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永安市供电公司 福建省永安市 366000
摘要:本文对一起不按电缆施工规范敷设220kV电缆磨损导致电缆磨损质量事件,为今后的电缆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力电缆;敷设工艺;措施
一、工程概况
黄X~永X牵引站Ⅱ回220千伏线路工程(调度编号:220千伏黄XⅠ路),新建架空单回线路0.6kM,导线采用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新建电缆单回线路0.13kM,电缆采用铜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纵向阻水层、皱纹铝护套、阻燃聚乙烯外护层结构,导体采用630mm截面,电缆型号YJLW03-Z 127/220 1*630。
建设管理单位:XX供电公司
施工单位:XX送变电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XX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二、事件经过
1.关于电力电缆外护套刮伤事件经过
2018年9月11日,施工单位对黄XⅠ路220千伏C相电力电缆外护套开展“外绝缘电阻试验”,在直流电压加至2kV时(规范要求10kV),C相电缆外护套即被击穿。
9月12日,XX供电公司建设部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对故障点进行了查找,发现敷设于变电站内的电力电缆存在1处因施工电缆未按规范展放导致的电缆外护套刮痕,刮痕面积长度约80公分,且伤及铝铠(详见图1-1、图1-2)。
图1-2 伤及皱纹铝铠处刮痕(C相)割开外护套后
问题发现后,在建管单位要求下,施工单位对三相电力电缆的防火涂料进行了全线清洗,清洗后经核查,三相电力电缆共计发现25处(站内20处,站外5处)外护套刮伤、1处铝护套刮伤(其中A相16处外护套刮伤;B相5处外护套刮伤;C相5处外护套刮伤,且其中1处伤及铝护套)。
9月13日,在业主、监理及运维人员旁站监督,电缆厂商的配合下,施工单位(XX电缆班)将C相电力电缆损伤处外护套割除后,对受损部位绝缘树脂污秽进行了酒精清洗,后采用相同的材料进行了加温融合修复,并对其它较轻微的刮伤处也进行了加温融合修复。修复当日,施工单位对三相电力电缆外护套再次开展了“电缆外绝缘电阻试验”,三相电缆外护套分别加直流电压至17kV(规范要求10kV),加压1min,试验结果“合格”。
2.关于B相电力电缆皱纹铝套凹陷事件经过
在安装B相电力电缆终端头施工过程中发现皱纹铝套因终端头制作采用0.75吨链条葫芦调整电力电缆制作所需的位置时,链条在皱纹铝套处未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导致皱纹铝套波峰处出现凹陷(详见图2)。
图2 B相电力电缆终端头处皱纹铝套凹陷图片
9月11日,在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完成后的“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时,三相电力电缆分别加交流电压至216kV(规范要求1.7Uo),加压60min,试验结果“合格”。
三、原因分析
(一)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
经查黄X~永X南牵引站Ⅱ回220千伏线路工程(调度编号:220千伏黄XⅠ路)设计图纸:
1.图号“351-S657S -T0702-06电缆布置图”(详见图3)明确了电力电缆敷设要求采用蛇形敷设,但施工现场却采用了直接拉直敷设(详见图4)。
图4 直接拉直敷设
2.图号“351-S657S-D0701-01电缆沟施工卷册说明” 明确了电力电力沟应采用圆弧施工,而施工现场却依据惯性思维直接按照900转角砌筑了电缆沟(详见图5)。
图5 351-S657S-D0701-01电缆沟施工卷册说明图(圆弧设计)
施工单位未按设计图纸施工,导致建管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后,在电力电缆回抽时未采用防护措施将电缆本体与支架尖角、电缆垂直沟壁可靠隔离,是导致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
图6 调整后的蛇形敷设
(二)施工方案执行严重缺位
经查施工单位编、审、批后的《黄历-永安南牵引变220kVⅡ回线路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详见图7)。
图7 电力电缆敷设施工方案报审页
施工方案中已对电缆的施工工艺流程明确了详细的要求,并对电力电缆每项制作工艺、每个制作流程、每步工艺要求、每个工序试验都做了详实的规定,但现场施工负责人未严格落实施工方案项目部交底及班组级交底,仅凭借自身经验开展施工,是导致本次事件的又一直接原因。
具体表现如下:
1.施工方案4.2.2.5明确了电缆开盘需通知建管、供货方一同对电缆盘进行开盘,并做好电力电缆“外护套绝缘试验”(详见图8)。
而现场实际电缆开盘时均未通知相关人员即自行开盘,同时也未对电力电缆开展“外护套绝缘试验”,以确认厂商供应电缆是否完好。
图8 “电缆盘开盘检查及就位”施工方案
2.施工方案4.2.2.7明确了电缆敷设需采用输送机,并附有详细的牵引力矩计算方法(详见图9)。
而现场实际施工却采用了“链条葫芦+柴油绞磨机”的简单牵引方式开展了电缆敷设。
图10 “电缆造型调整与固定”施工方案
(三)施工单位日常管控缺位
施工单位对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核、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据现场了解本次220千伏黄XⅠ路电缆施工人员均为第一次开展该项工作,缺乏施工经验,而施工单位针对该情况,也未提前对该批施工人员做好作业前的施工技术交底和工艺培训。同时,施工项目部关键管理人员每周报审至监理、业主的作业计划与实际施工均存在较大偏差,导致监理、业主单位对现场施工分包队伍的日作业信息无法有效跟踪,致使分包作业监督缺失,是导致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三)监理单位现场旁站监护不到位。
到岗监理人员未尽到监理监管职责,未及时制止施工作业人员的违规作业行为,现场施工监护不到位,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四)业主单位监督不到位。
到岗业主人员未尽到业主监管职责,未认真核查施工单位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的开展以及安全措施布置情况,未及时发现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现场监督检查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并指出施工单位的违规作业行为,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又一间接原因。
四、供应商电缆工艺调研情况
电力电缆磨损事件发生后,XX供电公司于9月17-18日组织建设、运检部门赴本次电力电缆供应商“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开展了产品调研。
据亨通公司介绍,本次220千伏黄XⅠ路采用的YJLW03-Z 127/220 1*630型号电力电缆从“内芯导体”至“石墨涂层”共有9层设计,具体详见图9:
根据供应商介绍,该型号电力电缆的“皱纹铝套”波峰与波谷之间存在4.5mm的结构间隙,该间隙可作为该型电缆“皱纹铝套”受到挤压变形的最大空间(详见图10)。
另据供应商介绍,YJLW03-Z 127/220 1*630型号电力电缆可抵抗5吨以内的“瞬间冲击压力”,其“皱纹铝护套”与“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之间扣除“波峰波谷差值4.5mm”、“皱纹铝护套厚度2.4mm”后,留有6.3mm的间隙,以作为电力电缆受到外力挤压时的变形裕度(详见图11)。
图11 YJLW03-Z-127/220kV 1*630 电力电缆分层截面图
对照本次220kV黄XI路采购的电力电缆结构(图9),分析如下:
A相16处均为“外护套”刮伤;
B相5处均为“外护套”刮伤,电缆终端头1处为“皱纹铝套”凹陷;
C相5处均为“外护套”刮伤,其中1处伤及“皱纹铝套”。
三明公司运检部认为,电缆本体除上述明显外伤外,电缆展放由不具施工能力的劳务班组进行作业,未配置合适的工器具,过程中未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工艺对电缆进行必要保护,野蛮施工,不排除电缆牵引部分内部存在结构性变形问题。
结束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电力电缆正朝高电压普及应用,通过上述分析在今后的电缆敷设应加强事前和事中控制,避免出现
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21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Q/GDW512)
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电缆产品资料
论文作者:郭绪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护套论文; 电缆论文; 电力电缆论文; 皱纹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方案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