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劳动模式,弘扬劳动社会的社会价值,请关注劳动模式的第三部分_社会价值论文

关注劳动模式,弘扬劳动社会的社会价值,请关注劳动模式的第三部分_社会价值论文

关爱劳模,弘扬劳动的社会价值——社会,请关爱劳模之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模论文,社会论文,之三论文,价值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劳模难、劳模难当的现实再次提醒我们,劳模工作尚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在劳模的评选、管理等方面,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关爱劳模,我们应该做什么?

评选,走向群众化

劳模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它的群众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地方还是缺乏公开和民主。过去,有的企业评选劳模时,不广泛发动群众,而是由领导凭印象点名,定谁凭谁,领导说了算。待材料上报审批后才公布甚至不公布。职工们对劳模的产生过程及事迹一无所知,弄得劳模别扭,职工们也不服气。

有的地方企业评模工作,也缺少制度和可操作的办法,一旦要评劳模,只好匆匆发个原则性通知,内容、办法、条件不具体,基层无所适从。

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干部多、群众少的现象,只要某企业产值利税上去了,哪怕该企业的厂长经理存在着一些违纪行为,竟也被评为劳模。这种做法,影响了劳模评选的公正性和群众性。

劳模是面旗帜,评选劳模的过程本身就是树旗、学习的过程,绝不应简单的走过场或敷衍了事。

在这方面,本届采用评选公示的办法,通过当地的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劳模候选人名单及主要事迹,接受群众监督,让职工选举自己信得过的劳模,从而保证了评选的公正、透明。

哈尔滨一家企业则把评选劳模作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大事来抓,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推选候选人,广泛讨论,同时对照劳模来找差距,明确学习方向。经过这样评选出的劳模个个令人心服,“见贤思齐之”,也就成了职工们的自觉行动。

解困,走向规范化

研究和解决劳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改进劳模工作,也是对劳模无私奉献的最好回报。

劳模的日常管理是工会工作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级工会都设有专人负责劳模工作。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劳模在工资、住房、农转非等方面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待遇。一些困难亏损企业的劳模在工资、医疗、住房等方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一些老劳模,由于退休早,退休金过低,医疗费无法报销。作为群众组织,各地工会近几年来为劳模办了不少实事,为劳模解决了许许多多实际困难。但由于受其自身能力的限制,一部分劳模的生活并没有脱离困境。

有关方面人士认为,要解决部分劳模的困难,当前还需要做四个具体问题:一是建立劳模养老补充保险,二是建立劳模基金,专款解决贫困劳模的困难,三是制定劳模购房减免费用办法,规定劳模的购房面积标准和优惠条件,四是全面给退休劳模发放荣誉津贴。劳模退休时由政府按月发给一定数额的荣誉津贴,以便对劳模退休后的生活给予帮助。

目前,在这四个问题上,不少地方已经行动起来——上海、南京等地先后为劳模办了养老保险;马鞍山等地明确规定劳模不下岗;一些地方的政府加大一线劳模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这是希望的晨曦。多为劳模办实事,关心劳模、爱护劳模,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规范才能促进发展。劳模管理也只有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得到完善和加强。为此,有关人士呼吁:应出台全国性的劳模工作管理办法,颁发《劳模工作条例》。

管理,走向制度化

劳模是人们学习的楷模。他们以崇高的思想品德、忘我的奉献精神、模范的生产业绩,在两个文明中发挥了骨干和桥梁作用。

但是,他们中的极个别人当选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经不住市场经济的冲击,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失去了劳模的本质。

诚然,走向堕落和犯罪的只是极个别,但这些人的做法,却败坏了劳模在职工心中的整体形象。

这是对我们的劳模工作敲响的警钟:劳模并非生活在真空里,我们不能因为是劳模就放松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

对劳模的培养使用上,我们还有一个长期留下的陋习,培养少,使用多,一当上劳模,便很难有学习深造的机会,尤其是思想上的教育,更是较少。值得高兴的是,从中国人民大学办起第一个劳模大专班开始,各地办起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一批又一批的劳模在大学校园里接受系统的学习。

系统的学习、不懈的努力,为劳模们新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对劳模的喜乐,审视劳模的忧苦,尽一切努力去关心、尊重、爱护他们,这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人人行动起来,理解劳模、学习劳模,当劳模光荣、向劳模学习的风气才能形成。

这是我们的目标。

标签:;  ;  

关注劳动模式,弘扬劳动社会的社会价值,请关注劳动模式的第三部分_社会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