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浅析论文_苗玉光,马吉瑞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浅析论文_苗玉光,马吉瑞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宁津县供电公司 山东德州 253400)

摘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人员、设计、施工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如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导致电力系统运行困难。下面文章就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安全技术

引言

输配电和用电工程承担着向全社会供给电力的重要责任。社会各层级用电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运行状态,还会对人们的用电安全与生命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当下显露安全运行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用电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与传送效率。

1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中影响因素分析

1.1输配电线路设计的问题

电网系统中电力运输的距离较远,因为输配电线路较长,因此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输配电线路在设计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电力输配的效率和电网建设的经济成本。电网输配电线路一般被架设在城市城区和郊区野外,在实际架设中会受到建筑物、地质水文、地形等因素的限制,加强科学设计有助于提高线路的合理性,不合理的线路设计方案会在施工时埋下隐患,导致输配电线路运行后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

1.2人为因素

从分布上来看,输配电线路范围较大且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在安全性方面要求相对较高。在进行线路的布置时,经过复杂的建筑物和林木时,如果附近杂物未清理及时,势必会增加线路故障的风险。运检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路线故障的检查,及时排除潜在风险,提升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3有害天气导致的线路故障

恶劣天气对于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影响较大,例如雷雨、凝冻等天气,还有一些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泥石流、地震等,都可以造成电压不稳,个别线路跳闸,输配电路被切断等故障,电力输送中断,导致用户用电困难,企业生产暂停,给地方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调查发现很多输配电线路架设在野外,大风还会刮起一些异物,也会导致输配电线路出现短路、断线等问题。

1.4运行管理与维护问题

如今,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配电系统不断更新与改造,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工艺、技术、方法和材料被采用。因此,在新能源、新技术得以推广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线路维护管理的新要求。为确保能够拥有良好的运行线路,必须按照维护为主、维修配合和及时更换的原理做好相关管理维护工作。一方面,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需要积极应对,尤其是夏季防雷工作,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便于及时维护出现的问题,保证线路安全运行;另一方面,侧重于维护线路加高区域,尤其是失陷地线路支撑面出现类似于塔架基础受损和地面下陷的可能。一旦发生问题,再受到雨水的冲刷,会加重地面下陷的程度,最终破坏滑坡,影响用电安全,严重威胁用电运行的安全性。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

2.1科学设计输配电线路

在输配电线路的前期设计过程中就应该多向各方面征求意见,才能保证线路的设计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出现大的故障,浪费不必要的维修成本。要向电力专家征求意见,详细了解不同用电量应该搭建的线路材质和宽度,务求科学性和准确性。要向线路附近居民征求意见,了解他们的用电需求和日常的用电习惯,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周边线路是否会造成损坏。要向天气专家征求意见,分析研究当地近年来的天气情况等不可抗力情况,便于根据天气状况设置输配电线路,增加安全防护设施。

2.2完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质量保障机制

第一,在电力系统线路设计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对网络结构的科学化设计,进行预测以及设计方案的构建,保证电力设备布局的科学性,为当前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在输配电线路设计中,应该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机制,落实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岗位检修责任,明确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能,并按照规范性的审批程序,进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管理技术的构建。第三,提升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并要求持证上岗。

2.3强化技术员工岗位职责

电力企业要重视提高电网输配电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首先,要保证员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工作经验要丰富,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和学习,熟练掌握输配电线路和设备的运行情况,掌握输配电网维护的技术,电力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强化员工的工作能力。其次,电力企业要制定科学的制度,针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制定相关的规定,借助先进技术对线路运行进行过程动态监测,每次维护后都要做好维护记录并上传,并保证制度能有效落实。另外,电力企业要强化员工的岗位责任,员工要遵守职业道德,要重视电力网络运行的安全管理,促使操作规程合理化,避免出现交叉作业;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电力输配维护效率。

2.4防雷、防风技术

第一,防雷技术。跳闸率与耐雷水平是判定防雷好坏的两大标准。为保证用电线路能够安全、正常运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改进防雷技术。一方面,强化架设避雷线,最大限度降低被雷击中的概率,且发挥耦合与分流的作用。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接地电阻值,保证其小于10Ω,以充分提高防雷效果,显著降低雷电反击概率。另外,需要架设耦合电线,以显著增强耦合作用,并充分发挥分流作用。第二,防风技术。防风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在风力的推动下线路依然能够安全运行。提升安全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安装防震锤、加装间隔棒和增加塔杆数量等。

2.5完善运检管理系统

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促进管理一体化的实现,结合运检管理目标不断完善当前职能,尽可能避免传统管理模式的线路运检问题,不断增强运检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与此同时,运检管理系统需确定输配电线路检修的计划内容以及运行的实际情况,结合这一情况适当地调整线路运检工作,以保证管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2.6优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状态检修方案

为了保证输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输配电线路运行中构建精细化、科学化的检修方案,以全面提升输配电线路检修的整体质量。为了提升状态检修的整体质量应该做到:第一,架空送电线路设计中,应该需要将“条”作为单位,通过同塔、同杆架设状况的分析,进行单独性的评价,以保证输配线路状态检修的整体质量。在架空送线电线路评价中,应该将技术部分、杆塔部分的设计作为重点,实现对线路的区域性保护。第二,在输电线路整体性评价中,应对各项线路的状态值进行正常性的评价,当评价结果为正常现象,则认为线路输送具有稳定性。第三,在状态检修维护工作分析中,为了保证线路输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应该充分发挥配电线路的使用效果,并通过定期检查,保证输配线路设计的整体质量。

2.7构建信息档案数据库

运检工作中要积极构建信息档案数据库,提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以便于配电线路运维管理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能够拥有更多的信息支持。同时能够便于系统各项数据整合与管理,比如可以利用设备档案管理库,对比变压器故障信息,明确故障程度,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配电线路运检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要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提高线路设计的科学性,运用先进技术解决输配电线路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针对恶劣天气,加强输配电线路的巡视和运行维护,及时排除故障。

参考文献:

[1]张祎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41-42.

[2]邓有良.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南方农机,2018,49(24):111.

[3]李铸.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与跨越式发展探讨[J].居舍,2018,(36):166.

论文作者:苗玉光,马吉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  ;  ;  ;  ;  ;  ;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浅析论文_苗玉光,马吉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