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论文_吴月辉

小学数学课堂中“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论文_吴月辉

(安化县泥埠桥完小,湖南省 益阳市 413500)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图像与几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此课题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数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助于学生培养空间概念,对立体空间也有一定的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加强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增加了几何与图形的关系学习。本文将通过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从《新课程标准》的对于此课题的要求建议出发,对一些易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借此对此课题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一、《新课标》对于“图形与几何”的要求

1、学生能建立空间概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理解的“空间”做出以下定义,“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尽管这段文字看似是阐述了一个概念,更多的实则在向广大数学教学者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要求学生在图形与几何的课题当中建立起空间的概念,再逐步从空间的形象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形成一定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能够用科学的语言准确的表达空间概念因此小学阶段对于空间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复杂图形与较难一些几何知识的基础。

2、几何直观能力

小学生到了一定阶段需要提高几何直观能力,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加快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图形相关方面问题。学生在有一定的基础之后,掌握了简单的空间知识,对空间有一定的想象力以及空间观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其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只是为了应对考试,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有解决问题的思维观念。因此针对较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对其提出相对的高要求。几何直观能力便是对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的一种考研,它需要学生动脑经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己主管的分析,用头脑风暴来对遇到的题进行理解,通过几何直观能力,能将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相对简单。

3、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不仅如此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生活中常常需要使用的思维方式。在小学阶段实行“图形与几何”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小学阶段,通过简单的几何教学,让学生掌握应该掌握的科学知识,培养的逻辑推理能力更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在小学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更多的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比如在学习各种公式定理,长方形的面积等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尝试,测量,对比数据从而发现规律,这样不仅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更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

二、“图形与几何”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教师方面

有一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教学教材并不熟悉也不愿意花时间进行深入的分析,按照自己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随机授课,想到哪里讲到哪里。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刚毕业的新教师以及教龄很长即将的老教师身上,新教师由于经验并不丰富,对教材不够了解,不能从科学的方面来对教材的每课每单元进行分析,老教师往往停留在很多年前的教学经验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并没有对课题课程进行充分的了解,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出现很多问题,不仅不能进步,而且课程标准也无法得到满足。教师想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需要认真的分析教材,了解课堂以及单元的设置规定,掌握知识点的主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反馈,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果,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统一的整体。

2、学生方面

图形与几何这一课题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总结才能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只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书本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学生依靠想象是无法学好的。再加上小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对于单纯的知识点的讲授本身也并没有什么兴趣。著名数学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空间表征的建构是通过儿童渐进的动手活动形成的,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但是据笔者的了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了解真正的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去了解去发现去观察。

三、对“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建议

1、将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动态处理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是几何学习的基本观点。在针对好奇心很重的小学生时,教学时我们可以将知识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使生硬的知识点动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各种软件,如ppt,ps等将学生要学习的点、线、立体等等通过动画展示出来。这对于数学老师确实是一种挑战,但是这种效果非常不错,教师可以在上班时多多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通过动起来的画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几何的变化。其次,教师还可以借助工具,如叠纸等各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的变化。通过种种动起来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可以非常简单明了的让学生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也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的几何不仅仅有助于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还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了解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种种联系。

2、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生由于自我学习能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因此对于一些枯燥知识的学习效率没有那么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开发教学手段,通过各种事件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师应该发挥低学龄学生的动手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的过程中通过大小肌肉的运动还能够对学生产生肌肉记忆。比如在学习简单的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想要的形状,先教会学生通过直角剪出长方形,在通过一定的关系让学生剪出正方形,通过实践动手以及老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到知识。

3、处理好学生实验操作与理论抽象学习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教师多引导学生脱离课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中去发现了解总结知识,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结合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联系生活中出现立体概念,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感受与认识,从而实现好实践操作与抽象学习的关系。通过学生实际动手与观察生活中的而获取的知识,会更加深刻与具体,经得起时间的打磨与推敲。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教师要多让学生归纳和总结实践经验。比如在讲解点线面的关系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观察教师内部的结构,通过两点形成一条线,在通过线形成教室里的一个个面,在通过每个不同方位的面构成一个立体的空间。通过不断的观察,让学生在脑海中有立体概念,再从教室内部慢慢转移开动小脑筋思考,脱离教室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的立体的概念,这种方式简单明了,能够让学生快速的掌握知识,同时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效地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周东明,《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的思考》,视野(教育教学),2007(5)

[2]秦德生、孔凡哲,《关于几何直观的思考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0)

[3]俞求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的初步研究》,学科教育,2002(3).

论文作者:吴月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中“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论文_吴月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