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 文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一直以来学界对宋代官本杂居的研究有所不足,在宋代官本杂居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方面所进行的研究不足,因此对于宋代官本杂剧仍有诸多问题尚未开掘和探讨。本文选取宋代官本杂剧对于中国戏剧成熟方面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并从六个方面对宋代官本杂剧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梳理当前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不足,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宋代;官本杂剧;中国戏剧
1、官本杂剧释义及文献著录研究
1.1 官本杂剧释义
《武林旧事》载“官本杂剧段数”共二百八十本。所谓“官本杂剧”,是指经官府审查批准而通行的宋杂剧本子。
1.2 文献著录
宋代的“官本杂剧段数”名目,载于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十“官本杂剧段数”中,记载剧名二百八十条。学术界目前对于宋代官本杂剧的研究也就多体现在对于宋代官本杂剧的剧目研究上。就文献方面来说,由郑振铎主持编纂的《古本戏曲丛刊》对古杂剧进行详实的研究。王季思等的《元杂剧选注》,元代佚名《古今杂剧三十种》,清代邹式金的《杂剧三集》,于天池、李书:《宋金说唱伎艺》等。这些文献资料对杂剧的资料进行汇编整理,有利于开展对宋官本杂剧研究的工作。
2、戏剧与戏曲学科中对宋代官本杂剧所作的整体研究
中国古代戏剧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王国维、吴梅、齐如山、郑振铎、周贻白、任中敏、孙楷第、钱南扬、赵景深、卢前、王季思、张庚、陈多、叶长海等一大批学术前辈的卓有成效的努力后,已积累了十分丰硕的学术成果,开拓出较宽广的学术领域。
从王国维在其开创的著作《宋元戏曲史》中对“官本杂剧段数”的研究为始,20世纪20年代以来,吴梅作为一代戏曲研究大师,在其《中国戏曲概论》著作中分为卷上、卷中、卷下三部分对中国戏曲的流变进行总的概括。周贻白《中国戏曲史长编》对于中国戏曲发展的每一步都作了详细的说明,从中探析出宋杂剧的角色分类以及戏剧种类。其他还有如周德育的《中国戏曲艺术大系 中国戏曲文化》,刘义峰的《中国戏曲文化史》,廖奔、刘彦君的《中国戏曲发展史》,叶长海、张福海《中国戏剧史 插图本》,蒋中崎的《中国戏曲演进与变革史》,周传家的《中国古代戏曲》,李万钧的《中国古今戏剧史上、下》(,俞为民的《中国古代戏曲简史》,周安华的《戏剧艺术通论》,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等,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作史的概括,将各个时期的戏剧样式作以详评,为本文的考证和分析宋代官本杂剧提供了方便。
3、民间文学中对于宋代官本杂剧的研究
戏剧作文一种文学形式,较多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色彩,所以,在对宋官本杂剧的研究中,还应该考量一下民间资料以及俗文学对于戏剧的研究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各卷;陈庆浩、王秋桂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集》;《中国戏曲志》各卷;《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王季思主编的《全元戏曲》,在对中国俗文学民间文学的考察中亦有包括对于戏剧发展样式的探究。
4、杂剧史中对于宋代官本杂剧的研究
在专门的杂剧研究中,胡忌的《宋金杂剧考》,孙楷第的《也是园古今杂剧考》,刘晓明的《杂剧形成史》,景李虎的《宋杂剧概论》,赵景深的《元人杂剧钩沉》,徐调孚的《现存元人杂剧书录》,李修生的《元杂剧史》等为代表的杂剧研究著作,大都都将研究的重要部分放在对于元杂剧的研究上,而较少的关注在宋杂剧的研究上。
5、宋官本杂剧的专门研究
5.1 内容方面
在内容方面,胡忌1957年出版的《宋金杂剧考》,直到现在都是该领域研究者的案头必备书。谭正璧的《宋官本杂剧段数内容考》,该文共考证了五十五本宋杂剧剧目,迄今为止,他仍为考订最多的学者。赵山林先生的论文《宋杂剧金院本剧目新探》,继谭正璧《宋官本杂剧段数内容考》考释补正官本杂剧段数十八种。郑振铎先生对于宋代官本杂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俗文学史》之《宋金的“杂剧”词》一章。徐宏图先生在《南宋戏曲史》对官本杂剧中出现的曲牌和词牌均作了简要的考证。
5.2 戏剧形式研究
角色、舞台等详细的戏剧形式方面的研究,有孙崇涛、徐宏图编著的《戏曲优伶史》对戏剧表演中的艺人进行分析研究,徐慕云的《中国戏剧史》中卷三《戏剧之组合》,介绍脚色之分类、场面之组织、后台之组织、戏装砌末等;卷四《脸谱服装在剧中之特殊功用》,详述脸谱之历史及功用、脸谱之颜色及勾法,服装如何判别文武尊卑等;卷五《戏剧之评价与其艺术之研究》,从理论上对中国戏剧发展作介绍,此书对戏剧各部分都有详实比较研究。张发颖的《中国戏班史》,对戏剧表演的成熟形式团体,戏班作以详细介绍,可以从中窥见戏剧在宋朝的发展形式。
6、结语
杂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璀璨耀眼的一方,它的发展是各时期文学类型相互作用发展的结果。杂剧的基本定型,王国维曾定义为“以歌舞演故事”,代言体的表演、曲本位制、脚色行当制、故事的情节化、表演的可重复等这些指标,都是杂剧成型的表现。宋代官本杂剧作为杂剧发展史中的一节,研究此时期官本杂剧的各种形态,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杂剧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巅峰阶段的。
参考文献:
1、(宋)周密.武林旧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02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宋)吴自牧.梦梁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08
4、(宋)佚名.都城纪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2
5、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胡忌.宋金杂剧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徐宏图.南宋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谭正璧.话本与古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0、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1、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中国曲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高忱忱(1993—),女(汉族),河南信阳人,西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
论文作者:高忱忱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杂剧论文; 宋代论文; 戏剧论文; 戏曲论文; 中国戏曲论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论文; 中国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