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先行地区产业升级路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产业升级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5)05-0074-07
一、引言
由工业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占有较高的比重,特别是重化工业所占比重的提高,是与一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密切相关的。这种增长模式可以从钱纳里关于多国发展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得出,也可以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得到验证。
20世纪伊始,美国、英国、德国是世界领先的工业经济强国。美国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身巨大的、不断成长的市场,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领导了资本密集型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20世纪第二个和第三个10年里,美国抓住内燃机出现,尤其是新型汽车工业的出现所产生的机遇,成为经济强有力的推动者。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企业的发展步伐还是放慢了。但是,那些以化学、电力、电子为基础的产业仍在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二战”以后,电子革命的兴起,以集成电路创新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引领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战后的持续稳定与繁荣,在一些已成熟的资本密集型领域,美国已被其他国家所追赶上来,但知识密集型技术的成功商业化,以及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美国仍然在生产效率、技术先进性方面保持了世界领先的位置。
“二战”前日本的产业发展方向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纺织业。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由于国内市场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日本企业的生产效益没能达到国际水平。而战后40年来的经济崛起,创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神话。1955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仅为美国的6%,西德的56%。13年之后的1968年,日本超过了西德,成为发达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期间,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为年均10.1%,远远高于美国和西德。这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得益于日本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日本工业适时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实现重工业化后逐渐向高科技产业转化,其中作为新技术产业的半导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超越了美国,占了国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显示了日本强大的竞争力。
如果说日本是北大西洋地区之外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地将经济转向稳定的现代工业经济的工业化后起国,那么,接下来韩国在“二战”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同样的成绩。1960年还是一个农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朝鲜的韩国,30年间一跃成为国际上第11大经济体,即创造了“汉江奇迹”。美国发展经济学中的“后工业化学说”将韩国作为后工业化的成功典型。主要是经过20世纪70-80年代初重化工业化的努力,起飞后的韩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70-1985年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43美元上升为2150美元,增长了近9倍。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的起飞基础与韩国类似,发展战略也有相通之处,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有所不同。台湾地区走的是先农后工,工农并重的发展道路;韩国则采取不平衡的发展模式,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在工业内部,台湾地区是在轻工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重工业;韩国则在轻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对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而其中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圈”等工业化新型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明显。这些代表当今中国最具成长性的经济区,紧紧抓住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契机,充分发挥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传统轻加工型制造业在这些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地区资本积累、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面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些工业先行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面临在后续的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调整工业结构、实现地区产业升级的问题。当前工业化先行地区主要面临三种选择:一是依靠已有的轻工业市场优势,重点发展传统轻型加工工业;二是向重型化转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结构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结构演变;三是超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新型工业领域参与分工和竞争。本文旨在探讨在整个国民经济工业重型化的发展时期,工业化先行地区应该如何布局其工业产业。
二、重化工业发展是工业化先行地区经济加速时期不可逾越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重工业比重一度迅速下降到50%以下,轻工业在1981年和1982年超过了重工业的比重;此后,两大部门在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其比重呈现此消彼长的波动状态。1990年以来,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又呈上升趋势,轻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不仅满足了中国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又满足了世界市场对轻工业产品的广泛需求,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进入2002年下半年以来,以汽车、电子通信、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化工、电力、煤炭、石油等重化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003年,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轻工业的增长速度,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5.82%,比2002年全年水平(60.95%)提高4.87个百分点,这样的变动幅度为多年来所未有。
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在中国引起了较多的争议。其主要依据在于重化工业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以及战略物资对外部的严重依赖。那么,应该怎样认识当前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呢?这里,需要从国民收入变动、城市化、国际间产业转移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推动中国重化工业增长的因素,一是来自国民收入和国民消费的发展和演进,以及这种发展和演进对市场消费力变化的巨大影响。当前,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而一些工业化先行地区城市居民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5000美元甚至更高,由此,中国的国民收入和国民消费的状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这里,最关键的因素是一旦消费总量的规模和市场购买力总量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产品的规模供给、规模效益和规模竞争的激励下,引起产品生产的装备制造、原材料和能源生产的大规模扩张,这是重化工业迅猛增长的基础原因。二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住房需求和汽车需求及相关投资需求,是推动重化工业发展的又一基础因素。城市居民住房需求的空前增长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移动浪潮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并构成住房建设、城市交通和环境建设的投资高潮。居民消费中住房和汽车需求热点的形成,又带来了对钢材、水泥、电力和运输等中间投入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致新一轮的固定资产投资。三是产业的国际间转移是推动中国重化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跨国公司向海外转移已由衰退产业或成熟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向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迅速辐射。利用各国在价值链各环节上的要素禀赋差异,跨国公司通过价值链拆分,把各个环节配置到能够满足其全球战略需要的最佳区位,不仅在跨国公司内部完成了产业整合,而且还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产业的空间分割,从而大大提高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基于价值链拆分的产业空间分割已经成为汽车、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等重化工业国际分工及跨国公司生产组织的主要方式。其中,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仍然十分突出。
此外,地方政府对重化工业的推进,也是促进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例如,北京市和上海市都提出要发展现代制造业;深圳市提出“工业适度重型化”的思路;浙江省一些地区提出要向重化工业升级,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等。
2003年以来,中国能源工业以及与能源工业相关的产业的增长非常迅速,发电设备、汽油、柴油等增长率都比较高;铝材、钢材、水泥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增长仍然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造船、汽车制造、机床的工业高速增长。这种工业增长态势其实就是重化工业高速增长、工业重型化的一种体现。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增长态势,本质原因就是社会经济中对中间投入产品的需求驱动的,而这些中间产品需求最根本的是由我国居民的需求层次、消费结构引致的。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重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许多行业面临新一轮主体技术更新和设备更新,为装备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加工制造业长足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融合和产业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的发展阶段,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中的地位正日益增强,而且越来越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作为大国,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像一些小国那样高度依赖国际分工,其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规模,能够支持内部分工较完备的经济体系的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导向应该以内需型为主,主要的资源和产品应该依靠本国市场,不能完全依赖世界市场来提供。但凡大国的结构均衡,其区别于小国结构均衡的最主要之处就在于大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
三、轻工业主导型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正积极地推进工业化,某些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也已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那些在国内不再具有优势的产业产生了向外转移的需求,而各国经济的日益开放也为这种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因此,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过程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同时,这种产业转移的地域取向也要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获取成本以及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程度的变化。发展中国家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产业升级利益,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承接途径:一方面,在短期内充分考虑本国现实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格局,获得分工利益;另一方面,发挥后发优势,着重致力于培养国内企业自身的创新体系,以便在更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改造发达国家转移的技术,最终转化为自身的生产能力。这样,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步建立,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运营时出于应对激烈竞争的需要也不得不主动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或在本地直接进行研发活动。
从消费需求结构看,衣、食等永远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这就意味着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传统行业永远都是有市场的。那么,为什么这些产业先行的国家不牢牢把握住这个市场,而是选择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呢?这意味着轻工业主导的工业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其局限性,这一点在“温州模式”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温州试图以一个相对滞后的产业结构来推进工业化。工业在温州的GDP中占1/2强,工业化仍然是主要任务。问题是,当前工业结构中的主导力量是轻工业(2003年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60%强)。按照一般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在人均收入超过1500美元后,推动工业化的产业应该是重化工业,温州的人均收入已逾2000美元,而产业构成的大头却仍然囿于代表工业化初期主导地位的轻工业。事实上,产业结构演进的迟滞对经济的影响已从近年来地区宏观指标差强人意的表现中凸显出来了。
以传统轻型加工业为主导的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新形势、新情况下遭遇很大挑战。总体而言,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低下和经常性技术贸易壁垒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沿海地区紧紧抓住了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业、纺织行业等)由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向大陆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其劳动力充裕的有利条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这些劳动密集型工业的附加值很低,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十分有限,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动荡的打击。在中国纺织产业比较密集的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多数企业生产雷同化,产品档次不高,花色不新,仅以低质扩量经营为主。另外,中国不少劳动力低廉、生产成本低、出口价格优势明显的产业普遍面临国外机构反倾销的压力。纺织服装业是中国的最具出口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但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以低价和数量取胜,国内企业大多数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目前,尽管有一些地区开始向高端产品或产业链发展,但迄今还没有出现像法国、意大利那样的服装业集群聚集。
(2)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区域经济的梯度推移和区域之间的竞争。一般地说,一个地方产业结构优劣决定了区域经济的盛衰,而产业结构自身优劣又主要取决于地区经济主导专业化主体在整个行业寿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主导专业化主体处于创新阶段或发展阶段,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就会高速增长,而该区域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反之亦然。随着工业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要素禀赋特征,劳动力价格上升,也传导到最终产品价格,使得最终产品价格上升,使得工业化先行地区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因此,这些传统轻型加工工业必然不断地向劳动力资源丰裕、劳动力价格便宜的地区转移和外迁。以泉州为例,一些大型企业,如菲莉集团、七匹狼集团、劲霸时装有限公司等总部纷纷外迁,使泉州区域产业经济初步呈现边缘化的潜在风险。同时,作为港商台商投资最早的热土,泉州在港商台商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投资布局中被“冷落”,台资的热点逐步向“长三角”、“珠三角”、华北等区域转移。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区域经济的梯度推移和区域之间的竞争,工业化先行地区如果发展传统的轻型加工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竞争力,对于这些地区来说,如果要想“把根留住”,恐怕就应该主动寻求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区域经济竞争。
(3)较低的产品附加价值如何面对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价值区位的竞争。在全球化的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美国利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领域中的创新优势,处于国际分工的顶端,主要从事最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日本和西欧国家则发挥其在应用技术领域中的优势,主要从事一般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而工业化先行地区以传统的轻型加工为主导,区域产业价值链虽渐成雏形,但大部分均位于产业价值链的底端,即最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做OEM等。2003年,东莞和其他几个南方市县使用贴牌方式(OEM)生产了三大主要男用品牌衬衫40%的世界市场份额。一件衬衫的出口价格是50多元人民币,约合7-8美元。由于是品牌产品,一件衬衫在美国的零售价格是70-120美元。生产了该件产品100%的物质形态,在最终价值的实现上却不到9%。泉州晋江陈埭已是全世界最大的中低档鞋材供应基地,在全球制鞋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中仍处于最底端,产品利润最低,企业赚的是“辛苦钱”。反观世界制鞋业巨头耐克、阿迪达斯、锐步,总部几千号人马,都在于研发设计和品牌运营的工作,而将生产制造等低利润环节外包给珠江三角洲和福建莆田、泉州等地厂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最近2年,泉州市66%的中小企业投到技术研发上的经费还占不到企业当年营业收入的2%,50%以上的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技术创新层次低,研发人才明显缺乏,附加值难以提高,难以摆脱代工的地位。
四、经济“偏轻”工业化地区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如上所述,传统的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导致的主要问题是其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价值低,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上升,这就导致这些地区产业竞争力下降,企业外迁和资本外流现象严重,从根本上影响了地区产业的植根性和可持续性。改变这种格局,必须对传统的产业结构做出调整。其中,一种可选择的路径就是,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跳过重化工业阶段,直接发展高附加价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但是,总体上看,以目前工业化先行地区的资源禀赋,我们认为,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时机尚不成熟。
在任何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和技术结构的选择都必须根据这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选择,才能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在人多地少的东亚经济和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已得到印证。从现阶段看,虽然中国这些工业化先行地区轻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重工业比较薄弱,而这样的产业结构特征显然不利于技术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与竞争,由于缺乏“研发”环节,往往不具有竞争优势。工业化先行地区的居民消费以及其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层次还处于中间阶段,这就导致了对中间产品的大量需求,如果这些发达地区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要求在分工链条上由外部地区提供这些中间产品。显然,用工业化先行地区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参与世界经济分工,而中间产品和居民消费必需品依赖外部地区,这种产业发展格局必将对地区经济造成严重后果。按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也并不意味着中国这些地区必须放弃目前需求增长快速的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只不过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所分工,在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上有所区别,现阶段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开发、制造为主。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化先行地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本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当前,国际产业结构正在面临新一轮的调整发展,发达国家着重发展新兴现代工业和第三次产业,而把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果中国工业化先行地区能够抓住这种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来承接发达经济的工业梯度转移,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就可以提升其产业结构高度,增强其自主开发能力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则会在区域经济竞争中丧失竞争力。当前,“珠三角”、“长三角”的全球制造业基地地位日益凸显,对以重化工业转移为特点的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加强;广东以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为代表的重化产业集群布局初定;对工业经济带动能力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开始起步,未来工业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发展可以主要依靠重化工业来拉动。工业化先行地区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调整其工业结构,便能在经济分工、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像浙江这样轻型工业主导地区也在充分利用沿海临港的区位优势,以产业链为纽带,抓紧实施一批钢铁、石化和船舶等重化工项目和装备项目。例如,镇海炼化80万吨乙烯工程、日本三菱化学60万吨PTA项目、宝新不锈钢60万吨国内最大高精度冷轧板项目、舟山5万吨级造船项目等已分别投产、动工或准备建设,使重化工业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因此,新发展阶段资源向重化工业和城市集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这是因为,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长阶段,其根本意义在于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产业发展的领域,带动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当前工业化先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必须注意把产业结构的安排与要素禀赋的特点和比较优势的变化结合起来。在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长阶段应高度重视客观上存在的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要抓住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间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和结构多样化的特点,使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在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之间保持平衡,注意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在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与此同时,把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始终作为战略重点,保证劳动力质量同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
五、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中国工业化先行地区既要遵循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优化升级的规律,又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自觉主动地对产业结构作出适时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围绕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工业化先行地区的政府部门在推进以轻型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转换、实现产业梯度升级的进程中,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产业政策措施:
(1)要制定好促进地区产业发展的用地规划和产业规划,以及区域要素供给、需求引导和产业组织优化方面的政策。中国人多地少,这在工业化新型地区情况尤其突出。从用地规划上看,为了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地方政府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应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的原则,进一步做好用地规划,做好各类开发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高效集约利用土地,促进产业集中、合理布局,发挥企业集聚效应,增强地区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产业整体实力,提高地区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组织政策上,鼓励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企业的本地化程度和根植性。地方政府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商务环境,鼓励集群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使得企业快速成长,壮大集群实力。
(2)着力完善资源的产权和市场定价机制,推动资源节约型的重化工业发展。重化工业发展是以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为基础条件的,而中国本土却没有充足的能源和原材料。当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反对重化工业的增长并不是说他们反对重化工业本身的增长,而是反对资源浪费型的重化工业增长方式。长期以来,中国对自然资源的管理方法主要采取计划经济的做法,自然资源基本上被当作公共资源开发和使用。可以说,制度性浪费是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如煤炭价格实行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双重管理,由于大量的电煤享受低于市场价格水平的计划价格,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各地大上电力项目,造成煤炭供应和铁路运输的日益紧张。
(3)大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调整结构的中心环节。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行业和区域技术中心为载体的共性技术开发体系,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集中力量抓好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尤其是抓好重点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项目,抓好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4)积极推进以循环经济为基本理念的生态工业区域建设,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不断延长产业链,开发新产品,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提升产业层次。在工业经济实现循环的同时,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把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措施整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战略,以此来调整地区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引入市场交易。
(5)维护并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技术与产品的自由贸易体制,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产业升级。作为一个国内要素结构比例严重失衡的国家,中国将长期需要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工业化先行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要不断地提高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有优势的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或分中心发展,改变低层次加工业比重过大的问题;要把引进国际资本与实施制造业“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更多地利用全球资金和技术资源,运用投资、贸易等多种手段,建立长期稳定的海外资源、能源供应,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此外,要积极调整我们国家和地区国际经贸战略中不适应自由贸易体制的方面,健全和完善保障公平贸易的管理制度与应对贸易和投资争端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经济稳定、地区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收稿日期]2005-03-26
标签:轻工业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