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考察报告_茅盾文学奖论文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考察报告_茅盾文学奖论文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获奖作品论文,调查报告论文,文学奖论文,茅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I06

作为当代文学的研究者,我们选择了文学精品战略的实施现状作为我们的科研项目。在1998年3月,我们开始了一项调查, 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发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接受调查问卷》800份,至6月初,陆续回收470份。我们设计的问卷,以“实话实说”, “提供准确信息”为宗旨,470份问卷,绝大部分都做出了认真的回答。这470位读者,除去一些回答的缺项外,可统计的自然状况为:354 位学文科(含文学、文秘、法律、经济、社会管理学、哲学、外语……等多种学科),84位学理科(含数学、物理、土木、化学、化工、林业、生化、水电……等多种学科),有40名硕士和攻读硕士的研究生,在校大学生(居多)之外,还有许多人从事记者、编辑、大中学教师、图书管理、会计、工程师、行政管理等工作;其中,30岁以下的读者有369名,31~50 岁的为31名,50岁以上的8名。我们将调查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 归纳出三个问题:一、对《白鹿原》的接受状况和评价;二、20部获奖作品接受综述;三、他们这样认识茅盾文学奖。现分述如下。

一、对《白鹿原》的接受状况和评价

在470名读者中,读过《白鹿原》的有270人,占总数的57.4%,其中56人自己购买了作品,占总数的11.9%。还有141 人听说有这么一本书,占总人数的30%。对该书一无所知的只有59人,占总人数的12.6%。在大专以上文化水准的读者中读过作品的人数超过一半,应当说作品的普及程度相当高。购买的人数也超过1/10,在读书人忙于生存、 收入并不乐观因而购买文学作品人数锐减的当下,这个销售成绩是非常了不起了。相信在经济发达、文化氛围更为浓厚的沿海地区,这个数字只会有增无减。这样高的接受比率,应该说为调查提供了较高的可信度。

就我们视野所及的评价意见,对读者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询问,内容、结果及结果在读过作品的读者中所占比率如下(部分答案有缺项):

询问内容(用打√×表示意见) 打√(比率) 打×(比率)

A.这是思想性、艺术性很高的传世 106人,39.3% 115人,42.6%

之作,有一些瑕疵,修改后可以获奖

B.对这部作品历史观和性描写的意见

113人,41.8%

97人,35.9%

,属于受众的误读所致

C.这部作品存在的问题,改动几千字79人,29.2% 128人,47.4%

,不可能纠正

D.这部书销售数百万,说明人们非常84人,31.1% 136人,50.3%

E.这部书销售数百万是因为它的出现

152人,56.3%

78人,28.9%

正好赶上大陆出版社开始以炒作形式

推出小说作品的时机,如现在推出,

不可能有这个销量

F.这部书的修改本会再次畅销 66人,24.4% 150人,55.6%

G.这部书的修改本只有少数好奇者(125人,46.3%

97人,35.9%

有读者补充:研究者)会再去看,之后

很可能无人问津

我们认为,上面7问答案的统计至少有如下意义:

1.单纯以销售量为作品受欢迎的标准是不科学的,因为具体到一部作品,它的发行环境可能有一些特别的因素,对不同作品的接受进行比较评价时,应当排除不同发行起点的干扰因素。

2.专家评价初面世的文学作品时,对“传世之作”这样必须由历史验证的评价语言应当慎用或不用,因为阅读是一种有较强时效性的行为,一时看好的作品可能很快无人问津,赞誉过高可能连自己几年之后都难以接受,结果反而激发逆反心理,减弱作品的接受效应,好像溢美的广告词起着引发消费者疑心的反促销作用一样。“传世”是一种后世方有资格做出的、属于文学史家的评判概念。从调查结果分析,说《白》作属于“传世之作”,可能过于乐观,一部作品才获奖,就已有2/3的读者不准备再看或买,而且推测它可能将会“无人问津”,他们的判断又会影响更多人,这与历史上的“传世之作”的接受状况不大一样。

3.同样,对于“误读”,若由专家单方认为,亦容易引起受众反感。受众会问,为什么另一些作品我们就没有“误读”呢?我们的“误读”是否也说明作家有“误写”呢?而且“误读”与“需要修改”的确是矛盾的评判。有三位赞成《白》作获奖的读者在“修改后可以获奖”字样上打问号,并写出“为什么要修改?”这种疑问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读者误读,应引导误读者纠正其误,而不是修改作品去屈就“误读”;如受众没有误读或只有部分误读,那么一部好作品若是一个有机体,改几千个字就改正了诸如“历史观”这样的缺欠,怎么可能?因此,评奖时对有争议作品,专家不宜以“误读”对群众反映做简单评价,而应当就具体问题做出负责任和有说服力的学术阐释。

对于在全部20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的问题,有23人答《白鹿原》。其中5人附加解释说, 最深不是因为最喜欢,而是对它的炒作印象很深。20人表示最喜欢这部小说,28名读者把它列为“第二喜欢”的作品,即表示喜欢该作的读者共48人,在读过作品的读者中占17.8%。把《白》作列为20部获奖作品中最差作品的有12人,列为第二差作品的有1人,两数之和为读过作品总人数的8.1%。还有23人认为它思想艺术水平都很一般,没有什么印象。

喜欢《白》作的读者中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朴实凝重深刻,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神秘离奇,文字优美。一位59岁的大学教授(中文专业)的评价是:“这是一部有缺陷的好作品。好的地方是反映了我国农村几十年来变革的一些属于规律性的东西。”认为它是差和较差的读者则抱怨:思想混乱,历史观错误,情节内容无聊(“那样的生活似乎只有小说才有”),表现“伪民俗”,夸张,哗众取宠,性描写很粗糙(粗俗),趣味不高。一位新闻系大三学生说她读起来“像吞苍蝇”,“实在恶心”。

我们认为,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与80年代以前对一部作品读者的意见大体趋同的情况相反,在我们的读书界出现了一些有较大争议的作品,争议不仅发生在专家中间,或官与专家中间,也发生在读者中间,读者与专家中间(虽然读者的评论,只是“发表”在口头,但这种口头评论,却不宜采取听而不闻的态度)。(二)现在读者对作品的不同看法,多为自己阅读的结论。相当一部分读者既不照搬也不大理会专家的评论。这表明读书界坚持独立思考的风气渐渐形成,过去曾经以专家意见为中心的状态已有很大程度的改变,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仍以专家意见为选书的信息源;但在读后往往乐于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或许与书籍销售的商业化操作有关,同时也表明评论威望的丧失以及评论对受众指导价值的萎缩。

二、20部获奖的作品接受综述

茅盾文学奖的20部文学作品的接受概况,可先从下面的问卷统计结果来看:

编号 书名

购买过 借阅过(人) 听说过 一无所知

(人) (含看过影(人) (人)

视作品)

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20 167

82 221

2《东方》 8 65 100 305

3《李自成》

39 154 130 186

4《将军吟》7 44

82 344

5《冬天里的春天》 23 116

84 270

6《芙蓉镇》

27 268

50 152

7《黄河东流去》4 75

82 313

8《沉重的翅膀》

16 113

73 284

9《钟鼓楼》

21 123

91 256

10《平凡的世界》 122 257

58 155

11《少年天子》 11 69

85 316

12《都市风浪》 7 21

37 412

13《第二个太阳》5 18

61 391

14《穆斯林的葬礼》 71 201

73 196

15《浴血罗霄》 2 14

57 399

16《金瓶缺》2 16

47 407

17《战争与人》 4 13

62 395

18《白门柳》1 13

50 407

19《骚动之秋》 4

9

45 416

20《白鹿原》

56 270 141

59

问卷问及对20部作品中最喜欢、第二喜欢、印象一般、认为最差和第二差的是哪些,在324人作出的回答中(冒号前为上表中的作品编号, 下同):

最喜欢的作品:

1∶8人;2∶1人;3∶5人;5∶3人;6∶17人;7∶7人;8∶6人;

9∶4人;10∶145人;11∶2人;13∶1人,14∶39人;19∶2人; 20∶20人;(其余作品为0,下同)

第二喜欢的作品:

1∶6人;2∶2人;3∶4人;5∶4人;6∶23人;7∶3人;8∶13人;

9∶8人;10∶32人;11∶3人;12∶1人;14∶35人;15∶1人; 19∶1人;20∶28人

觉得很一般,印象不深的作品有:

1∶4人;2∶3人;3∶11人;4∶1人;5∶4人;6∶11人;8∶7人;

9∶4人;10∶9人;11∶10人;12∶2人;13∶3人;14∶4人;15∶1人;17∶1人;18∶1人;19∶2人;20∶23人;

认为最差的作品:

3∶5人;6∶1人;7∶2人;9∶1人;10∶1人;11∶1人;14∶2 人;16∶1人;20∶21人;

认为第二差的作品:

6∶2人;8∶1人;9∶2人;10∶1人;12∶1人;13∶1人;20∶1人;

在上述调查结果中,比较耐人寻味的数字是:

1.销量最大的是《平凡的世界》(占读者总数的30%),其次是《穆斯林的葬礼》(占读者总数的15.1%),第三是《白鹿原》。而在读者中知名度最高的是《白》,只有59人不知道它,占读者总数的12.6%。可见知名度与销量不一定成正比,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读者不是听说好就买,而是看了好才买。

2.最受这批读者欢迎的是《平》作,喜欢它的有177人, 列它为差作品的仅2人;其次是《穆》作,喜欢它的为74人,列为差作品的2人;《白》作知名度虽最高,但只有48人喜欢,而有22人将它列为差作。喜欢《平》作原因比较集中的是:贴近现实,感情真挚,主人公灵魂高贵,其精神催人向上,文笔朴实。一个大学新闻专业学生写道:“理由太多,当初感动的原因已不复记忆,但一见书名仍有一种难言的……”喜欢《穆》作者比较集中的理由是:传奇色彩,人性、爱情的细腻描写,特别的民族风情,豁达人生观,优美质朴的文字。

应该排除一个使《平》作受欢迎程度最高的特殊因素,因为调查对象为大专以上文化的知识分子,他们自身在艰难中成材的经历使他们对作品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有位大学生说主人公的经历与自己类似,一位大四法学专业学生甚至写道:“(是)我的生活写照”。如果我们专向城市长大的高级知识分子、文学圈子中人或初中文化程度的其它行业的从业人员调查,这部书与它作受欢迎程度的反差,也许不会有这么大。但是我们认为茅盾文学奖在这部分读者中受欢迎的程度仍有重要意义,因为他们是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中介,他们的意见在其他受众中比较受重视(大专家少见,且个别参与炒作者失去权威性),大概可以与有持家经验的主妇对她的邻居在购物方面的建议,比教授在电视上的推荐更容易被采纳相似。

3.有些书读者实在太少,如《白门柳》和《骚动之秋》,一方面因为广西偏僻,另一方面也因为传播不力,听说有此书者,即使要看也恐无缘谋面,在后面调查传播方面原因时,就有作者写道:“找不到书。”

要求读者推荐与前几届获奖作品同时的好作品,回答者不足1 /10,答案也非常不集中,比较多的是《年轮》、《洗澡》、《废都》,均在10票上下。我们对《小说选刊》所做民意测验表明近两年最受读者青睐的长篇《苍天在上》和《抉择》也做了调查(考虑到其有可能进入下届该奖提名)。在470人中,回答者为257人,赞同二作均为受读者青睐的长篇的人数是56人,两作都不赞成的是17人;只赞成《苍》作的为29人,只赞成《抉》作的为12人,其中多数只读过一部;绝大多数人未读过两作。一些读者认为两作之受青睐是“因为腐败太厉害了”,不能说它们就是精品。对近两年优秀长篇另行推荐较集中的有《许三观卖血记》、《人间正道》、《时代三部曲》(都不超过10票)。

调查此类文学精品传播不够广泛的原因,对问卷列出的5条,470名读者有461人做出了完整或不完整的答复,统计如下:

原因(以打√×表示赞成反对) 打√(人) 打×(人)

书价难以承受33151

传播中介(如书摊书店经营者)素质 203

103

问题(不进货、不推荐等)

精品自身缺少号召力 171

129

媒介宣传不力25183

传播媒介增多,致使人们远离阅读 200

107

在“其它”一条下读者对原因做的补充中,最为集中的意见是:生活(学习)压力大,没时间读书,尽管很想读(“读书不当饭吃!”);宣传攻势大于实际水准,真假难辨;盗版书太多;正版书有的质量也不行;艺术不再神圣。

这些问卷真实地反映了读者的心声。其中属于文化人创作、经营方面的问题值得深思。特别是层层加价和商业化的广告包装方式,已使读者远离读书,把媒介当做喊“狼来了”的孩子,都是自毁图书市场的“短期行为”。精神消费与衣食住行的物质消费相比,弹性更大,消费者“愿意”的因素起更多的决定作用,正如一位读者写的:“作为老百姓有决定自己看什么的权力”,精神产品的经营者们对于这种文化消费的自主权是否还缺乏深刻的理解?

三、他们这样认识茅盾文学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茅盾文学奖在青年中一方面享有较高的威望,一方面青年们对它所知不多。不少人开始因为“没读过几本获奖作品,不好意思”不敢答卷,有一个大学本科(非文学专业选修课)班60多人,一半以上在答卷时撕下了问卷前的书目保留下来,准备做自己的“阅读指南”。茅盾文学奖设置16年,受众对它的了解究竟到什么程度?对它评价如何?是问卷要了解的问题。

(一)对茅盾文学奖的了解和印象

在“简要写出对茅盾文学奖的了解和印象”一题中,470 位读者有140人认为这是中国当代最高文学奖,有权威性(或有很高权威性), 另外15人认为其较有权威性。其中一些读者认为它有“导读作用”,有益于繁荣我国文学创作。13人说获该奖的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高,深受读者喜爱。一位在校的工科大学生说这个奖“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奖,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入围作品的质量会有很大的保证,这种认识取决于我对茅盾先生的尊敬和对国内主流大奖的信赖。”

与上面看法相反,14人对其权威性“表示怀疑”,另外6人认为, 该奖的权威性局限在对社会主义文学作品的评价范围之内,而非对所有的文艺作品。一位货币银行专业的学生说,此奖“有太大的权威性,而非大众性”。类似的看法:15人认为它是“官方奖”、“政府奖”,14人认为这是“圈子里的”、“沙龙性质”的奖,或是“脱离群众”的“专家奖”,一新闻专业的研究生认为这项奖“获奖越来越不说明问题”。

这个问题有185人未作回答,占问卷总数的31.4%。

对这一结果,我们的看法是:

1.知道茅盾文学奖的人数至少占问卷总数的41.1%,并有近30%的人肯定它的权威性,表明他们关注这项评奖活动,对政府、国家设的奖项有出自习惯的信任。

2.缺项和表示一无所知者亦占相当大的比例(58.9%),多少表明这项大奖在读者心目中的真实地位和影响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知道此奖项的读者不少人以“大约”、“好像”等字眼进行表述,或答“不清楚”、“不了解”、“不很关心”。若考虑到我们的问卷范围是知识界,大多数对象是文学爱好者,则可以推知,在文化水准较低的受众中,这个比例会更高。以茅盾文学奖作为中国文学最高奖,当是推出文学精品的重要举措,而文学精品所承载的使命是教育人、鼓舞人、感染人,在有众多读者全不知晓这一信息的情况下,其导向作用何以昭示?

诚然,当下社会文化娱乐活动和媒体种类骤增,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了多种选择,不必挤在文学的小胡同里,导致关心文学的人锐减,且商品浪潮之下,部分人也不再关注提升精神远离功利的文学,都会形成全国性文学大奖不为半数强的读书所知的局面。

(二)读者印象中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标准

对这个问题多数人不置一词,只有90人发表了意见。其中14人认为该奖讲思想性、艺术性,获奖作品思想内涵深,能反映现实生活,较为公正;8人认为该奖评奖标准偏向主旋律和现实主义手法;8人认为其标准框定在纯文学、严肃文学内;10人认为该奖持的是传统标准,即思想性第一,艺术性第二;8人认为该奖标准过于政治化, 与权威话语关系紧密,只能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的评奖标准;9 人认为该奖的评判仅限专家“钦点”,标准与读者不一致,风格题材均有局限性,故不喜欢该奖作品;12人认为其评奖规则程序不甚严格,标准“不切合文学本质”,“人为因素过多,有失公允”。还有少数人怀疑“评奖的透明度”、“偏于学术性”和“中庸媚俗”。

对“假设由你来评,你持什么标准”的问题,246 人的答复更众说纷纭,主要是:

1.把握时代脉搏,敢于触及现实矛盾,为民说话,有正义感,深刻有力地反映生活(65人);

2.好看。可读性强,故事情节吸引人,雅俗共赏,畅销,起码一般受众能看懂(62人);

3.有优美、洗练、令人喝彩的语言(26人);

4.艺术性和商业性相结合,在专家和读者中间把握一个合适的度(24人);

5.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重(47人);

6.走向世界,放宽政治标准,靠拢“人学”标准,增加人文精神含量(“引导人们向文明靠近”),同时具有中国文化底蕴(34人);

7.有思想震撼力,有哲理性,使人有所感悟,催人奋进(53人);

8.真实、真情、真诚,表现真、善、美(21人);

9.艺术性要强(28人);

10.有艺术独创性(9人);

11.艺术标准要多元化,应在现实主义之外兼顾其它艺术风格(3人)。

我们认为,这样纷纭的标准既说明读者对文学选择的多元性,也折射出读者认为该大奖多样性不足,它实际上透露了受众的如下思考:

1.对文学精品的认识问题。究竟什么是精品?它的标准是什么?读者需要什么样的精品?是否只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话语才能教育、鼓舞、感染人?社会主义文学精品是否仅仅取决于能否传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是否只有某些题材(如革命战争、建设)才合乎精品要求,在这个题材之上加上不坏的文学、能够站立的人物形象,就等于思想、艺术俱佳的精品?事实上,多数读者是把思想震撼力放在重要位置的,如上述1、5、6、7、8各点要求,这部分人占了答卷总人数的44%, 其要求的思想性内涵显然要比主流意识形态宽泛得多,丰富得多。精品的精神境界倘不能攀上更高的起点,必定会滞后于读者的需求。从读者的要求看,对文学作品思想性的理解有必要拓宽,是否可以提出“人文精神含量”这样一个标准,其意为:将人们从日常生活的形而下状况引向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思考,考虑我们处境的优劣,我们与自然、社会、他人关系如何,我们怎样改变环境与自身以超越自我,我们怎样能活得更好、更合理……这样的思想性可能与主流话语有一定距离,但人类公认的那些经典著作之所以经久不衰。正在于这种深厚的人文精神。相反,缺乏这种精神,作品尽管有大场面、大气势,紧贴当前群众关心的事情,仍会显贫薄,尽管名噪一时,而仍不能有力地影响一代或几代人。

2.文学精品的可读性问题。精品的各种意义必须在受众接受过程中实现。一厢情愿地“钦定”某些精品,而读者不问津,价值也等于零。“好看”,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今天作家的平均文化起点很高,文字优美、人物丰满的作品人们已不罕见,读者的阅读期待也就水涨船高,比如提出了“令人喝彩的语言”和“艺术独创性”这样的标准。从前面的多项调查看,茅盾文学奖的许多作品显然还不够“好看”,亦即魅力不足。读者心中的精品与评奖者心中的精品存在的距离应当尽量缩小,这是一个不再新鲜,但并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3.风格的多样性问题。读者的接受标准已具多元性,入选作品的类型、手法也应具有相应的多元性。既应鼓励具有独特性而又能深刻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应鼓励其它风格流派的优秀之作。作家不应是害怕众口难调的小媳妇,而应敢于领导阅读潮流;评奖也不应非要大众屈从专家个人的口味。文学既是创作,必然要强调独特性和独创性,这本是最自然的事。

总之,作为国家级的权威奖,茅盾文学奖有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发挥强大的导读作用。在评奖过程中,为了排除商业炒作或其它人为因素,我们认为,可以在专家初选之后,委托公正的调查部门,分别在不同地区的读书界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鉴定作品真实的社会效益,给专家、群众两方认可的作品颁奖。有一个读者谈到评奖数量问题,认为奖评得多了一点儿。虽只有一个人这样讲,我们认为还是值得评奖者考虑。目前许多奖都持宁缺毋滥的态度,茅盾文学奖也不一定每把交椅都要坐满。

标签:;  ;  ;  ;  ;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考察报告_茅盾文学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