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2016年9月—2017年11月入住我院的并经医生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中选取128例,随机对其分组:甲氨蝶呤组和来氟米特组,每组各64例患者。甲氨蝶呤组采用甲氨蝶呤对患者进行治疗;来氟米特组患者则采用来氟米特对其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2d,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来氟米特组的血清学指标、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甲氨蝶呤组(P<0.05),来氟米特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相对较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相比较于甲氨蝶呤效果更显著,安全性也更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106-0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1],以滑膜炎为基本病理[2],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较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为此,分别采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对我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和对比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得到的效果比较满意,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128例患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均在2016年9月—2017年11月收入本院,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来氟米特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各64例。甲氨蝶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8±6.2)岁,平均患病时间为(3.7±1.3)年;来氟米特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2±6.2)岁,平均患病时间为(3.5±1.4)年。将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纳入标准:(1)经检查后被医生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2)阅读同意书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对相关药物过敏;(2)自身有其他的疾病影响本次研究。
1.2 方法
在本次的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以下疗法进行治疗:服用胶体果胶铋胶囊(大同大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9218)100mg,1次/d;碳酸钙D3咀嚼片(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70)1片/次,2次/d;叶酸片(天津市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215)10mg,3次/d;维生素D滴剂(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家准字H20113033)1颗/次,2次/d;甲氨蝶呤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甲氨蝶呤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644)5mg,1次/周;来氟米特组患者不服用甲氨蝶呤,在此基础上服用来氟米特片(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054),建议最初3天一日50mg,之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维持剂量一日10mg或20mg。两组患者均接受诊疗72d。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1.4 疗效标准
(1)见效:经治疗检查后所有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血清学指标正常;(2)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症状并未全部消失,血清学指标改善≥50%;(3)无效:临床症状或血清学指标没有得到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经由72d的诊疗,来氟米特组的总显著率93.75%优于甲氨蝶呤组70.31%,P<0.05,见表1。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主要表现为手、足的多关节炎症,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会导致关节畸形,更严重者则会丧失其功能[3],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类风湿关节炎很难彻底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病情,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4]。临床上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其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控制病情进展[5]。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含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风湿药、以及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等[6],而甲氨蝶呤则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药物之一[7]。甲氨蝶呤能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变部位,进一步高效地抑制发炎部位的恶化,但是易发生很多的不良反应,如肠胃不适、皮肤瘙痒以及肝功能异常等。经临床专业研究表明,发现一种新型药物来氟米特(高效低毒,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来氟米特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抗增值效果,能够抑制患者体内遗传物质DNA的进一步合成,提高患者对于外界不良因素的免疫能力。因此,将甲氨蝶呤治疗法与来氟米特治疗法作对比观察,以便获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最优方案。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较甲氨蝶呤更为显著,患者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都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来氟米特的效果更优、安全性更高,更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鹰.比较三种新型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J].当代医学,2017,23(10):128-129.
[2]王满响.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31):131-133.
[3]张沛峰.甲氨蝶呤联合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80例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2):2567-2568.
[4]张彦.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8):71+73.
[5]李海俏.双氯芬酸钠和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J].海峡药学,2016,28(02):174-175.
[6]顾菲,孙玥,陈思文,王培,丁从珠,孙凌云.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06):58-60.
[7]张徐明,刘群,吴頔,于乐,梅寒颖.甲氨蝶呤与依那西普联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5,12(06):996-998.
论文作者:高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关节炎论文; 类风湿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安全性论文; 血清学论文; 症状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