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腰痛病;临床护理
腰痛病是常见疾病,该病多以腰椎间盘突出为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部持续疼痛为主,这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在对腰痛病的治疗上,多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方式,然而疾病治疗需较长时间,这一期间患者仍旧会出现很大不适,所以在治疗期间还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本研究中,探讨在腰痛病临床护理中,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腰痛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骨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中关于腰痛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对研究知情。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患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以下两组:研究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2~61岁,平均(46.2±2.1)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1~60岁,平均(45.8±1.9)岁。对比两组在年龄与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法,期间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具体如下:(1)情志护理。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沟通,告知良好情绪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且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成功治愈病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2)中药药熨。将散寒止痛类的中药制成粉剂,加白酒置入都布袋内,之后敷于患处,以此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3)拔罐。结合证型选择不同拔罐方式,比如留罐、闪罐、走罐,拔罐时间为10min/次,1次/d,通过拔罐促进血液循环及止痛。。(4)艾灸。借助艾条燃烧生成的热力,对穴位及痛点进行刺激,以此达到温经散寒及行气活血的效果。(5)其他中医护理。督脉灸,雷火灸,平衡罐等。
1.3观察指标
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VAS分值为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的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1个月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腰痛病属于中医腰痹范畴,病因多因机体受风寒湿邪入侵所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起腰部肢体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针对腰痛病,保守与手术均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因治疗时间长,所有在疾病治疗期间还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常规针对腰痛病的护理干预因缺乏针对性,这使得临床护理效果往往不佳,因此需探讨更有效的护理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是以传统中医经验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方式,将该护理技术用于腰痛病的临床护理中有满意效果,实际护理干预上,借助情志护理、中药药熨、拔罐及艾灸等中医干预手段,显著缓解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比如艾灸这一中医护理技术,通过艾条燃烧所生成的热力及药理对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能够起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及止痛的效果;火罐则借助燃烧物燃烧罐内空气,使得罐内可以瞬间形成负压,让罐体可以吸附于穴位组织,造成局部充血,这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继而实现温散寒邪,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目的。此外火罐还可以促使局部少量红细胞渗出后破坏释放出来的类组胺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随血液的流动进到全身各个循环中,使得脏器功能得到加强。综合多种中医护理技术用于腰痛病的治疗中采取可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干预前,两组干预1个月及3个月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而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这提示对腰痛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对缓解疼痛的效果良好,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旭.中医护理技术在腰痛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6):45-46.
[2]焦方荣.中医健康教育在腰痛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01):71.
[3]陶春红,刘啟.临床护理人员职业腰痛影响因素[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9):43-44.
[4]王德娟.中医传统健身法八段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腰痛的临床护理观察[J].生物技术世界,2015(10):103-104.
[5]文菊,周礼平,张海廷.中医护理干预对非特异性腰痛的疼痛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19,37(07):197-198.
论文作者:孙亚, 金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腰痛论文; 中医论文; 两组论文; 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技术论文; 个月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