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美德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09)03-0086-05
一
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传统道德,也就没有现代道德。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道德传统基础上进行的传承、变革和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传统的道德有其特殊的历史内涵,但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其优秀部分总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人们的道德关系具有某种历史连续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改变和取消过去的所有的道德关系,这就是某些道德文化特别是优良道德文化传承的客观基础。就具体的道德规范而言,他们是具体内容和普遍形式的统一体,从具体内容来看,这些原则和规范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和阶级利益的反映,从普遍形式来看,这些原则和规范是人们对人类自身道德现象的认识,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共同性。虽然有些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丧失了合理性,但其普遍形式却因具有认识价值而为后人承续和借鉴。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从出生起就必然受到传统美德的浸润。对于一定时代的人们来说,传统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但它又作为一定社会文化系统中相对稳定的成分流传下来,渗入到现实的生活和社会文化中,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和作用,甚至作为一种趋向和定势,引导和制约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活动,引导和制约着人的创造和自我创造。[1]中国现代和当代的所有英雄模范人物,也都受到了传统美德的滋养,他们的精神品质中都有传统美德的成分。像雷锋、焦裕禄、张海迪、孔繁森等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英雄模范身上,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风貌,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今天社会道德风尚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积淀成我们民族的共同心理,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人格境界,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伦理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转型而急剧变化,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也日趋多元化。传统道德权威弱化、信仰缺失等带来的精神与心理冲突,影响到人们对道德标准的选择。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道德困惑。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对他们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二
对大学生而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弘扬传统美德中的爱国情操,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爱国主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历来是凝聚人们的精神力量和动力。从战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唐“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韩愈,到宋代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明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古人的这些嘉言懿行无不表明爱国是一种意识、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行动。这种几千年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
即使在今天,爱国主义依然是推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祖国统一的巨大力量。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中国不仅要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上的挑战,而且必然也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等,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西方思想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影响,民族精神、爱国情怀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需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宣传爱国主义的教育。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应培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树立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第二,弘扬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精神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助于大学生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自觉抵制利己主义的侵蚀。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诗经》提出“夙夜在公”,《尚书·周官》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强调要“举公义”,贾谊的《治国策》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等,都不断强调着一种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朱熹曾说:“凡事有两端,是底即在理之公,非底即人欲之私。”(《朱子语类》卷一三)“公之核心是去私意,背私之谓公。”因而奉公就必须克己,克尽己私便是公,亦即是天理。宋明理学家提倡的“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在剔除其为封建国家服务的消极一面之后,可以看到其中渗透着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的公利而应当牺牲个人私欲的积极追求,正是这种崇高、伟大、朴实的整体主义精神,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需要这种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市场经济使利益主体多元化,追求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不再是不光彩的事,一味要求只讲奉献不讲个人利益也不现实。但是市场经济在对个人利益肯定的同时,也造成一部分人对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的忽视和淡漠,甚至为牟取私利,追求金钱,不惜从事制假售劣、坑蒙拐骗、贪污受贿等不法勾当来损害牺牲社会的长远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凡此种种,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应该培养大学生的整体意识和精神,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同自身利益乃至自身价值的实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帮助他们摆正个人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首先要维护社会和集体的利益,牢固树立集体主义道德情感和克己奉公、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
第三,弘扬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学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渗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是我们民族经受各种苦难而得以发展的伟大的内动力。千百年以来,从“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到“大禹治水”、“李冰修堰”的历史事实;从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行为风范,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迈誓言;无不贯穿和昭示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象传》,自强可以说是讲一个人对待立志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应丧失志向,而应自强不息地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志向就是奋斗目标,就是理想模式。“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超世之志。”所谓“不患人之不能,而患人之不勉”、“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说的就是志向对于成就事业的意义。“头悬梁、锥刺股”的吃苦精神,凿壁借光、映雪囊萤的动人故事都是古人勤学的典型范例。我们不赞成古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贵贱等级观念,但要发扬崇尚知识和和勤奋好学的传统。
大学生正处于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立足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有传统美德中立志勤学、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否则,缺乏远大志向,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就没有坚强的毅力,就有可能在求学路上半途而废。
第四,弘扬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享乐主义思想,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普及最广、传播最久的美德之一,是劳动人民在同大自然的斗争和生活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排除万难,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我国古籍《左传》中就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记载,认为节俭是一切美德的共同目标,奢侈是最大的恶行;墨子提出:“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名言:“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总结了历代君王的经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艰苦奋斗精神和勤俭节约作风对当代大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大学生中有一些人家境优越,追求高消费的生活,鄙视劳动,追求即时的感觉快乐和物质享受。这种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一旦蔓延,将会以一种不可抑制的文化氛围,影响到整个大学生群体,因而十分有害和危险。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将促使他们逐渐克服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不贪图安逸的生活,勇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却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五,弘扬传统美德中的“仁爱”、“人和”原则,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做人处事原则,提高文明素养。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仁爱”是一种“利人即为,不利人则止”的利他精神,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宽容精神。“仁爱”即“仁者爱人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和理想,包括热爱人、尊重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仁”即是一种人我关系的准则。正是从这种仁爱原则出发,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人和”、“和为贵”等思想,强调“待人以宽,责己以严”、“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道德要求。这些传统人伦关系中,除应抛弃维护封建制度的糟粕外,其人伦价值观都包含有合理成分,对于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已成为事业成功的一种重要资源,只有遵循“仁爱”、“人和”原则,才会有持久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增加获取成功的机会。尤其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仅凭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取得事业的成功的,人与人之间必须进行精诚合作。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已被认为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情感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与人关系中的感情品质。系统的训练有助于人们学会彼此交往,如何在共同的任务中彼此合作。”
今天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弘扬仁爱的美德,注重自身修养,培养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待人处世态度,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为建构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第六,弘扬传统美德中倡导自省与知行统一的修养要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中国传统道德理论体系中,有关个体自我修养的内容十分丰富。自省与知行统一是中国道德修养的要旨。自省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弟子曾参讲过:“吾日三省吾身”。这种自省是用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观察他人,警觉自己,检点行为,而个体修养更重要的内容在于行动。儒家伦理主张人们“行善积德”,“积小善成大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求人们做好事、善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旦成为习惯,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了。在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传统道德强调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但更强调行。宋代伦理学家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北大文明修身活动宣言》中有这么一段话:“今天的时代不仅需要机敏的头脑,渊博的学识,同样需要高尚的人格和先行者的勇锐,需要他们去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擎起这个世界的依托!正是基于此,我们呼唤北大人,思考起来,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不仅需要各种形式的灌输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每个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能力。我们现在缺的不是说教,不是号召,而是行动。大学生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才能使自己具有高尚人格。
三
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必须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效果。
一是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有着不可代替的功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传统美德教育系统地纳入了教学计划中。并结合时代发展、社会实践和大学生思想状况,赋予传统美德时代新意。我们应不断探索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新规律、新方法,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从传统美德的知识教育入手,使人们具有传统美德的知识。每个民族的人应该首先了解并认同本民族文化。如果人们连传统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何以继承发扬?教师应该结合自身丰富的社会实践和阅历,讲解自身对中华传统美德学习的心得体会,平等主动地与学生交流,切忌空洞而流于形式。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仅仅靠德育课及部分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使各专业融会贯通,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教育效益。所以高校应动用所有的教育资源来设计和安排美德教育,各专业教师不能单纯传授知识,还应担负起育人的责任,将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
二是在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要使传统美德为学生所接受,除教化外,还需要践履。“行”是关键,是德育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并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由校内走向校外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校内实践是以课程教学为依托,指导学生对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调研报告、PPT、DV剧等形式,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对学生成果最后进行择优奖励。校外实践上,我们与资兴市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基地;桂东县沙田镇政府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通过挑选部分学生和老师深入基地进行参观和调查,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我们也与学校各个部门协作,指导或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如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三下乡活动、”“青年文明岗”、“保护母亲河”等活动,把广大大学生吸引到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列中来,推动大学生亲身投入到道德实践中去,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新风,实践优良道德传统,推动高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还通过专题讲座、团队活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感知和领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大学生认识到学习传统美德不是负担,对其自身成长和今后做人成才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并自觉地将传统美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
三是发挥榜样的影响力和作用。榜样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真实、具体的再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给人以鲜活;直观的印象,深化了人们对传统美德的理解,是人们行为的标准和参照。在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大学生中也有一批杰出代表。他们的平凡事迹中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这些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去教育和感染大学生,就能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实际,增强传统美德教育的说服力,提高大学生对它的认同度。从而使他们学有榜样,行有目标,使他们懂得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干不成超凡的事业,进而自觉地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加强自身的修养。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就特别注意收集整理近年来涌现的优秀大学生的事迹,如徐本禹、李春华、胡玲心、洪战辉、陈野平、王一硕等,尤其注重以本校的典型如舍己救人的优秀学生陈野平、李春华的事迹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是营造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氛围。高校的传统美德教育只是一个子系统,它本身并没有完全的自立性,客观存在的成效还取决于另外一个大的系统,即社会环境对传统美德教育的影响。高校已不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它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成为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当今我们已进入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大学生几乎都是网民,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许多不正确的思想观念都与社会和网络的消极影响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社会没有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氛围,而去奢望大学生“举世浑浊而我独清”是不现实的。社会各界要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尤其要发挥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功能,建立一个扬善惩恶的社会伦理机制。有合理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传统美德就会变成一种现实的力量,成为一种促进社会良好发展的伦理资源,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能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得到升华。
五是注重生活养成。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灌输,而且是生活养成。人的德性的生成,一方面需要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德性主体,以此作为生成道德个性和德性主体的重要资源,重视德性的认知方面和德性的“灌输”。但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陶行知曾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同样,传统美德教育也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性教育,日常生活是个体德性的养成之所。“生活养成就是学习者把个人道德理性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验证、丰富、实践个人的价值理念,逐步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稳定的道德思考、判断、选择、行动的基本方式。生活养成是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体自觉地实践个人的价值理性,锻炼道德行为、养成行为习惯的过程。”[2]过去我们把传统美德教育单纯地理解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其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美德的形成要靠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陶冶。因此我们改革了考试制度,在进行考核时,就注重道德认知和实践行为、理论考试和社会实践调查、日常表现相结合。从考核机制上让大学生明白:传统美德的学习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记忆上,而是融化在日常的生活中。
[收稿日期]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