实践结果的总结归纳来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 4.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动手实践的重要性。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动的特点,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实验,并让实验与思维联系起来,让实验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创新意识在实验中萌发。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的结果在未实验之前学生们都已知道。这类实验即使过程和结果很精彩,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高。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施上,就是要在教材上现有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实验,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以验证想法是否正确。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来指导教学实践,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和潜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发展学生的求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特点,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努力将科学课的书本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各项能力,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为学生形成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奠定基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良明.科学课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点体会[J].浙江教育技术,2010(05). [2]周敏.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小学科学教育教学[J].吉林教育,2011(19).

论文作者:周光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周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