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唯行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 丙泊酚是临床上比较最常用的一种静脉麻醉药物,临床产科麻醉中应用丙泊酚却有着很大的分歧,有的认为它比较适合应用在临床麻醉上,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本文通过描述丙泊酚在产科病人的药代动力学,探讨丙泊酚在产科全麻以及辅助椎管内麻醉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丙泊酚在产科中进行麻醉的价值与意义,旨在为临床麻醉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关键词】 丙泊酚;产科;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123-02
丙泊酚是一种无色或者呈现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和光或者高温反应会变为黄色,遇到水、乙醚、内酮、乙醇会被溶解,临床中常用来做门诊患者的全身麻醉,维持和诱导麻醉时,通常情况下都会加用硬膜外或脊髓进行麻醉,也会在麻醉时使用些肌松药、镇痛药或者吸入性麻醉药,随着硫喷妥钠等新的麻醉药物出现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丙泊酚的应用产生争议,本文以此为契机探讨丙泊酚在临床产科应用的进展情况。
1.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
丙泊酚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能很快从血液分布到各个组织,能从血液中快速清除,但从周边组织返回血液的速度较慢,临床研究表明,影响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的因素有外科手术中的合并用药,高宗旺在研究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在产科病人身上的效果时发现,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延长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参数MRT,使得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变长,使用芬太尼便可以减少使用丙泊酚的剂量,从而抑制切皮的血液动力学反应,此外,有学者还发现血容量减少便可以少用一些丙泊酚,当使用剂量不变时,其麻醉效果会变强,这就是丙泊酚的药动学降低了器官对其的敏感性,产科病人在低氧或者多氧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到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1]。硫喷妥钠是一种巴比妥类药物,能在很短的时间起到麻醉的效果,患者不会产生兴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就像硫喷妥钠之类的麻醉药一样,丙泊酚不论应用在诱导前还是之后,都能能快捷地通过胎盘,研究表明对新生儿而言丙泊酚单次诱导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丙泊酚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
2.1 丙泊酚全麻诱导对新生儿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丙泊酚对新生儿的影响和临床应用的硫喷妥钠对新生儿的影响相似,比起硫喷妥钠,丙泊酚在药效上能抑制在为患者插管时出现心血管反应,产妇在用丙泊酚麻醉后能在短时间内立刻苏醒,据可靠资料显示,1997年国际产科麻醉医师协会在年会上讨论关于丙泊酚和硫喷妥钠对新生儿的影响时,鼓励丙泊酚应用在产科麻醉上的占了2%,而在2003年的年会上则有25%的人支持使用丙泊酚,事实上,无论是硫喷妥钠还是丙泊酚,亦或是其他麻醉药物,对新生儿多少都会有一些影响的[1-2]。
2.2 丙泊酚对子宫平滑肌的影响
产科传统的麻醉采用的是吸入式麻醉,但麻醉药物一旦浓度过高,临床上经常会出现抑制妊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增加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临床常用丙泊酚的血药浓度是2-9/m,蔡孟在研究丙泊酚浓度对新生儿的影响时,结果表明丙泊酚浓度为10/mL时会影响到子宫平滑肌,使其张力降低45%,而催产素对高浓度的丙泊酚发挥这一效用能起到抑制作用[2]。
2.3 与瑞芬太尼联合用于剖宫产
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镇痛药,能在短时间内起到麻醉效果,为了提高麻醉效果,麻醉医师经常选择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中,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即使出现呼吸抑制现象,也能在短时间的地面罩通气后得到恢复,临床实践得知产科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是可行的,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安全因素。
2.4 在特殊产妇的应用
丙泊酚能降低脑代谢、脑血流、稳定产妇的心血管系统,对于产妇的三尖瓣畸形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围产期心肌病、脊髓性肌萎缩、脑血管病等疗效较好,不会抑制新生儿,即便会出现抑制的状况,也会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恢复过来,也能有效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这是丙泊酚在临床产科应用中的最大优点。
3.丙泊酚辅助椎管内麻醉的应用
3.1 清醒镇静
产妇在进行椎管内阻滞剖宫产手术中,在未分娩以前通常情况下不能使用镇静药物,丙泊酚麻醉短效、诱导快、患者苏醒快、镇静效果较好,也不会出现剧烈现象,杨俊华等人在研究丙泊酚辅助椎管内麻醉镇静时,用40例剖宫产病人开放静脉后实施脊麻前每小时静注丙泊酚1mg/kg,与没有使用镇静的脊麻剖宫产产妇相比,胎儿最终出生到为产妇使用镇静药之前平均时间是(32.6±2.5)分钟,产妇都对此次手术的镇静药比较满意,没有用丙泊酚镇静的产妇反而出现脊麻后低血压或者低氧血症,因此小剂量丙泊酚镇静对母婴比较安全,这是因为丙泊酚对机体中枢具有催眠、镇静、遗忘的作用。
3.2 预防和处理椎管内吗啡引起的瘙痒
剖宫产术时出现全脊麻时,可以采用0.2mg吗啡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全脊麻现象,还能达到术后镇痛的效果,但吗啡会让产妇出现瘙痒现象,有临床研究认为一定剂量的丙泊酚能防止产妇出现瘙痒,这需要在胎儿未分娩出以前就使用丙泊酚进行预防,胎儿分娩后为产妇静注多剂量的丙泊酚与术后采用氟哌利多的防止瘙痒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氟哌利多的缺点是能让心电图Q-T间期延长,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室性心律失常,所以临床上更建议采用丙泊酚预防吗啡引起的瘙痒。
3.3 预防产妇恶心呕吐
丙泊酚在临床上还可以用作预防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机体出现呕吐多与脑内多巴胺DA2受体有关,而丙泊酚能够让大脑伏隔核的多巴胺浓度变多,临床研究表明,剖宫产手术中胎儿娩出后,采用丙泊酚静脉滴注,能有效改善患者恶心、呕吐,使用剂量为每小时1mg/kg,但如果把剂量增加1mg,反而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而小剂量的丙泊酚在预防剖宫产手术中产妇的呕吐的效果和1.25mg氟哌利多、10mg胃复安的效果差不多,但对于产妇较严重的恶心现象丙泊酚却似乎更有效一些,也有研究表明,丙泊酚与8mg的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在产妇分娩后,更能有效预防产妇出现恶心或者呕吐现象。
4.结束语
丙泊酚在产科应用中还有争议,但需要临床应用时注意的是在使用剂量上一定要仔细斟酌,丙泊酚对于剖宫产术中产妇的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对于一些特殊产妇也有效果,作临床产科的全身静注麻醉药,丙泊酚的应用前景和优势较多,其药理机制还有待后人继续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高宗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产科手术麻醉中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9):137-138.
[2]蔡孟.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对产妇新生儿的影响[J].重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25(13):115-117.
[3]杨俊华,郑光军.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辅助椎管内麻醉镇静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2):147-148.
论文作者:郭唯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产妇论文; 产科论文; 芬太尼论文; 新生儿论文; 椎管论文; 效果论文; 动力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