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读写互动教学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互动论文,新课标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理论基础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语文教学在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博大精深的语言及感悟浓郁的人文思想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何将所学所悟所积累源源不断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传统语文教学中死读书而不会学以致用的陈旧学习行为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尤其是扼杀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建构富丽多彩的精神世界的能力,从而导致读了十多年的书而无法顺畅地与他人交流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教学行为是失败的,必须彻底根除,应尽快建立健全读写互动、读写双向促进的语文教学体系以便适应时代教育的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同时又指出“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就非常明确地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阅读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宗旨,大胆开发与拓宽阅读市场,开展广博阅读,提倡创新写作。通过阅读,拓展其知识视野,激发其审美情趣;通过写作,提高其文化素质,提升其人生信念,真正促成读写双向互动与共进。
如何构建语文阅读写作互动教学的课型呢?“接受美学”理论认为:阅读是由读者的文化、经济决定的,读者正是以他自己的经验、态度和情感带入文本帮助创造出文本的意义。新课标指出:“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通过图书、报刊、文化、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关注个性阅读,激发写作欲望,其实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阅读的期待视野将激发学生再创造作品的兴趣,写作的冲动与过程同时又刺激了阅读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阅读质量,这样就形成了读写互动,相依相从,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将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以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以写作促进阅读,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想境界。
二、读写流程
1.博览·方法
阅读与写作,应以读当先,读书破万卷,方能心领神会其中的无穷趣味。清代学者唐彪说:“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现代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说过:“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读书要广博,知识才丰富而全面。自然、哲学、天文、历史、地理都让学生读一读。因阅读时间有限要使阅读有效率,还得讲究方法。我特将名人名家的读书方法介绍给学生,供他们参考:a.毛泽东的“划读法”:初读作标记,划要点、难点、疑点;复读整理,复习要点,攻读难点,思考疑点;b.徐特立的“浓缩法”,读文章通过心灵过滤,把其中精髓部分浓缩于一两句话上,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学会贯通。c.邹韬奋的“宝塔法”,先浏览一遍,喜欢的标记号,再阅读第二遍,尤其喜欢的再阅读第三遍,这样读的书籍就形成一座宝塔,越往上数量越少越精华。d.爱因斯坦的“淘金法”,阅读宛如沙里淘金一样,丢掉无用的“沙子”,留下有用的“金子”。博览加方法,阅读质量方能提高。
2.积累·整合
新课标指出:“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阅读文本,需要积累,不仅积累文本的立意、构思、表达形式、表现技巧,更为重要的是文本所渗透的认识能力以及人格素质,可以说积累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语言能力的形成,“习得”远远重于“学得”,学生写作能力的“习得”主要源自阅读的积累。荀子在《劝学》中阐述学问的积累时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的积累”。这都是强调阅读积累的重要性,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或摘记、或听新闻、或做调查,方式要灵活多样,而积累所得往往是杂乱无章又丰富多彩,要使之具有条理性和实用性,还需要有效的选择与整合。让学生自行讨论与交流阅读所得的信息,读者与文本通过了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就会从中弃其糟粕,汲其精华,聚沙成塔,手上的材料就会越积累越丰富。我们认为广读博收,积累整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阅读积累和整合与写作直接相关的素材,包括文本的语言形式与技巧,结构与主题、思维方式与思想提炼,从而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领悟·升华
学生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阅读层面上,远达不到真正建构新的文本意义的目的,这就需要学生深一层的思考和领悟。“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自古以来学习与思考关系就这样紧密相联。新课标同样指出,学生阅读优秀读物,要多角度多层面与文本展开对话,读熟读透文本意义,从中吸收知识,学习语言,开阔视野,充实思想,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有独特的见解,善于发现自我,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鼓励学生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学中还要求学生将阅读中通过思考和感悟所得到的语言信息和思维材料加工、提炼,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为写作做必要的心理准备。笔者有一学生在读到《史记》关于李广射箭一段中的“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提出质疑:“见草中石”文句已暗示李广已经知道,夜幕下所见的那是“石”,并非是“老虎”,既是“石”,又怎能有力气做到“没镞”;既知是“石”,后文又怎有“视之,石也”的惊叹。待到他学习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后,再进行思考领悟和提升,大胆否定了朱先生的说法,也肯定了王若虚先生“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的改法,为他撰写的小论文《〈咬文嚼字〉的几处质疑》积累了很丰富的材料。
4.读写结合
从语言学上看,阅读是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而写作则是运用语言,能自如运用语言必须以丰厚的积累、深透的理解语言为基础,也就是说学习需要写作,写作又必须以阅读为基础,没有正确的、充分的阅读做基础,光写还是不行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欧阳修说:“为文有三多:多读、多写、多商量。”鲁迅说:“文章怎样作,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丹麦语言学家耶斯森认为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没有阅读的积累就没有写作的提高,阅读是写作的木之本,水之源。广泛的阅读可为写作奠定充分的知识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但要把这积累和思考所得的真正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教学中必须巧设机制充分利用这些所得有目的进行写作训练,必须将阅读所得有机渗透到构思运笔之中,通过写作来验证阅读感受,巩固阅读成果,丰富阅读内涵。如果把语文教学看作一棵大树,那阅读就是树根,写作就是树上的鲜花和果实。鲜花美丽,果实诱人,那是有树有根的支持。这大树要长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根要发达,要提供水分,叶才开花结果。张志公先生在《读是写的基础》一文中打了个比方:“唱戏就得张口唱,光念表演的书,不登台不开口,一辈子也学不会唱戏。”说的都是读写要结合这个理。
5.读写创新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敢于探异求新,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笔者教《读〈伊索寓言〉》时,启发学生大胆思维创新,多维度、多层次解读文中的九个故事,如“我们就是下去以后,眼睛还是向上的”。学生热烈讨论后出现新的解读:①揭示有些人“狗改不了吃屎”的劣根性,下台的原因就是“眼睛向上”,栽了一个大跟头,仍不悔改,仍“眼睛向上”;②有些人眼睛总盯上级,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以博得上司欢心,以便往上爬;③事业上有些人“好高骛远”,总盯着远方,不脚踏实地做事,结果大多以“下井”为结局等等。不仅阅读要常读常新,写作更需要创新,不落俗套。阅读所得的立意构思、思维方式、表现形式、语言技巧等等,若原封不动的搬来,那是抄袭,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韩愈提出创作高下品评标准是“能自树立,不因循”,即创新写作不拘泥于书本,借鉴范文又不迷信范文,不因循守旧,有个性有创新。内容上:善于选材,巧于提炼,精于立意,即拥有主体的自得之见,自然之情与自在之趣;语言上:善于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创出新鲜活泼的语言形式,或含蓄,或幽默,或典雅,正如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文章的风格也由此而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