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研究论文_陈楠,邱艳华,张志伟

关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研究论文_陈楠,邱艳华,张志伟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永城市供电公司 河南永城 476600)

摘要:随着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国家在不断的变化,在智能电网中,电力调控一体化是重点项目,必须受到重视。电力调控一体化应本着科学发展的原则,调控电力控制系统,实现电力调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智能电网下电力调控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旨在为电力调控一体化工作更好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研究

引言

在当今社会,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上各国电力企业的关注热点好和研究热点。而从我国实际的电网发展情况出发,提出了“坚持智能电网”的概念的提出,可以更好的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一体化的高度融合,这将成为最经济环保、高效可靠、开放互动的新型的现代电网控制管理模式。而“三集五大”的全新概念中的“大运行”是安全性的基础保障,它对于企业的管理能够实现根本上的转变。

1电力调控中面临的问题

1.1对于电力调控人员缺少必要的管理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某些电站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造成很多电网设备停滞,无人进行操作和管理,这就更谈不上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同时,电网当中的很多设施设备具有比较大的操作难度,需要较大的工作量,缺少人员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完成任务,再加上某些管理机构没有进行正确的工作人员配置,造成操作人员没有得到合理分工,从而使得工作效率以及质量都较低。

1.2配电网络分散管理模式不合理

所谓分散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工作,进行日常工作规划、日常工作监督,但是自我分散管理的方式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分散管理过程中对于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非常严格,员工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否则会出现数据混乱的现象,为配电系统的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我国的配电网线路的存在时间较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用户信息不完整的现象,导致我国配电网络线路的统计过程中出现容量误差,影响了配电网络调度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电力企业的部分运营部门对于电力运行数据信息并公布完善,包括单馈路图,造成了调度管理配电网络的过程中,无法了解整体配电网路的情况,出现了盲调现象。

1.3盲目调控

在我国电力调控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局限性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管理分散也加大了智能管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盲目调控的现象就会出现。在具体的调控操作过程中,旧时的方式方法和老员工的经验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不能满足电网的智能化管理要求,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不能带动智能电网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进行变更配网架空线路开关,分散电网的时候,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着就加大了调控的难度系数。

2智能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的优化措施

2.1实现电网管理方式的优化

配网调控一体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管理方式的一致性”。“管理方式的一致性”是重点强调的首要问题,而且从一开始建设的时候就要作为总体目标和整体管理要求。首先,应通过建立科学的参数指标来制定一体化规则框架,使各个系统良性互通,有效操作,达到信息时时传输和有效交换;其次,注意人与设备、人与装置等的有效统一,实施绿色电力,根据绿色电力相关要求,确保电网稳定运营,促进配网调控一体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输电电缆与变电装置的管理要更加严格,避免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应保障主网线装置的安全性,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最后,应基于对电力控制人员素质的提高目标,对相关人员进行电力一体化业务培训,建立电力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实践业务技能不达标的电力人员自动退出。

2.2提升电网运行管理的工作效率

实施一体化调控模式后,电网信息数据的收集和获取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使调度员的错误率得到有效的降低,缩减维修时间,与此同时,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数据得到更好的传递。比如,如果电网工作人员在进行一项调度命令,以往传统的运行模式的工作流程是在调度工作和现场监控之间进行电网信息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2.3采用现代化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技术

之所以要进行电网调控一体化主要就是要有效提升SCADA系统的智能指数,能够在已有的配电网调度和监控隔离基础上进行配网线路的远程监控。对于那些没有安设自动化装置的线路来说可以通过相应的手工图册进行管理。另外,可以建立基于GIS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模式,这样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模式的问题。此种模式主要是以自动化配网作为基础来接入自动化的信息,这样就能够进行配网的一体化调度,从而能够实现全天候的配电监控。同时,也可以在GIS平台上建立起电子地图,从中有效体现出设计的地理位置,这样就能够按照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层次进行配网管理。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模拟现场的事故情况,使得管理更加直观和高效。

2.4提高设备巡维质量

在调控一体化模式下,一方面,由于运行人员取消了设备监视工作,精力主要集中在现场设备巡维和操作等工作,对设备巡维工作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相对变电站有人值守模式由于巡维工作安排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使设备巡维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以毕节220kV官屯变电站为例,之前采用有人值守模式,设备巡视频率较高,一般是每天2~3次,采用调度+监控+巡维模式或调控+巡维模式后,对无人值守变电站每个月日常巡视和维护二次,降低了日常巡维频次以后,工作质量反而得到了提升。运行人员是这样解释的:若相同的设备每天都在巡视,对设备状态的敏感度不高,总以为和前一天没什么变化,时间长了对于问题就成了习惯性忽视,巡视周期增长之后,每一次的巡视都能敏锐的发现设备异常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2.5统一配网管理的模式以及标准

配网调控的一体化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为了提高电网系统的互换性以及可操作性,需要统一管理的模式以及标准。在实际构件配网调控一体化时,应始终坚持灵活的原则,并根据绿色电力的相关细则以及要求,确保电网运行的更为可靠。而主网则需要面对配网中的变电设施以及输电电缆,一旦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故障,所产生的损失以及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明确主网中设备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标准,从而根据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做好设备运行的管理工作,确保主网中各设备的运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电力系统对于国民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电网调控的工作效率和电网调控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确保电网运行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今的电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进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和推进我国电网企业整个行业快速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茹.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59+61.

[2]何新华.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2):180-181.

[3]张建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硅谷,2014,7(23):234+244.

[4]王文星.国家电网电力应用调控一体化建设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4):235-236.

论文作者:陈楠,邱艳华,张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关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研究论文_陈楠,邱艳华,张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