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大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大论文,若干问题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11月全国电大校长座谈会上确认了我国电大教育今后的发展总目标是:“立足我国的国情,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电大的特点和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覆盖全国、服务于基层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功能办学,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作出积极贡献,把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教育的开放大学。”
无疑重新确立和强调电大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我国政府面向现代化教育战略规划的跨世纪抉择和方向,也是开创电大15年的一个新里程碑。发展广播电视远距离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途径。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社会的生产结构不再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而是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管理、社会生活高度现代化要求未来的教育趋向多样化、个别化、终生化。教育的特点是面广、量大、时间长。要适应这一要求,唯一途径就是实现以广播电视为主的现代远距离策略和活动。
我认为实施总目标关键的关键,在于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研究、找准位置、促进改革。
广播电视大学只有站在现代教育发展的高度,正视现实,既要看到开放性、远距离、多媒体、现代化是电大的特点和优势。又要看到目前电大办学中某些封闭性、近距离等弊端将有可能使电大回归旧的传统教育的办学老路。
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又是两个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如何以务实的态度回顾昨天,以戮力同心地信心前瞻明天,以充分的热情和理性把握住今天,是我们电大人在认识和行动上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
一、辉煌与欠缺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总会有两面性,关键在于认识的角度和方位。
1.站在电大看电大。16年前,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建立了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电大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专业种类结构、层次结构和地理布局的调整与改善起了重要作用。电大采用以广播电视为主的电化教育手段实施远距离教育,提供了一种投资少、效益高、覆盖面广、质量可靠的新型教育模式,实施了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功能的办学策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受到社会普遍好评,并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得到了充分肯定。站在电大的角度看,15年多来,电大走过了一条艰难而辉煌的创业历程,许多老同志为电大创立和发展作出过贡献。同时也应看到中央领导、国家教委领导对电大工作的重视,寄于厚望。如果我们的思想感情仅仅陶醉在“电大辉煌”或期望“再度辉煌”的歌声中,看不到电大欠缺些什么,应该研究些什么,就很难在认识和行动上解决“电大不电”“远教不远”的状况。在15年的办学中,我们宣传和实施电大办学的五大特点:①建立宏观指导、分级办学的管理体制;②实行统一计划、按需设课的教学计划;③采用多媒体、远距离、开放式的教学方式;④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⑤突出多媒体教材优化组合。通过15年办学实践和电大的教材、专著、论文等综合材料分析表明:在电大五个特点中,①②条做得较好,而③④⑤条做得欠缺无力。为什么?正如一位基层电大老校长说得好:“我们过去办电大光凭一股热情,现在看来,办电大光凭热情和实干还不行,还需要有科学理论来指导办学,更需要有一支远教专门人才的队伍。”站在电大看电大,我们觉得“成绩辉煌”。至于欠缺什么,存在什么问题,有部分同志既不认真考虑,又不善于听取意见,而常常用“先上马、后备鞍”的思想来安慰或原谅自己,不停地“交学费”。
2.站在教育看电大。根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3年)和《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基本情况统计年鉴》(1993年)统计比较分析。提供以下几组数据,再看电大的发展趋势:
(1)电大毕业生数量还不多。从1982—1993年12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共计2248所,毕业生人数共计1097.9万人,平均每年毕业生达91.94万人。12年来,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585.3万人,占53.3%;成人高校344.8万人,占31.4%;电大系统167.8万人,占15.3%(在成人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中,电大只占32.7%),按“三校”(指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电大三校。下同)平均每校每年毕业生只有407人,按市县级电大平均每年毕业生才93.2人。
(2)电大在校生比例较少。1993年“三校”在校生共439.9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占57.6%(平均每校在校生2381人);成人高校占32.5%(平均每校在校生1251人);电大在校生占9.9%(平均每校在校生293人),电大在校生人数最多的是85年达67.4万人,只占同期“三校”在校生比例19%。
(3)电大师生之比和教职工与学生之比已逐步缩小;以93年在校生人数统计:普通高校师生比为1:6.5(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2.5)成人高校师生比为1:19.7(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8.8);电大师生比为1:14(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7.8)。电大从1979~1993年15年平均师生比例为1:16(不含职工和兼职教师)。而美国普通高校师生比为1:20。用以上数据来对照一下英国发展高等教育的二个经验公式,就可自作论断:一个是传统学校为10:1:100(即10个学生,1个教师,100m[2,]面积)另一个是远教(电教)形式为50:1:0(即50个学生,1个教师,0m[2,]面积)。
(4)电大学生人均占面积逐步增加:以93年统计,普通高校在校生人均占面积为43.2m[2,];成人高校在校生人均面积为16.1m[,2];电大在校生人均占面积增加到11.2m[2,]。
(5)电大投入增加而成本效益并不理想;据统计,从1979年到1986年间,国家对电大系统有过三次较为集中的投资,分别在1979年(创建装备投资),1984年(世界银行贷款电教设备投资),1986年(购买国际通讯卫星F—7上的两个转发器投资),其总额达8亿人民币。据丁兴富同志对1979—1983年国家地方共投资3亿,按50万电大学生核算,当时电大学生人均成本效益为600元,而同期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人均成本效益为2000元,现从1993年电大成本总投入达227327.5万元,按82万电大在校生核算,电大学生人均成本效益已达2772元,这和办普通高校又会有多大区别呢?
(6)电大科研人员太少,电大的教学不与科研相结合,电大的教师就会失掉创造力,不能适应远教工作的特点,因为我们必竟从事的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活动,不能简单地沿袭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经验。据93年统计,我国综合大学的科研人员占教职工比例的19.2%,在成人高校中,教育学院占1.2%;管理干部学院占0.76%;职工高等学校占0.7%;而电大系统科研人员占总教职工的0.2%。
从以上六个方面的数据显示:广播电视大学初期虽然取得“辉煌成绩”,但通过15年的发展过程,从我国教育发展战备要求比较看,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速度还是缓慢的,规模还是较小的,效益并不十分理想。站在教育看电大,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显得疲乏无力,毫无优势和特色了。
二、理论与实践
当前,我国现代远距离教育理论尚处在起步阶段,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很薄弱,很难正确指导实践。对许多基本概念、理论,还难以说清楚,对电大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还难以作出理论回答。因此,我国广播电视远距离教育的研究工作应从借鉴国外视听教育阶段转到结合中国特色的创新研究阶段。要善于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来研究,指导中国电大教育的实践。
改革和发展广播电视远距离教育系统,必须重视科学研究的问题。16年来,我国大、中小学的电化教育的普及和研究;教育台、站的软件研制都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一批优秀成果。而电大系统研究成果较少,尤其对电大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研究,如广播电视远距离教育的办学动力和类型问题;入学政策问题;教学方式和教考分离问题;电大资源政策以及合作与开放办学等问题。据综合抽样调查表明:目前电大部分同志对电大科研存在一些糊涂认识,一种认为电大是请主讲老师上课,我们只管理组织一下,还搞什么研究?理论嘛,国外引进多,学不完;另一种认识是,理论研究是空对空,写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通过对某省八个市级和十个县级电大的教师、干部计150人询问调查中了解到(其中讲师以上教师和副科以上干部占58%)对《中国电大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电化教育》三种杂志“知道、很少看”占62%;“不知道,没看过”占23%。在对33个省市电大电教负责人进行认知心理测试统计中,“不明确教学包的基本概念的占83.7%,“对电大电教发展的规律不注重总结研究”的占54%。通过八个省级电大“学报”刊载内容抽样分析显示:运用远教理论撰写的文章占8.2%;古代文学分析评论文章占43.8%;总结课堂教学经验的文章占41.2%,其他占6.8%。更有一典型是笔者亲自问及一位在基层电大从事多年的教务工作的女同志,她竟不知道有远距离教育这个名词,这虽然是极个别的,但却是真实的,从真实的个体可以想到广播电视远距离教育在社会上有部分人不了解是可以理解的,而作为在电大系统从事教务的干部一问三不知就难以理解了。
任何一个系统,最大的危机可能来自内部,我们电大教育系统,本身就是从事现代化教育工作,面对世界和未来,首先就要认真地面对自己。事实上,我们电大教育模式、学校管理、体制、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弊端。
在教育模式上,存在着系统网络式和学院教学式并行发展状况,凭传统学校经验指导电大办学的危害在于:①电大教育的特别作用易被忽视,易趋向自我封闭;②体制扩大,人员增加,设备设施投入走向正规化学院式;③导致网络失控、设备闲置、人员水平低。
在教材教法上:陈旧传统教育观念在电大系统中仍然根深蒂固,以传播知识为主的教学目的,以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我们的教学系统基本上还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结构,要学生“多学”,教师总想“多讲”,选课内容陈旧多而杂,辅导资料面面俱到。研究表明:目前最好的教科书上的知识比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落后五年,在未来社会急速变化的时代,这个问题就更尖锐突出了。因此,对电大教育最终目的的认识显得十分重要。广播电视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多死记知识和数量,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思考,能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新获得的教育信息,独立学习,恰当运用,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和生存。总之,广播电视远距离开放大学的宗旨,应该是为一切有志于学习的在职青年、社会青年和成人提供便利的、高质量的、低学费的各类教育。电大办学的目的从认识上真正解决了,那么电大的课程内容的改革与优化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远教方法的运用以及电大管理体制和远教人才队伍的建设,就会有根本的变化。
现代远距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往往是创新与变革的先导力量,创新是电大教育的灵魂,开放改革是电大教育不竭的动力。英国的开放大学、日本的放送大学、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都要推行回归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青年学生高中毕业就面临着“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循环交替,直到中老年。这一现代大教育发展趋势,必须需要电大人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电化教育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教育技术学理论是现代远距离教育的基础理论,目前,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研究的界定:微观电化教育是指传统学校的课堂教学,宏观电化教育主要指以广播电视卫星的远距离教育(常称大电教)。只有基于这种基本理论的认识和实践,电大才能在中国教育结构调整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才能“把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教育的开放大学。”
三、对策与行动
广播电视大学今后的发展总目标和近期任务已经确定,中央领导倍加重视,各级政府十分支持,外部条件很好,机遇难得,关键在于电大自身的认识和行动。电大的特色和优势是既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也区别于一般成人高校,更区别于那些非正式学校。电大更具有远距离、开放性、多媒体、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综合办学特色。只要认真研究运用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电大在我国教育新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自然就提高了。
从理论上讲,开放大学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指导思想;开放大学施教的对象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人的一生;开放大学研究对象是电教媒体、远教课程和方式、远教过程和现象。开放大学在办学中必须重视与各类教育(包括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等)的关系沟通与协作,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需要、相互促进。
在实践行动中,如何认识、研究、决策,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重要问题。电大第二个15年,更是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办学实践的15年。因此,要在更新办学观念的基础上,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一场“大役战”进行“战略准备”,笔者认为电大当前应做好二项主要“战略准备”:
1.加强电大自身建设,实施电教机构改革。
电大的自身建设重点应放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6年来各地电大在设备设施等建设都有了初步规模,虽然还需要投入以更新设备和技术,但目前更主要的是理论和精神方面的建设。当今,对从事新型教育模式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工作者来说,更需要有一种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敬业实干的精神、不断接受新观念和主动更换旧知识的精神。如果缺乏这种精神,会有一种旧的经验惰性向普通高校靠拢。1987年在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义结束时,国家教委领导曾明确指出:“我们广播电视教育不能按普通大学那样办。”“要提高远距离教育系统的效益。”可事隔八年,在1994年全国电大校长座谈会上又指出:“目前一些地方出现‘电大不电’、‘远教不远’,面授代替收视等向普通高校办学形式逐渐靠拢的非正常趋势,也在影响我们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尽管有多种原因,但影响电大改革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还是电大自身的整体素质。据抽样调查;电大的专任教师强调本专业重要,忽视学习远教、电教理论的占80%以上,甚至个别教师认为:“学电化教育、远距离教育有什么用,又不能评职称。”在电大从事录制的同志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只能掌握设备操作,对如何运用电教设备为远距离教学服务很少考虑,并认为这是教师的事,电大这两类人员不能很好的结合,加上部分管理人员既不懂技术,又不熟悉远教、电教的教学管理方法,只有对下采取一般行政方法管理;对上则采取等、靠、要的思想,或看着设备闲置、人才流失,或让电教设备设施对外出租创收,如此低水平运作,就很难谈整体效益的提高。因此,电大的电教机构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既将出台的《广播电视大学设置和管理条例》会以立法形式进行宏观管理。但如果我们在认识上解决不好,电大三支队伍结合不好,就很难出人才,也很难出响当当的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是一个社会概念,“知识分子”则是个人身份的标记,人才,应该是指能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专门问题的人。电大必须造就一种使人成长的环境,发挥优势吸引社会性合作。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没有知识由个人负责,没有人才要由社会(学校)负责。”
2.既要引进和调整专业人才队伍,又要加强现有队伍的改造与培训。
笔者在进行一项“电大教师队伍建设征询调查”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当提出“电大教师1、2、3”的征询题时(即电大教师要做到一专(精通本专业学科知识);“二能”(能指导电大学生自学;能研究远距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三会”(会设计多媒体教材文字稿本;会做电视教学编导;会操作使用二项以上电教设备〈电脑除外〉)。有的教师提出:作为开放大学的教师确实应该努力做到电大教师一专、二能、三会,但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培训措施和电教(教育技术学)职称系列的建立。并提出电大校长也应成为“三家”的期望,(即电大校长应努力成为远距离教育专家、社会教育活动家和实干家)。并定期接受中央电大的业务轮训。对电大教师的新要求,对电大领导的高期望固然是好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这确说明对电大各类人员的岗位培训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同时也要改进过去的培训方法,不要搞“一锅煮”、“一刀切”,通过有计划的分批分类培训和考核、择优上岗、合理分流,真正做到“唯才是举、任人为贤”,才能真正调动电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四、探究与小结
认识是行动的指南,行动于艰难和机遇之间,关键在于认识。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悟心的觉醒与提高;理性的升华与开拓,这乃是电大教育工作者面向21世纪的认识要点。在行动上,必须重视电大教育在开放改革方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1.电大开放性的程度制约着电大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大教育的开放性是指电大整个教育活动所具有的广泛适应、灵活多样的特点,突出体现在开放性学习。确切地说,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不是一所正规大学,而是一个大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的开放程度应该包括学习对象的开放、课程的开放、学习方式的开放、教育层次和形式的开放。在这个开放教育系统中,应该加强的是有效系统工程的现代教育综合协调的技术和艺术。
2.广播电视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如何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新成就。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核心问题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电大借用普通高校的教材是有必要,也是一个必然过程。但我们缺乏的是远教课程的策划编导队伍。把“请最好的老师授课”仅仅理解为“直录直播”这么简单,那就让高校的电教人员摄好送来,又何必在电大系统投资设备呢!现在电大有了一定的设备基础,就应该集中人力扎扎实实搞点远教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3.广播电视现代远距离开放大学如何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电大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难问题。只传播知识不能适应当今时代要求,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使学生在工作岗位能及时吸收新的科技信息,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尽快改变目前高校结构式的课堂讲授法。可以逐步试行“学导式”或“导学式”教学法。这种方法具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当然,必要的课堂讲授也要和讨论、互相帮助、课内外通讯咨询等联系起来,如采用有线电视网络、电话教育信息台等手段,但不是什么都可以用。
4.广播电视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如何以较少的投资取得人才开发的最大效益。根据远距离教育研究表明:远距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一开始就要求有高度的技能和相当大的投资。虽然远距离教育开发成本高,但由于收视人数多,每位学生所耗的单位成本比起常规的教师授课方式来说仍然经济合算。如果强调“学校规模”“正规化”办学,以至形成机构雍肿、人浮于事、素质低下、资产闲置、围墙林立,远距离向近距离回归将会是一种负效益。因此,广播电视大学应建立一套高效、灵活的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充分发挥电大机构小、机制活、媒体广泛、传输手段先进、覆盖面广等教学优势。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坚持电大改革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发展经验(所谓稳住一头,即教书育人、课程建设、教师队伍这一头一定要稳住。所谓开放一片,即办学形式要开放,走校厂联姻、“三教”结合的路子)。加强研究,促进改革,才能使电大获得最大的整体效益。
5.广播电视现代化远距离开放大学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解决成人继续教育的问题。
未来的市场经济社会将会使人的一生碰到4—5次职业变动情况,这样使我们的学生,包括大学毕业生都要重新接受各类职业的继续教育。美国人把继续教育(科技教育)称作为明日的第一号明星是有一定的哲理的。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电大许多人深感生源不足,电大的生源究竟在哪里呢?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6年统计:世界成人中的文盲人数达8.24亿,中国占了2.5亿。据我国有关部门预测,到本世纪末,需补充普通中学师资320—380万名,中技和职校又需补充近300万名,而中等学校的教师有200万需要再培训,再加上解决教师知识老化问题需要。按计算,到本世纪末,师资培训量达800万人之巨,另据统计规划,到2000年国家职工会增至2亿左右,按86年一个推算,今年20年,我国将有4.4亿就业,平均每年有2200万人离开学校,投入劳动岗位后接受继续教育,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80%的农村人口需要接受文化和技术的培训教育。所以说电大搞好继续教育和将教育延伸到农村是有深刻道理的。
电大教育只有树立更加开放办学的观念,把握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办什么的思想。只有做到“坚持按需办学。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电大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找准开放大学的位置,才能受到社会的重视、群众的欢迎,才能实现我们经常所说的“再度辉煌”。
标签:电大论文; 国家开放大学论文; 电大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大学论文; 三校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人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